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医院 >> 镇沅百岁老人生日

镇沅百岁老人生日

 

12月5日,居住在镇沅古城镇敬老院的王如秀老人,在上百名县镇干部和街坊邻居的祝福声中度过了她的百岁寿辰。

脾气古怪爱穿花稍衣服

5日天还没亮,平日冷清的古城镇敬老院便热闹起来,杀猪、杀鸡、宰牛、择菜……大家忙碌有序地在为王如秀老人准备寿宴。

上午十点多,县民政局干部职工带着大蛋糕和为老人准备的新棉衣、绒毯驱车来到古城镇敬老院。

古城镇敬老院位于镇中心,紧挨着镇卫生院,离镇政府所在地也就百余米的距离。这是一个砖木结构陈旧的四合院,进入院子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两棵高大的老芒果树,老人们悠闲地在两百多平米的院子里遛达、晒太阳,有的则围在火塘边烤火……

生活在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大多耳背、眼花、反应迟钝、步履蹒跚,还有好几位是聋哑老人。看到院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有的老人边笑手里边不停比划,用他们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虽然不太懂他们的“语言”,不过,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些老人特别开心。

“百岁老人是哪一位?”不知谁随口这么问了一句。

“那里,坐在门口的那个就是老王氏,她和我住一间。”敬老院一位耳聪目明的老奶奶指了指坐在屋外的另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口中的“老王氏”正是今天的百岁寿星王如秀,老奶奶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屋外的小木板凳上。打量了一下这位老奶奶,老奶奶已是满脸皱纹、身躯佝偻、双眼灰蒙……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了。

老奶奶身着一件紫红色带花纹的外衣、一条黑色带小圆点碎花的棉裤,头戴一顶朱红色镶嵌几颗白色珠子的毛线帽,脚穿一双鞋面朱红色、鞋口黑绒毛嵌白色珠子的鞋子。“这是今天小李囡给老王氏换上的新衣服,被子也是新的。”刚才和我们搭腔的那位老奶奶跟了过来,给我们这样介绍。

老奶奶口中的“小李囡”是敬老院的护理员李琼,她在敬老院工作差不多六七年的时间,是接她妈妈的班,她的妈妈在古城敬老院刚建院的时候就开始照顾老人,这一照顾便是二十几年,直到六七年前身体实在吃不消了才“退”了下来,到普洱跟另一个孩子生活,由女儿李琼接班。

李琼是个善良、心直口快、爱笑的中年妇女,她把每一个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都当自己的亲奶奶、亲爷爷,老人们都喜欢亲切地叫她“小李囡”。李琼大姐告诉我们,敬老院的老人都称王如秀老人为“老王氏”,王如秀老人的丈夫姓肖,所以街坊邻居也习惯称王如秀老人为“老肖奶”。

以前和老肖奶生活在一个村,离老肖奶只有几步之遥的杨德英老太说,她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她记事的时候,老肖奶比她现在的年纪还要大几岁,在杨德英老太的记忆里,老肖奶的脾气特别怪,在杨德英还是小孩时,村里那些不懂事的小*孩总是会去逗老肖奶,给老肖奶乱取外号,老肖奶生气了就会跑出来追那些孩子。

李琼介绍说,老肖奶和院里的其他老人相处得不错,不过脾气还是有点怪,只要是她不喜欢的东西,不管谁给的她都不要,特别是衣服、鞋帽,如果没经她同意买来了,哪怕穿上身,也会被老肖奶脱下来扔掉,以前都是带她上街自己挑选,现在老人走不动了,就到街上拎一推回来,让她自己挑选,今天这一身就是这么挑选的。

每天冷水洗头洗脸清楚记得自己生日

李琼介绍说,老肖奶在敬老院已经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是敬老院建院首批入住老人中健在的唯一一位。“你看,房子都这么旧了,都翻新拾漏了好几次,院子里的芒果树是刚建院时我妈妈种下的,都这么苍老了。”李琼指着房子和芒果树说。“我妈妈来敬老院煮饭时也和我这般年纪,现在她都煮不动了。”

“听我妈妈说,老肖奶是外乡人,那个年代家里很穷,老肖奶是外出讨生活,路过文帕河,在河边洗头时碰巧遇上了河东小组的年经小伙肖忠友,后来嫁给了肖忠友。至于老人从哪里来,还真没有人知道。”在问道老人的身世时,李琼这样说。

据古城镇民政干部陈登富介绍,王如秀老人进院前生活在古城镇古城村河东小组,离镇也就几里路,上了年纪的街坊邻居几乎都认识老肖奶,但了解老肖奶身世的老人都离世了。“老肖奶曾经生过一个孩子,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以后再没生育,入院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几岁了,老伴同时入的院,老伴在十几年前就‘走’了。”

在问道老人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李琼告诉我们,老人特别讲究、特别爱干净,不管多冷的天,老人每天必须用冷水洗头和洗脸,然后把头发认真梳理扎整齐。直到几年前,老人上厕所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等发现时满头满身都沾了粪便,不好打理,才把老人的头发剪掉。不过,每天用冷水洗头洗脸的习惯到现在也没改变过。

老人身体还算健康,脑子也不糊涂。老肖奶的耳朵特别背,跟她说话得贴近耳朵大声才行。想“考考”老人的记忆,李琼贴着老肖奶的耳朵大声问道:“奶奶,今年几岁啦?”老肖奶想了想,慢吞吞地说:“一百岁么有了,属龙的,年生呢,今年属候。”老肖奶还补充道:“我叫王云(如)秀”。随后,老肖奶奶又断断续续地跟我们“拉家常”,老人仅剩两三颗缺了大半的牙齿,说话不太清楚,在护理员的“翻译下”,大概听懂了老人要表达的意思,她说,以前干劳动很厉害,村里一个都不如她,经常跟她借钱、借粮食,有些人借了都不还,那些人都已经老死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街坊说,老肖奶刚进院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体硬朗,总是闲不住,她特别讲卫生,自己会洗衣服、被子,还会帮护理员择菜、照顾其他老人什么的。有时敬老院没事做,她就会去河边摘一种叫“大麻籽”的药去换钱。

基本生活能自理能穿针引线钉纽扣

李琼说,现在老肖奶只是看上去弓腰驼背,行动特别缓慢,但上厕所、吃饭、起居这些基本的还是能自理。“更不可思议的是,老奶奶虽然眼睛看上去灰蒙蒙的,其实眼神特别好,前两年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服,不知现在还会不会。”

“奶奶,我这衣裳纽子掉了,你能帮我钉一下吗?”在我们和老奶奶说话的功夫,李琼找来了针和线,还有一件掉了纽扣的棉衣,塞到老肖奶的怀里。

李琼将针递给老肖奶的时候针尖是朝上的,老肖奶接过针,将针尖转朝下。老肖奶用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针,右手慢悠悠地拿起线,把线的一头放里嘴里抿了抿,然后对准针眼,试了几下没穿过去,肖奶奶又把线放里嘴里重新抿了抿,再对准针眼,嘿,没想到这回还真穿过去了,老奶奶把线两端拉一致,把右食指伸到舌头上添了一点唾液,然后拿起线的两端,在食指上绕了一个圈,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搓了一下,轻轻松松给线打了一个结。

随后,老奶奶在衣服上找到原来钉纽扣的针眼,把一粒只有豌豆般大小的纽扣放在上面,认真的钉起来……没想到,这么小的纽扣、这么小的扣眼,老肖奶居然还能看得清楚,还能钉得这么好,虽然老肖奶动作缓慢,但从穿针、打结、钉纽扣、再打结……整个过程也没费太大功夫。“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百岁了还能穿针。”大家不由得惊叹道。

百岁老人生日街坊邻居来贺

下午四点多,闻讯来和老人祝寿的人越聚越多,祝寿仪式即将举行。

护理员让老人们围坐在院子里,在老人面前摆上一张矮小的桌子,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把大蛋糕摆在桌子上,插上蜡烛。

想给老人一个惊喜,之前并没有告诉老奶奶要帮她祝寿的事,看到这么多人,看到蛋糕,老奶奶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

护理员提着老人最喜爱的黄红相间的皮包,以及与老人相伴了几十年的小木板凳,在两位护理员的搀扶下,百岁寿星王如秀老人缓慢地走到了老人中。护理员让老人坐在最中间,接受着众人对她的生日祝福。

县民政局局长双手将县民政局颁发的“百岁寿星荣誉证书”递给王如秀老人,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工作人员点燃蜡烛,大家围着老人们唱起生日歌,纷纷为老人送祝福,与老人一起分享蛋糕。

“和百岁老人合影,真是太难得了,来,好好给我拍几张照片,让我也沾沾老寿星的福气。”来祝寿的人都争着和老人拍照留念。

吃过蛋糕,大家又为老人们呈上丰盛的晚宴,和老人们一起共享晚餐。

整整一百岁了,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的王如秀老人,也许这是她老人家唯一真正意义上过的一次生日,老人不多话,但看得出老人特别开心。

问了好几位街坊领居、乡亲,不过,知道老肖奶故事的人却很少。护理员告诉我们,老肖奶入院时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小木板凳,谁也不知道那个木板凳陪伴了老肖奶多少年,老肖奶无论到哪里都会带着小板凳,或许是因为她身体佝偻,其他凳子的高度坐着不舒服,也或许这个小板凳和老肖奶一样有着一箩筐老故事……

文章来源:镇沅信息网

??感谢阅读??

让镇沅本地生活更简单!

芳香镇沅

茶王之乡

↓↓点击阅读原文本地资讯同城外卖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zz/74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