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预防 >> 两篇不同的第四十一

两篇不同的第四十一

 

第一篇

她,因杀掉第四十一个,而伟大。

六月是毕业季,当然,也是考试季,师生们都很忙。我却忙里偷闲,外出学习一个月。在学习期间,业务领导向我推荐了一本书——《第四十一》,这是前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作品。小说内容梗概如下:

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小队红军战士俘虏了一名白党中尉。女战士玛柳特卡奉命将俘虏押往前线司令部。途中他们所乘的船遇到风浪沉没。玛柳特卡与白党中尉被卷上一荒岛,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情。一天,忽见一艘白党帆船从远处驶来。中尉喜出望外,拟登船离开孤岛。这时,阶级意识和革命观念重新在玛柳特卡心中苏醒,中尉成了玛柳特卡击毙的第四十一名白党分子。

玛柳特卡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孤苦无依,受尽了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榨,因此,她的革命性特别强。为了参军,她与军队订立协约“不得照妇女那样生活,在劳动者彻底战胜资本家之前,不得生儿育女”。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生活在男人堆里,她仍保持自己的贞洁,不为男人的诱惑所动,再加上一手好枪法,便赢得了那些男人们的尊敬与红色政委的赏识。如果不是心中存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她对中尉所属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憎恶与怨恨,因此她对中尉也始终存有一份莫名的“恨”,只是当爱情降临时,“爱”的强大力量使“恨”淡化了,但“恨”并没有消退,而是爱恨交织。只要不损害到红军的根本利益,在玛柳特卡的心中,爱与恨是可以调和的,并且它也一度把两者控制的很好,正因如此她和中尉在孤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可怜的中尉偏偏要亲手逾越玛柳特卡中的底线,逼她开响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枪,在枪声中,死了第四一个人。

这第四十一个人死了,主人公玛柳特卡活着,暴力的行为却彰显了主人公玛柳特卡的伟大。

第二篇

它,因救出第四十一个,而伟大。

紧张的学习归来后,在好哥们的安排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放松活动,麻也麻了,喝也喝了。放松之余,再深入研究《第四十一》,竟发现还有阿亿写的一同名的短篇小说。欣然阅读,感觉颇为有趣。

此版本的主人公是一条狗。故事梗概如下:

在阿尔俾斯山上,有个修道院,院长是个善良的老人,院长驯养了一只救生犬,叫黑蒙。大雪封山的季节,常有人遇险,院长一接到求救信号,就给黑蒙套上装有救助物品的救生袋,接着把遇险者的物品给他闻闻,黑蒙就会按着遇险者留下的气味找到他们,已经有40个遇险者被黑蒙救出,黑蒙的名气越来越大。   一个寒冷的冬天,华生特在登山时失踪了,登山俱乐部的负责人拿着华生特的一件衬衫,赶来向院长求助,黑蒙闻了闻华生特的气味就跑进了雪山。   黑蒙爬过了三道雪障,找到了华生特,昏迷的华生特被埋在雪里,只露出一张脸,脸上结了冰。黑蒙用舌头传递着热量给华生特,华生特渐渐地恢复了知觉。   当华生特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他看见黑蒙,华生特以为是狼,就把匕首插进了黑蒙的胸膛,黑蒙自己无法拔出匕首,只好跑回修道院。黑蒙一路滴着血,在雪地里映出一条刺眼的路。 当院长发现黑蒙并拔下匕首时,黑梦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人们顺着黑蒙的血路找到了华生特。   后来,41名被救者为黑蒙修了坟墓,立了墓碑,上面刻着被黑蒙救出的41个遇险者的名字,在墓碑的最后部分,华生特刻上了拜伦的诗句——“你拥有人类全部的美德,却毫无人类的缺陷”。这第四十一个人活了,主人公黑蒙却死了,同样的暴力行为,却彰显了主人公黑蒙的伟大。

人类的思维真是奇怪,有时认为杀人者是伟大的;有时认为被杀者是伟大的。这真印证了《列子·说符》中的一句话: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两篇小说从篇幅来看,一中一短,都是内蕴深厚,品咂后,觉得它们都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稍加思忖比较,我还觉得二者之间有一种巧妙的联系,后者似乎有意与前者反意而行。

总之,两篇小说都很好玩,建议朋友们闲暇时看一看,相信你的体悟,要比我深刻得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ys/12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