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注意!请注意!注意!注意!前方高能!即将有有一大波小鲜肉来袭!
千呼万唤,昨晚《老九门》准时开播!盗墓小说迷辣利姐表示,48集也不够看...
一出场就帅一脸是怎样啊...
作为《盗墓笔记》前传的电视剧《老九门》,在开拍之前就一直话题不断,主要是wuli大师兄陈伟霆、小绵羊张艺兴等强大的阵容和南派三叔的大IP使得...
二月红二爷
说到盗墓题材的影片,这几年上映的的数量也着实不少,尤其是随着国产片《鬼吹灯》系列电影的上映,盗墓这一元素也成为新的电影流行元素。影片中大量充斥着我国传统的盗墓元素,既神秘又引人入胜。
如果你是初次观看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一定会对片中提及的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或者你看过一些同题材的电影,但仍然对片中的一些概念模棱两可,红领巾辣利姐就要在这时候第N次隆重登场了!
我们先来扫扫盲,做做功课吧!
盗墓知识小课堂
第一课:盗墓史上的四大门派
1.摸金派:始自奸雄曹操设“摸金校尉”
据说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曹操为筹集军费组建过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军种,与今天的黄金部队有些类似。曹操这支部队的主管一职就是摸金校尉,用通俗的话讲摸金校尉就是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的盗墓头头。
摸金校尉在后世逐渐变成了盗墓贼的指称,甚至在盗墓贼中还出现了“摸金派”这一盗墓流派。摸金派门徒被称作摸金校尉自然是水到渠成,是盗墓贼中与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并列的称呼。
摸金校尉与别家盗墓门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门规上和行事手法上:摸金校尉更喜欢单打独斗,除非一个人冲锋陷阵过于困难才会与自己十分信任的搭档组建五人以下的盗墓小组;摸金校尉深信祖师爷订下的鸡鸣不摸金的规矩;摸金校尉进入墓室必须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一张油灯或一支蜡烛,因为他们担心“鬼吹灯”。所以《鬼吹灯》才会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之一的胖子看见蜡烛熄灭了,就质问主人公老胡蜡烛买的是多少钱一支的,当得知买的是便宜货的时候,他们还为此发生了小争执,其实是因为“鬼吹灯”而紧张的反应,然后他们就得考虑是不是把拿的宝贝换回去的问题了。
摸金校尉擅长通过星象风水的知识,比如“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的本领和技艺,准确定位墓地所在;摸金校尉只能对大的墓葬下手,普通平头老百姓的墓葬绝不能动;摸金校尉每次盗墓只能拿走一两件明器,一方面要给同行留口饭吃,另一方面摸金校尉做是不做绝,给自己留后路的表现。
虽然在摸金派中没有正式的师徒传授关系,而只需要懂得行规术语,并且在行动中予以贯彻,就可以被当做同门。摸金派也有自己的身份认证系统,即拥有佩戴摸金字符的人才会算作真正的摸金派门人。
2.发丘派:盗墓时持有不可替代的铜印
发丘派在盗墓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到了东汉时期才有,其门人自称发丘将军,又被称作发丘天官或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将军与摸金校尉在盗墓的手段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主要利用星象和堪舆确定坟墓和墓室所在地再进行盗掘,但技术上稍逊一筹。但是发丘将军有着与摸金校尉不同的行事风格和门规。发丘将军往往以当铺掌柜或者古董商人的身份掩护,一般不会轻易出手,只有某些大型陵墓才能调起他们的兴趣和胃口。
另外发丘将军比较注重合作,一般都会邀集多人共同行动,与喜欢单打独斗的摸金校尉截然不同。发丘将军行事稳妥,不喜冒险,借助团队的力量,再加上事前精心计划制定各种应对预案,事中按部就班的遵照执行,可以保证盗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虽然发丘将军盗墓的困难程度要小很多,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但是事后的分赃不均以及保密的问题却会引起很多麻烦,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所以发丘将军有大量门规是针对时候的分赃和保密协议制定的,但极少为外人所知。发丘派据说有一枚发丘铜印,力量非凡,上面写有“百无禁忌”四字,但是在发丘派里有着崇高地位的发丘铜印最后还是不幸被毁坏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干活的人多了就可以“百无禁忌”呢?
据说发丘将军是盗墓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府合作的组织,这也为其他盗墓门派所不齿和鄙夷。但是与官府合作的发丘将军在清代却受到了外族迫害,不得不流亡海外,混迹于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当然他们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诸多大型陵墓的考古挖掘中他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国内外族迫害中存活下来的发丘将军也有很多人成为考古学者或者在考古政府部门任职,体现了发丘将军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变通精神。
3.搬山派:模仿道士施行“搬山分甲术”
搬山派在秦汉时期就有初步形成了,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叶才发展壮大起来。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种俗称“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这在武术里就像是以劲道取胜的门派,擅长的自然是些“大力金刚掌”之类的,而不是像武当太极八卦阵一类以柔克刚的招数。
搬山派采用的所谓开喇叭的盗墓方式是指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这样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门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里晕厥的危险就极大降低了,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作“道人”是因为搬山门人身着道士装扮,而且会一些与茅山道士手法类似的法术,比如“搬山分甲术”。这可以看出搬山一派应该与道教颇有渊源。但是搬山一派在风水学上并没什么造诣,所以才会使用破坏的盗墓方式,这本来是因为他们自身技能的局限。这种破坏的盗墓方式使得搬山派成为盗墓贼中的爆破专家了。
搬山门派因为学过粗浅的道术,所以武功比起其他门派还是普遍要略胜一筹,而且发挥了道术在盗墓中对付僵尸的优势,设计了一些机关阵法专门用以对付墓葬中的邪物,因此比起一般的盗墓门派而言,搬山派更具神秘感。搬山派门人不喜与人合作,总是独来独往,假借道士的身份,各个地方到处溜达。据说搬山派之所以采取破坏的盗墓方式,除了因为他们本身善恶观念不强之外,主要原因是他们最想要盗取的并非一般的金银财宝,而是灵丹妙药,所以他们进入墓葬根本无需考虑这个墓葬能否为今后再次盗墓提供可能。但是后来不断的失败告诉他们,他们所追求的灵丹妙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们就转而开始一味求财的盗墓了。
搬山派的前人们慢慢形成了一味求财,采用破坏性大的盗墓方式以及不喜合作的盗墓方式,而且他们在自我保护以及明器的销售渠道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所以他们逐步演变成一个盗墓门派,绵延至今。
4.卸岭派:靠鼻子的灵敏程度寻找墓穴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是一个土匪头子,得仙人传授“令人力大之法”,因此这土匪头子力撼山岳无人能敌,后来他干起盗墓的勾当,并且将这法门传授于自己的得意弟子,慢慢的卸岭派的人丁就开始兴旺起来。因为他们的门人不仅通晓武功而且力大无比,所以曾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比如号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布吕奉先,他就曾经帮助过董卓盗掘汉墓,而吕布耍的一手极妙的方天画戟也和他是卸岭门人有关。卸岭力士都比较开放,不会一味地闭门造车,所以到了北宋期间,他们融合了摸金以及搬山派的技术,在风水以及阵法破坏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甚至加入自身的理解之后还有所超越。
卸岭派盗墓离不开他们灵敏的鼻子,他们用铁钎打入地下抽出来之后在辨别土壤的气味,根据土壤中气味种类的不同再做判断,另外在打铁钎的时候手感的不同以及土壤颜色的差异都是他们考虑的事项,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依靠鼻子,所以他们为了保持自己鼻子的灵敏度,忌烟酒辛辣之物。
卸岭派应该是盗墓门派中最富争议,因为卸岭派门人的多面性,使得很多人对他们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卸岭派门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卸岭力士在绿林好汉与盗墓贼是游走自如,谁也弄不清到底打家劫舍还是盗墓是他们的主业。他们有墓的时候盗墓,没有墓葬可盗的时候首领一声令下大家就干起拦路抢劫的营生,因为人多力量大,所以他们无论是盗墓还是做土匪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为这些人们对卸岭力士嗤之以鼻。
另外一方面,卸岭力士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在元蒙时期他们敌视元蒙政权,因此受到报复迫害,可以说他们在当时只要泄露身份就有可能被捉拿杀害。因此卸岭力士之后都会极力掩盖自己的身份,就连最亲近的人也不告知。在元蒙时期他们曾试图盗掘成吉思汗陵,并且破坏其风水从而恢复汉人山河。因此元蒙政权对其的打击也是不遗余力,甚至组织了杀手专门对卸岭门人进行刺杀。也许是因为元蒙时期被逼得太厉害,所以卸岭力士都逐渐淡出中原。卸岭力士门人只能在汉人内部寻找,可见身在海外也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重视,并且视可能对中原汉政权造成威胁的为自己的敌人。
可以说卸岭派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盗墓门派了。
第二课.盗墓名词解释
1.粽子
粽子:粽子是一句在盗墓者中流传的暗语指古墓中的尸体保存的比较完整,没有毁坏,不腐而僵。
(1)大粽子:厉害的僵尸、恶鬼之类的东西。
(2)老粽子:可发生尸变的不好对付的僵尸。
(3)干粽子:是指墓里的尸体烂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
(4)肉粽子:是指尸体身上值钱的东西多。
(5)血粽子:血尸墓中的粽子,最厉害。
2.鬼吹灯
所谓“鸡鸣灯灭不摸金”这句活在《鬼吹灯之寻龙诀》一开始就讲了,这是一条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契约。在盗墓时必须要在墓室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才可以开棺。蜡烛如果灭了,就表示墓主人不让你开棺,就必须要把物品放归原处。
当然,这只是小说里的传说,如果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就是:因为墓穴里有足够的氧气,活着墓穴里的尸体产生变化吗,形成有毒物体,空气成分受到改变,蜡烛就会熄灭,因为空气不流通所以要尽快撤离,以免中毒。
3.土夫子
土夫子,湖南一带对于盗墓者的称呼。土夫子们多年挖黄泥巴生涯,渐成土层专家,哪个地方有没有墓,他们稍作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土夫子”识别古墓是根据古墓封土(堆筑坟堆的土)和墓葬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层、含水湿度来判断的。也就是“一看二挖”。
4.倒斗
指盗墓。过去的墓的形状类似于金字塔型,就是斗的样子。所以倒斗就是说把这个墓给“翻开”。目前我个人认为对这个词比较权威的介绍的是网上流行的小说鬼吹灯里面所说的。所谓倒斗在民间要叫盗墓,说得好听点的就叫考古,其实都是同一回事。
5.血尸
血尸是一种很厉害的“粽子”(即诈尸的尸体),也就是在所谓风水宝地上的尸体,危害极大,相当于《生化》里的丧尸王。据说此墓地风水对后世很有帮助,但同时十分凶险,一铲子下去,土中带血,因此极为罕见。通常陪葬都十分丰厚,有“血尸护宝”的说法。
血尸墓,其实指代的是地层下有保护层的墓穴。一般比如说设置了火顶、酸顶,或者朱砂顶的古墓,用洛阳铲探出来是红色的。特别是酸顶,那土色若如鲜血,里面必定含有大量的朱砂。古墓有这等构造,就表示规格很高,所以才会形成血尸墓下面都是宝贝的说法。 为何会认为血尸墓下面有血尸?
一方面可能是以讹传讹,另一方面,朱砂为驱邪之物,在古墓的土层里使用朱砂,肯定是希望对墓中某些东西进行阻隔。以此封顶的古墓,尸体必然有些异变。 事实上,血尸并不如它的名字般呈血红色,而是绛紫色。
6.禁婆
乃是女人遭人凌辱后抛尸水中,一缕怨恨不散,在尸体中吸足阴气则形成禁婆,所有的怨念都藏在骸骨中,只要能破其骸骨,此物自散,否则便会在骸骨附近日夜害人,每逢月阴之日,还会上岸勾引男子杀死拖入水中.并且,还据说她的骨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被人称为骨香,具有使人入睡的功能.在北方尤其是东北,禁婆的意思就是说跳大神的,一些驱鬼的人物,大多数来说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业。
在旧社会封建迷信的笼罩下这一行业非常盛行。通常她们是穿着特殊的服饰,嘴里念这咒语来给他人治病。通常治病方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7.烛九阴
小说中说“烛九阴”,古时候叫做烛龙,其实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巨大毒蛇。传说“烛九阴”横着长着2只眼睛,一只“本眼”,一只“阴眼”,“阴眼”传说千年的烛九阴阴眼连着地狱,给它看一眼就会被恶鬼附身,久之就会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
“烛九阴”生活在地底深层,往青铜古树(青铜古树直通地底深渊)倒入鲜血可以引出,远古天神以此狩猎“烛九阴”。帝舜时代用这种东西来炼油做烛照明。
8.养气
古墓里有两个风水极好的棺位,如果不在棺材位上都放上棺材,那个空出来的棺位因为聚着海川的灵气,就会招惹来那些带妖性的东西,所以在这放一个养尸棺,里面葬上墓主人的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人,算是合葬,这个棺材必须和主墓室里的一模一样,这在风水上叫做养气。
9.阴人
所谓的阴人,就是在阳间给阎王爷办事情的人。这种人,表面上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但是他们却能和鬼对话。你要分辨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他们睡觉的时候,鞋是放在床下的,而且,鞋尖朝内。
10.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意思就是说,学会寻龙须要很长的时间,但要懂得点穴,并且点得准则难上加难,甚至须要用“十年”时间。
但是,若没正确方法,就是用百年时间,也不能够点中风水穴心聚气的真点,这样一来,寻龙的功夫也白费了。
准确地点正穴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初学者来说如此,就是久年经验老手,也常常点错点偏。
11.尸蹩
一种食腐性群居动物,体积很小,在墓室里经常会见到,一般以尸体为食,其生性怕火。
尸蹩在没水没食物的情况下可以活过百年,尸蹩是钻入死尸的体内由内脏开始腐吃,遇到繁殖期会钻入生人的身体,尸蹩是盗墓者的克星,遇到尸蹩,没方便的工具下,很可能会因此丧命。
12.咸鱼
盗墓者的黑话。
盗墓者所说的咸鱼,是指未腐的尸身。
人们为了保存鲜鱼,常会将鱼用盐腌渍一下,以保证不腐坏,而在公元十世纪,辽国人死后不论多远都要运回乡安葬。
为了保存尸体,他们仿照腌咸鱼的方法,去除内脏,把尸体制成咸尸,运回家乡。
13.鬼打墙
所谓“鬼打墙”,就是在夜晚或郊外行走时,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不知道要往何处走,所以老在原地转圈。把这样的经历告诉别人时,别人又难以明白,所以被称作“鬼打墙”,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意识朦胧状态。
科学的说法是: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也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右腿迈的距离短,如果没有明确目标,就会反复兜着圈子。
14.起灵
撤除亡者灵位,把停着的灵柩运走入土。
“起灵”是民间二次葬风俗之一,是将棺材从老坟里挖出来,另葬他地。
究其原因,要么是后人移民;要么是原葬地不好;也有的原墓地被占用,不得不迁走。民国时,起灵最多的地方在北平一带,说此黑话的,多系与墓主有关系的盗墓贼。
15.入土不安
中国人及其讲究风水,认为风水不好就会入土不安。
入土不安有两种情况:
1、墓穴山凶水恶,形势混乱,一旦埋了祖先,其家必乱,轻则妻女淫邪,灾舍焚仓;重则女病男囚,子孙死绝。
2、不会祸及子孙,但死者不宁,尸首不朽,成为僵尸。
第三课.盗墓笔记中的六大职业简介
在盗墓笔记中,共有六大职业,这六个职业都有不同的属性、特长和短板,在团队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
1.探路者
“我去前面探探路。”,在盗墓笔记中,探路者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要熟知各种倒斗的知识,判断出各类陷阱机关,他们充当着团队眼睛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小说《盗墓笔记》中经常充当先锋的小哥基本就属于这一类角色。
2.负重者
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小说中前期就出现了的大奎,他一身壮实的肌肉,胆子虽不大,当挑夫却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在七星鲁王宫中就命丧墓中了。由于倒斗活动是一项体力活,比如找墓需要先用洛阳铲挖一挖吧?找准了地方还得打盗洞吧?这些体力活谁来干呢?当然就是辛苦勤劳的负重者啦。
3.追踪者
盗墓过程凶险万分,除了那些古墓里的怪物之外,还有其他盗墓者会掺合进来,有的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和他们火拼。追踪者就是这样的行家,他们是黑暗的朋友,在暗地里偷偷跟上并伺机消灭敌人。
4.师爷
师爷这类人大家都知道,体力不行,脑力却相当可以,他们就像军事顾问一般,他们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朝历史烂熟与心,他们更厉害的是还精通八门盾甲、茅山道术,能够看风水知天命,是盗墓最不可缺少的角色。比如秦岭神树篇章里的那个凉师爷。
5.特种兵
盗墓笔记原著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潘子,就是参加过越战的特种兵。身为一名特种兵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不管是奇幻道术或异象引发的自然之力,在他们眼里看来是那么的弱小,这些人,是真正经历过死亡的可靠伙伴。
6.医疗师
人类毕竟是脆弱的,这地下古墓更是凶险万分,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身染剧毒,若无法及时治疗,随时可能一命呜呼。
第四课:那些盗墓工具
1.摸金符
摸金符是摸金校尉的身份标识,摸金符用穿山甲最锋利的爪子,先浸沟在巂腊中七七四十九曰,还要埋在龙楼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脉灵气八百天,一寸多长,乌黑甑亮,坚硬无比,符身携刻有“摸金”两个古篆字,有护身之用,是正版摸金校慰的资格证件。
2.洛阳铲
倒斗必备工具,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洛阳铲是使盗墓人如虎添翼的利器,同样也是国家考古队员增加野外作业津贴的重要道具。
3.旋风铲
空心铜棍,铜棍中空,里面装有机括,九片精钢打造的波浪叶,似九片花瓣一般插在铜棍前端,铜棍前边有专门的插槽锁簧,钢叶一插进去,就立刻被锁簧牢牢地固定住,铜棍后装一个摇杆。
此物的原理有点像现代打隧道的掘进器。不过据东流所知,似乎不是九片波浪叶,而是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来做,是三片装的,像螺旋桨,后部紧接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
4.金刚伞
用百炼精钢混以稀有金属打造,就算拿把电锯切上,也不过微微一个白印,在历代摸金校尉的手中,不知抵挡了多少古墓中的机关暗器,可以说这是摸金校尉们穿下来的传统器械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家伙。
5.八卦罗盘
罗盘由磁针与环环相扣的同心圆环构成,每一层圆环都包含着古人对宇宙奥秘的理解,配合寻龙口诀,起到分金定穴的重要作用。
6.嘎乌
嘎乌是藏人的护身符,男女形式各异,女子带的又大又圆,外边是银制的,里面装着佛像,经咒,金钢结,还有些别的僻邪之物,有的装有舍利,格玛的“嘎乌”里,装着九眼石、玛瑙,还有几百年前留下的狼牙,传说那是头人才可以使用的狼王之牙。
7.飞虎爪
由精钢打造,前边如同虎爪,关节可松可紧,后边坠着长索,可以远距离抓取东西。此物不仅在盗墓者手中流传,在海盗手中也广受欢迎,几百年来,此物一直是绝大部分海盗登船的惟一方式。他们就把这种“飞虎爪”往商船的甲板上一抛,爪子就勾在了船舷的围栏上,顺着麻绳,海盗们攀援而上。
8.黑蹄驴子
黑蹄驴子,此物最是僻邪,尤其克制发生尸变的僵尸之类妖怪,《鬼吹灯之寻龙诀》里,直接将黑蹄驴子塞入“粽子”嘴里,简单粗暴,立马让“粽子”失去战斗力!
9.伞兵刀
这种刀是俄罗斯流进中国的,专门用来切割绳索,比如空降兵跳伞后,降落伞挂在树上,人悬在半空,就可以用这种特制的刀子割断伞绳,这刀很短小精悍,刀柄长刀刃短,非常锋利,戴在身上十分方便。
一下子恶补了这么多盗墓小知识,你是不是也觉得原来盗墓也是一门大学问呢?赶紧趁补完课,继续追剧去吧!
来源
网络综合
编辑
橙辣利
长得美的都已经分享因为分享是一种美德编辑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