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3月29日,我参加了贵州省诊疗中心主任、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的教学查房。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高血压患者早期无症状,或仅有头昏、头痛、心悸等症状。表面上看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高血压是由很多原因引起,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诊断高血压,不仅要明确高血压的原因,还要了解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对心血管疾病。要查清楚这些疾病,问清症状是关键,这是看病的突破口。
一、病例汇报管床医生汇报病例如下:
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头痛,头昏8年”于年03月29日入院。
现病史: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后枕部胀痛,发作无时间规律性,与体位无关,伴后枕部昏沉感。之前无发热、咽痛、咳嗽,当时无胸痛、胸闷、气促,无双下肢乏力、水肿等不适,夜尿0次,白昼尿3—4次。当时测血压+/90+mmHg。予“卡托普利50mg每日一次”降压,服药后未监测血压,期间不规律服药,不服药时间大于服药时间,未监测血压。
7年前无明显诱因晨起出现后枕部头昏,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视物旋转、黑矇,无胸痛、胸闷,无四肢乏力、言语障碍等不适。医院输液治疗,头昏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医院完善检查考虑“脑血管痉挛”,予药物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住院期间测血压高,予药物降压,具体不详,后自行更换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但未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
1周前自测血压+/-mmHg,自行购买“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一次”降压,监测血压+/90-mmHg。病程中头昏反复发作,无时间规律性,无活动后胸痛、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不适。现为进一步控制血压及明确高血压原因就诊我院。
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夜尿0次,白昼尿3-4次,大便日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患者小学、初中、高中、工作均未监测血压,17年前体检测血压未被告知血压高(具体值不详),后直至8年前均未监测血压。
个人史:患者吸烟20支/天,已戒烟8年;无饮酒史;平素口味一般;有夜间打鼾现象,否认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家族史:父亲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具体患病年龄不详。
查体:T36.4℃,P96次/分,R20次/分,BP/9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专科查体:左上肢血压/89mmHg,右上肢血压/78mmHg,左下肢血压/71mmHg,右下肢血压/78mmHg。
立位左上肢血压:1min/96mmHg,3min/97mmHg,5min/92mmHg。
辅助检查:
血常规未见异常。
尿常规未见异常。
血生化:钾4.33mmol/l。肌酐87umol/l,肌酐清除率79.62ml/min。甘油三酯4.34mmol/l,总胆固醇4.5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9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9.41mmol/l。
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4.35mTU/L,余指标正常范围内。
24h动态血压监测:全天24h平均血压/87mmHg,白昼平均血压/88mmHg,夜晚平均血压/85mmHg,血压昼夜节律为2.3%(非杓型),24h平均动态血压脉压44mmHg,24h平均动态心率83次/分。见下图: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84次/分。正常心电图。见下图:
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69%,左室舒末径43mm)。
腹部彩超示:脂肪肝声像。
颈部血管彩超示:1、右侧颈部动脉斑块形成,2、双侧椎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肾血管彩超示:双肾及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平扫示:1、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2、部分空泡蝶鞍,3、大枕大池。
头颅DWI示: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SWI示: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MRA示: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高血压原因:原发性可能性大
治疗:
替米沙坦40mg每日1次
琥珀酸美托洛尔47.5mg每日1次
二、教授查房1、核实病史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主要以后枕部昏沉明显,症状多于起床和中午时发作,于体位无关。之前无发热、咳嗽,当时无胸闷、胸痛、四肢乏力等不适,夜尿0次,白昼尿3-4次。当时在私人诊所测血压+/90+mmHg,予“卡托普利50mg每日一次”降压。治疗后患者感症状缓解,但未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
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后症状可缓解,无视物模糊、黑矇,无胸痛、胸闷,无四肢乏力、言语障碍等不适。医院测血压偏高,具体值不详,输液后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考虑“脑血管痉挛”。住院期间测血压高(具体数值不详),予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出院后患者自行更换为“北京0号”降压,但考虑其副作用大,故未规律服用,未监测血压。
3年前患者工作劳累后感头昏,休息无缓解,第二天吃午饭后站立时感头昏加重,伴恶心、黑矇,无大小便失禁。平躺休息后症状缓解,又起来走路出现头昏,随即晕厥,意识丧失,倒在其爱人身上。之前无胸闷,胸痛,持续6-7分钟后清醒。之后测血压稍偏高(具体数值不详),未做处理。
1周前自测血压+/-mmHg,自行购买“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一次”降压,监测血压+/90-mmHg。病程中头昏反复发作,无时间规律性,无活动后胸痛、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不适。夜尿0次,白昼尿3-4次。
2、诊断分析(1)头痛、头昏:余教授指出,要记录清楚患者头痛发作的时间,因为大多数人在一天内有2个高峰血压,早上6-8点、下午6-8点。通过头痛发作的时间规律来判断此症状是否与血压升高相关。这位患者早上起床头昏与高血压有关,但中午就不好解释。
(2)夜尿次数:如果是发现血压高时即有夜尿增多,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若是血压高了很多年后出现夜尿增多,要警惕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发现血压高来无夜尿,这一点不支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呕吐原因:余教授指出根据呕吐的性质可分为中枢性呕吐和周围性呕吐。
随即余教授提问:“针对呕吐,应询问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有老师指出:“应该要询问呕吐物的性质和量”。
余教授予以肯定,并补充到:“呕吐需从3方面进行询问:一是呕吐前是否有恶心;而是呕吐是否为喷射性;三是呕吐后症状是否缓解。
中枢性呕吐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呕吐前无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可伴有头痛和颈部僵硬,呕吐后症状无缓解。周围性呕吐见于胃肠道疾病,常有恶心先兆,呕吐呈非喷射状。周围性呕吐症状特点与中枢性呕吐相反。
根据患者的呕吐特点,考虑为周围性呕吐。
(4)晕厥原因:结合患者病史,当时于吃饭后站立时感头昏、恶心,并感黑矇,无大小便失禁,平躺休息后症状缓解。但再站立时出现晕厥,之前无胸痛、胸闷。综合患者症状,考虑为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在快速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的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考虑患者高血压原因为原发性高血压。
3、治疗患者入院时血压+/90-mmHg,服用“替米沙坦40mg每日一次”降压,血压/mmHg。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47.5mg每日一次,复测血压/95mmHg,仍未达标。加用非洛地平5mg每日一次,血压降至/87mmHg。
通过调整药物后,3月31日-4月1日完善24h动态血压监测:全天24h平均血压/78mmHg,白昼平均血压/80mmHg,夜晚平均血压/75mmHg,血压昼夜节律为9.6%(非杓型),24h平均动态血压脉压34mmHg,24h平均动态心率79次/分。见下图:
通过这次查房我知道了,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思路要明确。每位高血压患者都需进行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询问有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要完善13项常规检查,要筛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要查出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如果每位医生都能认真学习并掌握诊疗规范,让每位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都能够明确诊断、获得合理治疗,便能让每位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心脑肾得到理想保护。
医院培养学员
医院心内科医生
李雅茹
望谟县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筑平台、留人才到医院:强基础,重实践,走规范望谟县乡镇(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心全覆盖:人才培养是健康脱贫的关键,解决问题是医疗帮扶的根本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