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眩晕发作时,嘱患者闭目或平卧,保持安静,如伴呕吐应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按语】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背俞穴为主
3.痰湿较重者,应少食肥腻之品(.:邓鸿)
(2)虚证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中线,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操作 毫针泻法
1.基本治疗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眩晕(vertigo)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恶心呕吐;或时轻时重,兼见他证而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1.针灸治疗本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2)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1)实证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治疗】
眩晕见于西医学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耳源性眩晕、晕动病等疾病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泄肝胆,平抑肝阳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