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赵先生,是杭州某企业的总经理,每天2包烟是标配,因工作原因还要经常熬夜应酬。体重85公斤的他,最近一年常会出现胸痛、胸闷,每次都认为是太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又会缓解不少。
前两天,赵先生和几个老同学在曙光路上宵夜,5人喝了近4箱冰啤酒。喝多了的赵先生想上厕所,可就在他站起来的一瞬间,突然感到胸口憋闷明显,接着“眼前一黑”,昏倒了......
(网络配图)
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院心血管内科汤益民副主任医师通过造影发现,赵先生的右侧冠状动脉近端急性闭塞,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非常严重,通过抽吸导管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抽出后,再植入冠状动脉支架,赵先生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网络配图)
汤益民介绍说:赵先生平时经常熬夜、喝酒,饮食不健康,已经造成血管内斑块形成,还有有胸口不舒服的症状,聚餐时吃很多油腻的食物,经冰啤酒的强烈刺激后,心脏血管内皮强烈收缩,出现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压力和不良习惯中青年更易发生猝死
不良饮食习惯、久坐熬夜、抽烟喝酒、肥胖等都是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还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
大多数中青年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明知道这些生活方式有害健康仍不去改,经常会遗漏心肌梗死发病前的“蛛丝马迹”。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外,天气变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问题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网络配图)
汤益民表示:“一旦出现劳累后胸闷和胸痛、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中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因为他们工作节奏非常快,身体负荷大,往往误以为是工作累了或没有休息好。”年轻人往往是急性心肌缺血,缺乏一个缺血预适应过程,一旦发生,可能就是致命的。
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不可轻视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约有万。约70%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剧烈的胸前区绞痛,伴有胸闷、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出现,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汤益民提醒,如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或心前区压迫感,特别是伴有大汗淋漓、黑矇,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医院就诊。
(网络配图)
具有“三高”者或有心肌梗死家族史的亲,需要特别引起重视,一旦发生心肌梗死,任何急救措施几乎都不能奏效,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应迅速联系医院急救。
本文为杭州交通91.8原创稿件
记者:王欣通讯员:王婷谢菲
如需转载请回复文字
气死八妹了,兄弟之间感情再好,也不能这么喝啊!
感情靠得不是酒,而是心!
同意的猛戳大拇指!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