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总结
·病变特点及其解决方案:
该患者心室扩大,完全性左束支室导阻滞,QRSms,EF值低具有CRT植入指征。
·证据引用:
HRS与ESC指南均指出,LBBB,QRS波时限ms在优化药物治疗后,LVEF≤35%,NYHAⅡ、Ⅲ和动态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推荐CRT。
·该病例需要选择该器械植入的理由及注意事项:
该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NYHAⅢ级,LVEF25%,左心室扩大。
植入器械:SyncraCRT-P
病史资料(女,68岁)就诊时间:年6月。
主诉:反复胸闷气促3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3月前开始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不伴肩背部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无头晕不适,未有黑矇、晕厥、意识丧失等情况发生,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晕厥发作。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查体:神智清,气稍促,血压/70mmHg,两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压迹(-)。
心电图:
其他重要辅助检查:心超提示左室增大伴室壁整体运动减弱;左房增大伴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LVEF25%、NYHAⅢ级、左室舒张末内径65mm。
初步诊断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
诊疗策略:植入CRT-P。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该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NYHAⅢ级,心室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65mm,LVEF25%。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入院第五天。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及囊袋制作:选择左静脉;心房导线位置在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在心尖,左室导线位置在侧静脉。
造影结果:
手术过程:造影后根据血管条件,首选(5.3F)双阴极电极,术后可有多种向量选择,程控不同的位点起搏;也可以避免膈肌刺激。
血管后段较窄不能送到更深,测试参数头端及环端阴极阈值均良好(1.5V以下),但头端5V即有明显膈肌刺激,环端10V起搏无刺激。然而撤鞘时脱位。
由于靶血管较粗,角度平直,经过多次尝试确定电极已无法往前推送,判断到位后不能达到固定牢靠,选择更换主动电极。测试电学参数良好,但5V即有膈肌刺激,稍稍往后回撤电极再次测试,一切参数良好,无膈肌刺激。于是撑开伞叶固定。
导线电学参数:
手术小结: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后管理与随访术后用药:1)托拉塞米1片qdpo;2)螺内酯1片qdpo;3)琥珀酸美托洛尔50mgbidpo;4)坎地沙坦4mgqdpo;5)阿司匹林0.1qdpo。
术后检查:年7月再次超声检查,EF上升到35%,左心缩小。
术后程控:
术后程控:术后立即:年4月。
程控模式:DDD。控参数:50/。
术后随访:
无事件发生。
导线电学参数:
CRT疗法简介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生简介刘宗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医院(上海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要从事冠心病血管功能学及难治性高血压RDN治疗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目前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常委等多项职务。年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称号及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二届银蛇奖。主持在研各级课题3项,参与6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课题的协作研究,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次,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次,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1次。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至今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主编专著2部。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