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实习记者胡怡嘉
编辑
林子人
1当你的出生地已经是一个不复存在的国度,你该如何应对?波黑裔德国作家萨莎·斯坦尼西奇在他最新的自传体小说《我从哪里来》中给出了他的答案。年,斯坦尼西奇出生于波黑小城维舍格勒,他的父亲是塞尔维亚人,母亲是波斯尼亚穆斯林。年,为了躲避波黑战争,14岁的他同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此定居下来并开始用德语写作。《我从哪里来》的德语原版书名为“Herkunft”,其中“her-”表示“来”,“-kunft”表示“到达”,合在一起则为“出身”的意思。彼时已经拿到德国公民身份的斯坦尼西奇通过这部小说书写他对故乡、童年时代和祖先记忆的思念,同时还有他无法回到故乡的困境。
年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移民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4,移民文学已经在德国文坛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年代土耳其人是德国移民人口中最大的群体,因此早先书写移民文学的主要是土耳其裔作家。紧接着到了年代后半期,随着南斯拉夫解体,大量难民从巴尔干半岛跨过东南欧来到德国。德国的移民文学于是发生了“巴尔干转向”,涌现出一批像萨莎·斯坦尼西奇,亚历山大·黑蒙这样带有“巴尔干气质”的作家。
坎坷的迁移逃亡、艰难的生存抗争、割裂的身份认同都是移民文学经常会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