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买菜、挑菜或者洗衣服,是日常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但它却能提醒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当您蹲着干完活,突然站起来时,有眼睛突然一黑的现象吗?
如果有,是一只眼睛发黑,还是双眼一起发黑呢?
「本文指导专家」
▼
专家告诉我们,一只眼睛发黑和两只眼睛发黑有很大区别。这是区分脑卒中和其他疾病的重要信号!
●单眼发黑,提示有脑梗风险;
●双眼发黑,更常见的是由于低血压或者体位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般人脑有四根血管给整个大脑供血,其中在前面有两根颈动脉。颈动脉在供应大脑之前,首先发出了一只血管供应眼睛,所以眼睛可以说是大脑的“前哨”。
而突然出现单眼发黑,就可能提示着血管出现了问题,要警惕大脑是否会出现脑梗。
案例杨阿姨是一位两侧颈动脉全部堵死的患者,但却从没有发生过中风,也没有进行过手术,8年来血管保持的非常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焦主任介绍,的确有部分患者存在血管堵塞,却没有发生脑卒中。
这是因为,如果大脑的主要血管堵了,脑组织可以通过其他的侧支血管来得到灌注,这也被称为“血管代偿”。所以,侧支循环好比是上帝为部分脑血管病患者开的一扇“生命之窗”。
长期“血管代偿”有风险!但是专家告诉我们,大脑长时间使用代偿血管(其他的侧支血管)来供血,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首先,侧支血管的血液供应不能完全满足脑组织需要,也极有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甚至脑梗死。
其次,长期使用代偿血管,血流方向、血流动力学等可能发生变化,患者出现动脉瘤等病变的几率要增加。
最后,血管堵塞后部分病人虽未表现为典型的脑梗死,但脑组织长期处于低血流状态,会造成血管性痴呆;
随之患者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位、定向能力减退等,也就是俗称的“人变傻了”。
药物治疗与手术获益相同?案例中的杨阿姨,即使没有做手术,血管也保持很好,这归功于她8年来她一直坚持用药以及定期复查。
焦主任指出,当主动脉堵塞,大脑中的代偿血管是否“健康”,究竟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状况,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决定。
45岁以上又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疾病的人群,医院做颈部和脑血管超声检查。只有了解自己的血管状态,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有动脉硬化的情况,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管。
值得警惕的身体信号
麻木、一侧肢体无力、单眼黑蒙
如果出现了这些先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以身体劳累、人上了年纪等借口耽误病情。
比起生病了以后再去做手术,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更加重要。
专家告诉我们,预防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就医习惯等,尽可能的避免吸烟、喝酒、厚油重盐、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
01
饮食“10个网球”原则(每天的量)
●不超过1个网球的肉类
●相当于2个网球的主食
●要保证3个网球的水果
●不少于4个网球的蔬菜
02
饮食“四个一”原则(每天的量)
饮食10个网球原则是美国的理论,中国专家还总结了“四个一”原则。
●一斤牛奶
●一个鸡蛋
●一把坚果
●一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在饮食上的量,要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适当作调整。
03
保护脑血管食谱:夹心猫耳朵
我们介绍过很多保护脑血管的食材,如黑豆、坚果、大豆及豆制品,今天为大家带来另一种神奇的谷物——藜麦。
实验证明:食用藜麦控三高、减脂效果更好,饱腹感更强。用它做一道特殊的猫耳朵,简单易学还营养~
藜麦/白面/香菇/豌豆/柿子椒
1.处理食材。藜麦提前泡水20分钟,柿子椒、香菇切段;
2.干焙香菇。鲜香菇干锅焙炒,取出备用;
3.制作猫耳朵。
藜麦和面粉按照1:1的比例,加入水、少许盐和成面团,擀成薄片;
面饼切成丁,用手捻成猫耳朵;
4.煮猫耳朵。水开后,做好的猫耳朵下锅煮熟上浮后捞出;
小窍门:滤水后放在一边静置一段时间,这样面团更不易粘连。
5.炒猫耳朵。
锅中倒油,放入猫耳朵和香菇,葱姜粒倒炝锅,烹入料酒、生抽调味;
放入汆烫过的豌豆、柿子椒、胡萝卜,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小贴士(1)藜麦
藜麦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脑血管;
其中富含的钾、镁等矿物质,有利于控压、保护心肌;
其蛋白质含量可以媲美牛肉,丰富的赖氨酸使得蛋白质更优质。
(2)柿子椒
柿子椒在蔬菜中的维C含量是较高的,有助于保护血管。
(3)粗细粮搭配
粗粮过多会增加消化道负担,特别是老年朋友不易消化。因此专家建议粗细粮搭配食用。
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的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最易发生的时段,但并非不能防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在衣食住行方面多加注意,就有助于度过这个高危期。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