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还在襁褓中的眼震患儿小志(化名)被带到了王平教授的诊室。一晃多年,这个曾经眼睛都不会追光的婴儿如今已经长成小小少年,这个曾被很多医生判断无法治疗的眼震孩子,经过不断的治疗和随访,在这个夏天实现了视力达到0.8奇迹。
回顾这九年,小志妈妈非常感激“我们是遇到了好医生,治疗上没有走一点弯路”
(王教授正在为小志和妈妈看诊)
01小志是王教授看着长大的小志生下来就有一些异常情况,眼睛不停摆动,眼睛空洞无神不会追物,还有肌张力高问题曾被怀疑脑损伤。有医生诊断说“没法治,这个孩子以后有没有视力都不好说”,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妈妈几乎当场都要晕过去,心都要碎了“他还那么小,他的未来怎么办?”
在小志三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被带到了王平教授的诊室,虽然小志的眼病复杂不太乐观,有先天性黑蒙的可能,但不同于其他医生的无法治疗的诊断,王教授建议小志妈妈要坚持随访和治疗“即使是黑蒙我们也要想办法去治、去保护孩子的眼睛,孩子现在还小不要放弃”,她的话给了这个绝望的妈妈很大的鼓舞。
小志半岁的时候,他的眼睛有了转机。在治疗过程中,他开始慢慢追物了,这给了王教授和家长很大的信心。在王教授的建议下,孩子从1岁左右开始戴镜治疗,她告诉小志妈妈“也许以后孩子的视力还是会很差,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依然有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帮孩子一点点改善”
此后,小志开启了连续8年的随访和治疗。每一年都会按时找到王教授的进行3-4次复诊,一步步按照王教授的建议换镜、吃药、防护、训练,孩子的视力也在一点点的好转,小志的变化每次都给妈妈和王教授带来惊喜,常常会超出预期的效果!
02虽然脱离低视力了,但远远不够年,王教授为小志一家推荐了刚回国不久的杨东生教授,经过会诊后,杨教授为4岁的小志实施了眼球震颤联合斜视的手术,小志妈妈对这次手术非常满意“手术后效果很好,真的是遇到了好医生,一直都很顺利。我们也见到过很多北京上海跑了一圈看病的家庭,都说不能治才到了这里的。”
这次手术,也为小志未来的视力发育和提升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在上学的年龄,小志的视力达到了0.3、0.4,脱离了低视力,实现了王教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学龄期要至少达到0.3以上,孩子上学才不耽误”
但这个视力还远远不够,孩子的未来还很长,他的视力不能止步于此。王教授与杨教授又为小志制定了更高的视觉康复计划。
03这个假期的治疗可能对你一生影响都很大在今年的夏天,已经9岁的小志再次来医院,按照王教授与杨教授的治疗建议,他们在暑期将进行暗室视觉休眠与视觉训练,争取进一步提升视力。
因为要在全黑暗的暗室里生活多日,还有很多天持续的训练,担心孩子坚持不下来,来之前小志妈妈曾对小志郑重的说“这次去给你看眼睛,可能对你的一生影响都很大,千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浪费了这次机会!”
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后,小志如期住进了暗室。说起暗室的感受,妈妈骄傲又欣慰“我们也担心孩子害怕,坚持不下来,但他比我们想的勇敢,自己摸索着吃饭、和伙伴玩游戏,表现很好。”
暗室出来后小志的视力已经达到0.5,伴随着一天一天的训练,几乎每天都有进步,在结束第十四天的训练,小志的视力已经达到了0.8,这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好成果!
(完成治疗即将出院的小志和妈妈)
回顾多年看诊的点点滴滴,小志妈妈心中无限感激“别人都说不能治,是王教授一直都鼓励我们,也是从她那里开始,我们又鼓起了勇气,按照她的建议一直给孩子治疗,才有了今天的效果”
小志作为一个非常疑难的弱视案例,视网膜存在问题,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都偏低,能取得今天的治疗效果也令为他诊治多年的王教授欣慰又骄傲。
一个好的结果离不开家长、孩子、医生的共同努力。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大的,
常常会给我们惊喜,
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