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下旬,“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大会旨在倡导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内容,同时还将发布关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养生,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为了让百姓学会快乐生活,健康养生,由佳医院专家为您解读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神经一科副主任王国辉副教授
秋天到了,天气的昼夜温差加大了,在东北就要注意防止脑血管的发生。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逐渐上升,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万人:存活的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其呈年轻化趋势。因此,提前预防脑卒中及发病后正确的紧急救治方式,对生命安全、患者康复、术后生活和生命质量都能起到关键作用。
首先,要了解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预防;其次,了解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知道如何预防;同时一旦发生了脑卒中后要明白如何应对。其实,要做到提前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预防脑卒中。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卒中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血管疾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脑卒中的70%-80%。缺血性脑卒中也叫脑梗死或者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供血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致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和干预性危险因素的两种;年龄和性别、种族、天气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
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救治,脑卒中早期症状不明显,少数人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失语、视力下降、黑蒙或复视等,大多数人的症状表现为其中的一个,多数人对于早期出现症状的反应就是不重视或忍一忍,再观察一会。其实,出现任何一个症状医院就诊,一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或未接受正规治疗,将会给患者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轻者致残或瘫痪重者危及生命。脑卒中病人如果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预后大多数都是比较好的。
脑卒中的预坊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者是指对有脑卒中倾向但尚无脑血管病史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预防;后者是指对已发生脑卒中病人复发的预防。在脑卒中的预防中,除了主要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等,对危险因素也要进行非药物性调整,应依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加以选择,比如戒烟酒,减体重,情绪稳定,低盐低脂饮食,适度的锻炼等。强化二级预防可降低复发率,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二次复发必然带来更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则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后会导致已受损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致残,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因此,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科室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