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治疗 >> 与心脏起搏器相伴46年她创下中国起搏治

与心脏起搏器相伴46年她创下中国起搏治

 

日前,位于上海松江医院(南部)心导管室内,随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心脏起搏器被放入胸前皮肤下,并与通过静脉穿刺置入心腔的电极导线相连,73岁的胡根娣女士完成了人生中第22次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该院心内科汪芳教授介绍,这距离年为胡女士植入第一台心脏起搏器已时隔46年。胡根娣的心脏上“镌刻”了一部中国心脏起搏器发展史。

从年至今,胡根娣已接受34次手术,共安装过22台起搏器。从最初拖在体外、照相机大小的起搏器,到后来埋入体内的“火柴盒”。如今生活自如的她,有时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

46年前,胡根娣因一次感冒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最终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心脏停跳、晕厥,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当时,中国起搏器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时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忠豫教授与胡根娣的丈夫朱先生商量,尝试安装心脏起搏器。

胡根娣经历过无数次抢救,上个厕所,静脉血液回流进血管,就会马上晕倒,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她鼓起勇气尝试刚研发的心脏起搏器。接下来一年多时间,她长住监护病房,丈夫则在床边搭个地铺,医院里照顾。年5月10日,胡根娣接受了第一次心脏起搏治疗。

当时的心脏起搏器植入需要通过开胸手术将线圈埋藏在体内,同时要背一个照相机大小的盒子在身上,连接的线圈隔着胸口的皮肤,与体内埋藏的线圈贴合在一起,通过感应产生电流。但这种贴合并不牢固,稍微活动就可能发生移动,所以胡根娣还是经常会突然晕倒。

医院心内科南部执行主任汪芳说:“形成电脉冲很容易,但要把电极埋入人体组织内达到较好的相容性,当时还很难达到。”由于感应式起搏器靠线圈感应起搏,线圈一旦移位就会导致心脏停搏,而且电极、机器性能不稳定,胡根娣一年内更换过多个感应式起搏器。有的可能只用了几天就坏了,有的是因为螺丝生锈了,有的是电池耗尽了。随着起搏器技术越来越完善,她晕厥的频率也越来越低。近20年来,她基本没再出现过晕厥现象。

最近这次手术,也是因为使用了10年的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如今的起搏器植入属于微创而精细的手术:采用静脉途径,局部麻醉,于锁骨下两厘米处切一个长约4厘米的小口,电极导线固定在心脏内,然后将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后,放入预先制作的皮下囊袋中即可。

自从安装起搏器后,胡根娣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年退休后,她带着起搏器开始到处旅游,去过十几个国家。除了登高比较困难外,她与健康人没有太大差别。73岁的她,如今依然行动自如。

同时,她也被起搏器电生理学界的几代医生熟知,几乎所有这个专业的人都知道“胡根娣”这个名字。“尽管我吃了点苦,但能活下来是不容易的。”她感叹,是医院救了她的命。“这次来松江,心内科团队的医生特别为我做了一张详细的表格,精确标注这46年来,我每一次起搏器植入的时间和每一次手术的方案,我特别感动。”胡根娣说。

“国外曾报道一名植入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在更换20多台起搏器后,存活了42年。而我们这位患者已经生存了46年,这样的尝试,需要足够的勇气,以及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汪芳说。

链接

一支技术过硬的心内科团队

穆瑞斌博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邳州市首家技术力量雄厚、能够独立开展所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专业科室。现有医护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

除了常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抢救危重病外,还根据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的发展动态,博采众长的将新的成熟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南京、医院心内科开展的各种复杂疑难介入诊疗手术,医院均能独立开展,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的安装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广大的邳州心血管病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以低廉的价格,医院同样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和医学同仁的广泛赞誉。

医院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心内科介入手术团队,对于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可完成各种类型的起搏器植入手术,包括独立单腔、双腔和三腔起搏器植入。从年11月4日成功开展邳州市第一例永久起搏器植入开始,至今已完成40多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原有的症状消失,生活质量都得到显著改善。

年以来,医院心内科依托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优势平台,建立了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等急性胸痛患者的绿色通道。胸痛中心专门配备心脏病急救车、24小时战备值班,全力保证和有效提高了心脏病抢救的成功率,以优良的技术护佑邳州一方百姓的平安。

年12月18日,邳州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志着医院胸痛中心已进入国家队行列。

医院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郑重承诺:

以一流的技术,让您放心;

以全市最低的价格,减轻您的负担;

以完善的术后康复指导,

为您的健康终身服务!

顶尖心血管内科专家

穆瑞斌

穆瑞斌,心内科博士,主任医师,医院业务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秦永文教授。年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心内科博士,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贾国良教授,年获心内科博士学位。曾任解放军医院业务副院长,年任威海解放军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年担任烟台解放军第医院心内科主任。年1医院(医院)心内科主任,同时任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胡大一爱心工程”先心病介入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病康复分会委员。

能够熟悉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具有总后卫生部核发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冠脉介入、心脏电生理、先心介入三种资质。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治疗手术余例,包括冠心病的支架植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术、永久性人工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近八年来多医院协助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同时近年来对心脏病的康复医学和双心医学有较多涉猎,对此类患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胡建强

胡建强,心内科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首席专家。

年本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医院心内科工作。.7获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7获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上海第二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分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考试面试考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心血管内科疑难病的诊断及危重病的救治经验丰富。尤其专长于心血管介入操作治疗,专业特长:心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术等。主攻方向:心律失常的诊治及射频消融治疗,有余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经验,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对于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如室速、房颤等,治疗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中参加了多项心衰国际合作药物临床观察项目,参与开展了心衰三腔起搏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工作。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首创经导管穿刺室间隔制成室缺动物模型(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8篇,其中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各类文章22篇,参篇专著7部,作为主编编写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一书。

付强主任

主任医师,医院心脏诊疗中心学术主任

付强,主任医师,医院心脏诊疗中心学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促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疾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基层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实用心电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Journalof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Research编委,Caidiology、TheAnatolianJournalofCardiology特约审稿专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40余篇,SCI收录8篇。出版医学著作两部,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徐州市优秀专家”、“徐州市人民满意医生”等称号。

研究方向:冠心病、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起搏器、冠脉介入手术后,

多久看一次医生

心脏疾病手术后并非“一劳永逸”,患者仍需要看术后随访门诊。

起搏器患者随访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dzz/90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