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俗语称为“脑血管阻塞”,它是一个病理学名称。
松原才柏林中医认为: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属中经络还是中脏腑。脑梗塞发病过程中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属中风中经络。
脑血管被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多是老年人由于脑动脉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壁增厚,则血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内的有形成分便易于聚集,在该血管内便自身形成血栓、闭塞,而出现该血管支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这就是所谓的“脑血栓形成”。若是年轻人,脑血栓形成则要多考虑是脑动脉炎(如结缔组织病和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等)、烟雾病、肌纤维发育不良、药物性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红血球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
第二类是各种外来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该脑血管急性闭塞,而引起相应临床征象。这就是“脑栓塞”。常见的栓子是心源性栓子(如心房纤颤产生的栓子);其次是非心源性栓子(如骨折、手术的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细菌和寄生虫栓子等)。
二、脑梗塞病人的表现
由于脑梗塞后,会引起该闭塞动脉布区的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则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局部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某肢体麻木、乏力或瘫痪,口角歪斜或语言障碍。或有视觉障碍,共济失调或精神、意识障碍等。
脑梗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性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该病危害严重,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那脑梗塞发病前兆是什么呢?
脑梗塞前期有如下症状,要仔细观察,引起注意:1、视物模糊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2、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
3、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4、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5、一过性黑蒙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温馨提示:出现以上类似症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三、急需的检查
病人一旦突然出现上述征象,医院作有关检查。其中最重要、最急需的检查是头部CT检查。病灶区CT多呈低密度影,但有时CT因发病时间短(未超过24小时)则不一定会出现低密度影,且CT对脑干、小脑显影不太好,故有时还须作头部磁共振(MRI)检查,才能确诊。
四、脑梗塞的治疗
由于脑动脉闭塞导致脑缺血,若超5分钟就可发生脑梗塞。急性脑梗塞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的脑细胞死亡无法救治,缺血半暗带仍有侧支循环,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细胞,若血流恢复,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但血流恢复有时间限止(即再灌注时间窗),国外定为3小时,我国定为6小时。若超过此时间窗时限,脑损伤可继续加剧,产生再灌注损伤。因此,大家必须知道这个时限,以争取救治时间。
柏林笔记救治方法有以下一些:
1、抢救缺血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3~6小时内)溶栓治疗”——首先病人要符合溶栓的条件。溶栓药物国内多选用尿激酶,国外多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γt-pA),一般疗效很好,可使闭塞血液再通。最大的副反应是继发性脑出血。
2、减轻再灌注损伤,是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维生素E等);阿片受体阻滞剂(如纳络酮);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滞剂。
3、抗凝治疗——对进行性缺血性卒中或溶栓后再闭塞病人,可早期、短期应用,以防止血栓扩展。现一般用低分子肝素注射,少数病人亦有继发性脑出血的副反应。
4、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或氯吡格雷,可降低脑梗塞的复发率,是一种预防性用药。但不能与溶栓或抗凝治疗时同时应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亦不宜应用。
5、扩张血管药、脑细胞营养药的应用——药物品种很多,可选用1~2种扩张血管药应用,以缓解和改善临床征象。但急性期有脑水肿时不宜应用,待用甘露醇缓解脑水肿后,再用扩张血管药物。
6、血液稀释疗法——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以改善血流速度。一般多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天静脉点滴cc,共7~10天。
7、防治脑水肿——用于脑梗塞早期,尤其是梗塞面较大、病情较重时,常用20%甘露醇cc静点,每天2~4次,心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8、对症治疗与康复治疗。这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主治医生指导进行。
松原才柏林中医:中医辨证
根据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淤证;阴虚风动证等5型。在脑梗塞急性期以前3型更为常见。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剂:镇肝汤
?2.风痰淤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
方剂:祛风化痰汤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编者注:本文提到的舌强言蹇,是中医术语,意思是舌体伸缩不利索,不能说话。 治法:化痰通腑。 方剂:化痰通络汤
?4.气虚血淤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 方剂:益气养血汤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熄风。 方剂:滋阴熄风汤
松原才柏林中医温馨提示:
以上方剂,仅作参考,需遵循医嘱,随症加减,方可治愈。
(编辑整理:松原才柏林中医)
文章部分来源整理自:江西《老友》杂志、搜狐健康、《家庭用药》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现在生活节奏较快,食品、蔬菜,饮食安全,农药化肥添加剂,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应该在不同季节、时令,进行中药调理脏府机能,健康无忧!
欢迎添加个人白殿危害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