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戴戴医学界呼吸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天佑河南,生命很脆弱!
自7月10日起,河南多地发生了大强度降水,这场千年一遇的强降雨来得猝不及防,使致数万人受灾。
7月20日,郑州市16时至17时,1小时降雨量达到.9毫米,这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降雨量突破的历史极值,以及单小时降雨量超过的日历史极值。
7月17日20时至7月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为.1毫米(超过毫米为特大暴雨)。据统计,郑州这三天下的雨约等于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图片来源:搜狐网
“迟发型溺死”需警惕!
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显得无比脆弱。而在这种洪涝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不同程度的溺水。
而有一种溺水需要特别注意——迟发型溺死!
“迟发型溺死”是指人在溺水的当时没有死亡,而是在溺水的24小时内死亡,多发生于儿童。
引起迟发型溺死的主要原因是溺水时气道呛入的水被肺吸收。开始无明显症状,随后因为肺部感染或者被吸入的水渗出肺内,阻碍肺部正常通气的功能,从而引发死亡。
迟发型溺死的症状通常有如下几点:
明显的头晕、头痛伴随视觉障碍、视物模糊、视物不清,而且会有短暂型意识丧失、眼前一过型黑蒙、猝倒;
有剧烈的咳嗽、咳痰、胸痛、咳粉红色的泡沫样痰并且伴随呼吸困难;
明显的寒战、发热、周身寒冷的症状,皮肤发绀、颜面肿胀伴随球结膜的充血。严重时还会有神志状态的改变,患者会有烦躁不安、抽搐、嗜睡等症状。另外对于循环系统,患者会伴随心律失常、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其中,呼吸急促、反复不停的咳嗽是迟发型溺死的典型症状,一些因淹溺被救上来的人,其后出现反复咳嗽、气短,就很有可能是迟发型溺死。这时,淹医院,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肺部有无肺水肿的表现,同时观察有无残余的水未被吸收,从而进行相关救治处理。
“迟发型溺死”自救方法分享
这里,小编搜集了几个迟发型溺水的自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1
不会游泳者:
建议不要挣扎,节省体力,落水后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量保持仰位,头部后仰,口向上方,口、鼻露出水面,呼吸时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体力不支时,改为仰泳,手足轻轻划水,使口、鼻浮于水面,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2
会游泳者
会游泳者发生迟发型溺死一般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
此时应保持平静,呼人救援,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接着深呼吸,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抽筋也就自然停止。
灾情无情人有情,相信河南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河南加油,河南一定中!
本文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戴戴
原标题:《河南暴雨,“迟发型溺死”要警惕!》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