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近日发表了一则来自临床试验的好消息:由于致盲性基因而失明的一名患者在接受了单次实验性RNA的治疗后,获得了长达一年以上的视力改善。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负责开展这项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指出:“视力改善的持久性出乎意料。”
这种RNA疗法专为“Leber先天性黑蒙症”(LCA)的患者而设计。LCA是一类遗传性视网膜退化疾病,是遗传性儿童失明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从婴儿期就开始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至少在18个基因上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这种疾病,其中CEP基因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
研究人员设计的反义核苷酸疗法sepofarsen是一种短链RNA分子,能够恢复CEP基因的正常剪接,从而增加眼睛感光细胞中正常CEP蛋白的水平,改善视网膜功能,让患者有机会重见光明。
图片来源:RF
年,研究团队在《自然-医学》上首次报告了这种RNA疗法的临床试验效果。通过每3个月向眼球内注射一次sepofarsen,10名LCA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改善。
而在此次论文中,这支研究团队详细描述了第11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这名患者在治疗前,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已显著下降,视野狭窄,并且夜间视力丧失。尽管该患者只接受了一次注射,但在为期15个月的后续检查中,研究人员对其视觉功能和视网膜结构进行了十几次测量,发现均有巨大的改善。在视网膜的中央凹——人类拥有高清视力的最重要部位,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研究人员注意到,由于这种疗法需要一定时间完成生物学作用吸收,患者的视力在一个月后开始改善,但在二个月后视力达到顶峰。而最为惊人的是,到首次注射也是唯一一次注射后的第15个月,改善依然保持。
单次注射反义核苷酸疗法后,视网膜中央凹感光细胞的视觉功能得到持久改善(Credit:ArturV.Cideciyan;绘制:BioRender.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