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冬天的三个月,指阴历,也就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是天地自然万物闭藏的时间,对于人体来说更是最好的调整身体,闭藏精气,进步的最佳时节。
这个时候,田野中水气凝冻成冰,地也随着裂了,作为我们最好是能够涵养阴气,不要扰动身体的阳气,这样才能够完成闭藏的过程,为来年更好的储存生发的根本。
起居养生
这一节气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的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诚如《千金要方》里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所以冬至日后总的养生法则是: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对于习惯了锻炼的人,冬至后的锻炼要适度,尤其是晨起锻炼要减少。因为冬天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会处于相对低谷状态,如果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是不利于阳气闭藏的,非明智之举。有些老人起个大早在瑟瑟寒风中活动,如果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会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寒冷的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纷纷来袭,究其原因还是寒邪过盛,若正气不足,招架无力,非中招不可。
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养生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头部、腹背和手足。
█特殊人群要“暖头”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足;现代医学认为,头部距心脏较近,氧气及血液供给较为充分,故健康者“凉头暖足”并无大碍,还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
但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的耐寒能力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切要做好头部防寒。
1.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围巾,并避免顶风行走。
2.夜间睡觉勿蒙头。否则会因空气不流通而致使人呼吸到的氧气减少,导致胸闷、出汗甚至从睡梦中惊醒,加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棉衣加身护腹背
前胸后背应该是集万千宠爱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着肺、心脏、脾胃等重要脏器,万一受寒,心脏病、咳嗽哮喘、胃痛腹泻就会让你“难过一冬”。尤其女性朋友们的腹部经常受寒,还可能引起诸如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等妇科疾病。
另外,中医认为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腰为肾之府”,所以保持腰背部温暖,不仅可减少寒邪伤害,更能防感冒、固肾强腰、防旧病复发或加重。
1.随时加件衣。最好能穿件背心或马甲;夜间起床时披件衣服,千万别懒,就这一点,可以保护胸腹腰背不受寒。
2.不穿低腰裤。这是对女性的悉心呵护,不要为了“线条”而丢了健康。
经络养生
█热捂强肾法
手掌相搓至热,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遍。
█按迎香畅鼻塞
暂时缓解因风寒感冒导致鼻塞的小技巧--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处。因感冒而感觉鼻子堵塞时,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掌心贴脸颊,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搓面50次,至面部有火热感,然后再把两食指指尖按住鼻子两侧的迎香穴位置,按揉64次。
迎香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上说,肺与大肠相表里,按摩大肠经,自然会疏通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个小动作,不仅可以缓和鼻塞,使头脑清醒,还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按摩耳朵气血顺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肾阳虚的人,耳朵易生冻疮。常按摩耳朵,助于肾脏保健和气血顺畅,常用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
摩耳垂
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
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
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灸一灸不感冒
冬至是一年中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此时艾灸可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更好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提高抗寒和抗病能力。艾灸发挥效力需要一定时间,最好在冬至前4天开始,加上冬至及其后4天,一共持续9天。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
顺便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具有培元固本、强身健体的作用。
艾灸时可以肚脐为中央,沿着肚脐周围熏灼腹部,有温热的感觉就好。这样的灸法有利于冬至一阳生,对身体非常有好处,可以一冬不感冒,甚至第二年都很少生病。
█负日之暄
古代晒太阳被称为“负暄”。从中医角度来说,晒太阳不失为养肾的好方法,《本草拾遗.火部》中说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中医认为,前为阴,后为阳,在晒太阳的时候,最好多晒后背。
饮食养生
█不同的人该如何进补?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特别容易疲乏、讲话声音无力,还特别容易出虚汗,多为气虚。不妨补点益气药物(人参、党参、五味子)以及温补食物(栗子、胡萝卜、韭菜、黑枣、核桃等)。
血虚的人常常面色枯黄、常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不妨来点补血的东西,桂圆肉、当归、熟地等。平时可吃点银耳、百合、山药等。身体既不气虚,更不血虚,可以选择平补食物,像蛋类、豆腐等。对于特殊人群,要特殊对待,更年期女性,不妨来点滋阴养血的百合、大豆、红枣、核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款养生滋补粥滋阴润燥
神仙粥
做法:糯米50克淘净,与生姜3片熬煮,两开后入连须葱白5段,粥快熟时加食醋15毫升,再熬粥一两分钟即可。
功效:专为风寒感冒所致。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发表散寒、温肺止咳;葱白也能发表,可把堵塞在毛孔的风寒驱逐出去。
冰糖沙参粥
做法: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
功效: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薏仁山药粥
做法:生薏苡仁60克煮熟,生山药60克捣碎、柿霜30克切小块,同煮成粥。
功效:补肺、健脾、养胃,适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
█两款节气小菜
麻油拌菠菜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另外,建议大家多吃山药(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炒双菇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入味,加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推荐食物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常食用可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血益气、增智补脑、增强新陈代谢、明目活血。
黑荞麦: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之一。经常食用,可消食、化积、止汗、消炎。
黑豆:经常食用,有助于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同时还可滋润肌肤、乌须黑发。
黑芝麻:补养肝肾、健脑润肺、养血乌发、坚筋骨、防衰老。
黑木耳:具有益气补血、凉血止血、润肺镇静、清洁胃肠、乌发美容等功效。
海藻、海带、紫菜:经常食用,可利尿、消肿。
运动养生
坚持锻炼也是抵御风寒的秘诀。中医上说,动则生阳,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巩固体内的阳气,为抵御风寒之邪增一股生力军。散步、练太极均可,每天太阳出来后,锻炼半个小时,持之以恒,必然会轻松赶走风寒。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