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或朋友在滑雪场感受冰雪激情,在民俗活动中体味年俗文化,逛美食街区品尝各种美味……春节期间,天山南北欢乐吉祥、喜气洋洋,过年的方式在回归传统中不断与时俱进,多元而精彩,浓浓的年味令人心醉。
01新春佳节,伊宁市处处张灯结彩。□赖宇宁摄
戏冰雪赏民俗品美食
这个年过得有滋味
民俗活动真精彩
写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看非遗表演、逛集市……春节期间,全疆各地竞相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下+线上”民俗文化活动,让人们在热烈的气氛中欢度新春佳节。
“今年来阿勒泰过春节,体验了不同民俗风情,度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春节。”春节期间,广东游客张晓宇一家三口选择在“雪都”阿勒泰度过。除夕夜,禾木村举办“禾木过大年”活动,张晓宇一家和各地游客围着熊熊的篝火唱歌跳舞,体验图瓦人“砸骨吸髓”迎新年的传统仪式。一大早又坐马拉爬犁,去哈登平台欣赏禾木日出的盛景,还观看了赛马、射箭等民俗表演,体验了古老毛皮滑雪板,感觉新奇而兴奋。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天山北麓,曾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一站,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王朝屯兵统辖之地。这里的中原文化气息格外浓郁,有“西域古牧国,汉韵巴里坤”之称。古色古香的小县城中保留了许多古朴厚重的中原年俗,过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整个春节期间巴里坤都被喜庆的氛围所环绕。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来这里体验传统年俗。
春节期间,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与刀郎人过春节”活动热闹上演。观看斗鸡、斗羊、赛马、叼羊等民俗表演,欣赏惊险刺激的高空转轮……民俗春节让游客大开眼界。“在这里既能感受到春节的氛围,也能体验到新疆特色民俗,感受很独特。”游客李亚楠很兴奋。
春节期间,全疆很多县市举办了社火表演、民俗文化展演等,虽然很多活动在线上举行,人们通过手机依然能在震天的锣鼓声和龙腾狮舞的画面中,感受到新春佳节的热闹红火。
滑雪场里过大年
这个春节,全疆各滑雪场纷纷挂起红灯笼、中国结,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不少人呼朋唤友,来滑雪场享受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感受雪上飞驰的畅爽,在松林环抱的雪野中度过欢乐的休闲时光。
位于乌鲁木齐县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地处天山北坡逆温带生态谷地,海拔米至米,是全国最温暖的滑雪场之一。这里距乌鲁木齐市区不到1小时车程,春节期间,滑雪场停车场停满了车辆,许多滑雪爱好者选择来这里过春节。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在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连续滑了3天,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各种设施齐全,美食种类丰富,感觉真是太棒了!”游客李自亮开心地说,自己真正实现了滑雪过大年。
春节期间,一辆辆大巴在阿勒泰市的酒店和将军山滑雪场之间穿梭。雪友们驰骋雪原,感受速度与激情,构成了活力四射的塞外春节画卷。这个春节,阿勒泰地区推出了青少年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赛、雪地足球、雪地拔河、雪圈速度比赛等50余项活动。
在广阔的南疆,滑雪也成为时尚。在乌什县泉域星空国际滑雪场,游客们开心地滑雪、坐雪圈、开雪上小坦克……快乐与冰雪齐飞。
美食街上很诱人
春节期间,新疆各地的夜市、美食街热气腾腾、香气诱人,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人们在这里享受特色美食,品味年俗文化,幸福满满、暖意融融。
位于乌鲁木齐县南山脚下的闲来小镇,是一个让游客体验慢生活的地方。春节期间,宽窄巷子美食街区入口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大大的“福”字,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这里有川派茶技的“龙行十八式”,也有新疆本地的“盖碗茶”、地道的西安羊肉泡馍、最具知名度的新疆特色美食,还有新疆歌舞表演。这个春节,从大年初三开始,闲来小镇就恢复了正常营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这里汇集了半个中国的美味,真让人大饱口福。”乌鲁木齐游客王新蓉说。她和家人自驾来到闲来小镇,除了在这里品尝各种美食外,还观赏了捏泥人等非遗项目表演,给孩子买了一个“孙悟空”面塑,非常开心。
金黄酥脆的油糕、香辣的牛肉干、皮薄鲜香的火烧……春节期间,品美食、看节目、猜灯谜、敲福鼓,古色古香的昌吉小吃街迎来了不少游客。浓浓的地域风情和特色美食让这里不仅白天游人熙熙攘攘,晚上也格外热闹。
阿勒泰市的美食街香气诱人,烤狗鱼、全鱼宴、风干肉、大尾羊、喀纳斯蜜瓜、大果沙棘、奶酪、驼奶……各种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每当夜幕降临,和田夜市便热闹起来,前来品美食、赏歌舞的游客络绎不绝。各类烧烤摊位前不时传来摊主的吆喝声,各种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游客。“久闻和田夜市大名,这个春节我们过来转转,的确很棒!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很幸福、很开心。”克拉玛依游客孙志勇说。□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贾春霞
02禾木村举行赛马活动庆祝新春佳节。□李晓雯摄
在禾木过一个“原始年”久居都市的人们每逢新春佳节,总渴望过一个围坐在桌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喜气十足的年;一个以不一样的方式辞旧迎新、元气满满的年。到喀纳斯景区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过个“原始年”,或许就能找到你想要的年味。
近年来,到禾木旅游过年,成了“90后”“00后”的新时尚。喀纳斯湖畔的禾木村居住着古老神秘的图瓦人,他们用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迎接新春佳节,这个欢乐的节日被人们称为“原始年”。
在禾木过年,感受最深的是,“冰火两重天”原来是这么搭。在冰天雪地中红火过大年给人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喜悦。
禾木保存着最自然、最原始的山野风光,原始村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禾木雪乡,顶着白色“棉帽”的小木屋如积木一般散落在喀纳斯河谷,袅袅炊烟与栅栏、院落、小狗、日升月落一起构成了“童话村落”。
在这里,有很多你从未体验过的事物在等着你。来到禾木,毛皮滑雪是必不可少的体验项目之一,穿上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滑雪板,可以在茫茫雪野里尽情挥洒激情。
在禾木过“原始年”,观看众多的非遗项目是另一桩快事。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古老的雪地赛马、姑娘追、叼羊、摔跤、射箭等民俗表演,也可以参与热气球、雪地摩托车等“冰雪大家乐”项目。玩累了再去参加一场达斯塔尔汗美食盛宴,热腾腾香喷喷的手抓羊肉、图瓦人古法制作的酸奶制品等你品尝。
入夜,你还可以去参加篝火晚会,和盛装的图瓦人一起载歌载舞,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晚会上有图瓦音乐表演、知名乐队演出。在璀璨星空下,禾木洪巴斯冰雪大乐园夜景灯光走廊、雪雕展也是不错的去处。清晨奔赴哈登平台,赏禾木日出,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是不能错过的。
据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薛玉露介绍,图瓦人有一些独特的庆祝新年的方式,在图瓦人家里喝着酥油茶,听着中国乐器活化石——“楚吾尔”奏乐助兴时,还有一个有趣的仪式,图瓦人称之为“吉勒克”,就是用煮好的牛后腿大骨举行“砸骨吸髓”仪式,以此来传递新年祝福,预示新年万事如意、兴旺和顺。
新疆喀纳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月月告诉记者:“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为了介绍喀纳斯图瓦人的过年习俗,进一步宣传推介喀纳斯景区,旅行社今年的‘到禾木过大年’活动通过‘两微一抖’平台,开展年夜饭和过年风土人情话题活动,入住禾木山庄的游客还可参加敖包祈福、寻福气等活动。”
曾在禾木体验过“原始年”的广州网友“阳光明媚”在微博中写道:“在禾木的童话冰雪世界洗去一年的风尘,以最温暖独特的方式辞旧迎新,开启元气满满的新年,这样的经历一生难忘。”□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03哈密过年,怎一个丰富了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千百年来,从内地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家乡的民俗文化,有许多中原古老的年俗相传至今。
过年期间,巴里坤人要举行过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民俗活动,一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过完。“传统年味”已经成为巴里坤的一张文化名片。近年来,到巴里坤过大年成了周边地区不少游客的春节游项目。
如果说春节是一台大戏的话,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年节的开场锣。在巴里坤,喝过腊八粥后,人们要清扫屋尘,蒸年馍馍、烧干粮子、炸油馃子、贴窗花、挂年画、贴春联,忙忙碌碌,俗称“忙年”。
“蒸年馍”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巴里坤的“年馍”很有名,除了要蒸大馍馍、花卷之外,象征团团圆圆的大蒸饼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炸油馃子的时候,邻居们今天你帮我家炸,明天我帮你家炸。炸出的油馃子有各种样式和口味,色泽金黄、酥脆可口。如今,在巴里坤依然有这样的民俗:左邻右舍围在一起忙忙碌碌,交流制作美味面食的技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除夕的年夜饭是春节大戏的高潮,全家人围在圆桌前吃丰盛的年夜饭,是一幅“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幸福画面。人们一边吃着家乡的特色美味,一边聊天“守岁”直到天亮。
巴里坤人从正月初一就开始相互拜年恭贺;正月初二女婿要上门拜访岳父母;正月初五“破五”要吃饺子;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看耍狮子、划旱船、踩高跷、耍大头娃娃等传统民俗文化节目。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吃了羊肉焖饼之后,巴里坤人过春节这台大戏的帷幕才会真正落下。
巴里坤人蒸年馍、跳黑走马、唱小曲子等年俗文化,曾经在大年初一登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巴里坤的独特年味。
春节期间到哈密旅游,除了体验巴里坤特色浓郁的年俗外,还可以带家人去冰雪乐园、滑雪场体验冰雪游的乐趣。
此外,哈密还有众多旅游景点,能让你体会别样年味。春节可去哈密魔鬼城感受一下沧桑神奇的雅丹奇景。这个季节少了夏日人流如织的喧嚣,目力所及全是光怪陆离、形态各异的巨石,走在魔鬼城里,会感觉自己在探秘几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伊吾县胡杨林也是不容错过的景点。落雪的冬日,胡杨依然美到极致,在茫茫白雪中,它那被时光抚摸过的身躯,沧桑暴裂的沟纹里,都埋藏着欲说还休的四季情绪。□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
END
来源:新疆日报
编辑:丁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