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潜水游世界第次分享
文/kinder出处/水下摄影杂谈
为什么要在水下使用人工光源
继续接着上一篇,这一篇我们来聊聊水下微距的用光跟背景处理。首先我们来聊聊水下为什么要用人工光源。在AOW的深潜课程中,教练会带着一块色板跟我们一起下水,然后在不同的深度让我们观察色板,你会发现越往深处颜色丢失得越严重,到最后眼前只剩一片蓝色,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太阳光其实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而每种光的波长不一样,在阳光照射进水里的时候,每种光被水吸收的深度也不一样:
不同波长的光被水吸收的深度(图片来自网络)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米左右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就已经被吸收了,随着深度的增加,被吸收的颜色光就越多,到了30米左右就只剩蓝色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下在没有人工光源的情况下,用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一片蓝色的原因,例如下面这一组照片:
自然光拍摄的MantaRay
闪光灯拍摄的MantaRay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用自然光拍摄的话,整张照片呈现的都是一片蓝色,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就能把Manta的肚皮的白色给还原出来,水下使用人工光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还原色彩。光源的选择
一般来说,我们在水下摄影中使用的人工光源有常亮光源跟闪光灯,常量光源又分为束光(例如束光电筒)和散光(例如视频灯):
束光电筒/视频灯/闪光灯
束光手电多用于微距摄影,优点在于出光角度小,易于控制,与卡片机搭配最为合适。它的缺点也是由于出光角度太小,所以仅适用于微距摄影,对于布光的灵活性也有一定局限,而且也不太适用于拍摄移动速度较快的目标(有灯童的可以无视这一条)。束光电筒中间的光束为最强,但周围会有一圈光晕,在某些情况下这圈光晕也会影响最终成像。
束光电筒的出光角度
视频灯的出光角度较大,且出光均匀,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但是由于光线分散,所以穿透力没有束光手电强,照射范围大但距离近。
视频灯的出光角度
闪光灯的出光角度与视频灯基本类似,但是由于闪光灯是瞬时光源,无法实时观察到出光角度,上手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一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但是闪光灯的光质量最好,瞬时功率最高,成片的质量也最好。闪光灯也能加上束光筒套件,使闪光灯也能呈现束光手电的效果。
RetraLSD闪光灯束光筒套件
综合来说,闪光灯是水下摄影的最佳光源选择,配置两个闪光灯能满足水下绝大部分场景的应用。
用光及背景处理
01
如何减少照片中的杂点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朋友在刚开始带灯下水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拍出来的照片都是白色杂点,那白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在水中布满着悬浮颗粒,在水下我们用电筒一照就能清晰地看到,照片中的白色杂店就是因为强光照射到水中的悬浮颗粒反射进我们相机镜头的成像,所以我们在水下使用人工光源的时候,要控制光源的出光角度,尽可能少地打亮海水的范围,从而来减少照片中的杂点。在这里我先抛出一个概念:水下用光用的都是边缘光,大家带着这个概念来继续往下看,我在后面会展开描述。
02
如何拍摄黑背景
我会用实际演示的方式来给大家聊聊接下来的内容,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我的模拟演示环境:
首先我先给大家看一张我在房间正常灯光环境下,用相机(D+60mm)自动档拍摄的一张照片:
这个光线环境跟我们在海底的自然光线环境类似,这张照片通过相机的自动档计算出来正常曝光的参数是F3.3、1/60、ISO。
在水下微距中,一般我们为了有更大的景深来更多呈现生物的细节,会使用偏小的光圈;为了避免残影,会使用比较快的快门;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会使用尽量小的ISO,接下来我用我在水下微距中常用的一组参数F22、1/、ISO,在同样的环境下拍摄一张照片,效果是这样的:
不用怀疑,你看到的就是一张全黑的照片。这说明了在这个光线条件下,使用这样一组参数相机处于严重欠曝状态,拍不到任何东西,那这个时候就是人工光源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其实我更愿意这样理解,不是我们要把背景拍黑,而是我们要让哪一部分在我们的照片中呈现,那我们就用灯光打亮哪里。
例如现在我们只想要在我们的照片中呈现绵羊海兔,那我们就控制我们的灯光只照亮绵羊海兔,例如下面这个灯位:
可以看到,我控制了两个灯的角度,使得两个灯的外侧边缘光刚刚好扫过了绵羊海兔的身体,灯光照射的范围只有我镜头前面的空间(镜头到海兔大概10cm)和海兔本身,所以我用同样的参数拍摄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
1.我的灯光避开了打亮海兔后面的墙,所以背后的墙没有呈现在照片中,形成一个黑背景;
2.灯光照射的范围只有镜头到海兔中间这一段的空间,在水下我们实际拍摄的物体很多比这个海兔要小很多,所以镜头跟海兔也靠得更近,打亮的这部分海水中包含的悬浮颗粒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控制了我们照片中的杂点。
在实际拍摄中的效果如下:
海绵蟹(F/ISO)
那如果说,我们在拍摄一些比较大的目标的时候,或者拍摄鱼类的时候,我们没办法靠得太近,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较远,如果还是使用双灯对打的灯位会打亮范围非常大的海水,最后结果就是照片中满是杂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求一个空旷的背景,然后用另一侧的边缘光来扫过我们的目标,例如这个灯位:
由于背景是空旷的,我们控制两个灯的内侧边缘光刚好扫过海兔的身体,避开了相机镜头与海兔之间的空间,我们还是使用上面那一组参数,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光在海水中的衰减很厉害,即使你用闪灯最大功率的输出,其有效范围也在2米以内,所以当背景是空旷的情况下,背景的海水的反射不足以影响到成像,所以背景依然是黑色的。而且由于光线的衰减,背景海水中的悬浮颗粒也不容易被打亮出来从而呈现在我们的照片中。
在实际拍摄中的效果如下:
狮子鱼(F/ISO)
当然,拍摄黑色背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束光手电或者束光筒,出光角度很小刚好覆盖主体,可以使用一个顶光或者斜顶光直接打亮主体:
虾虎共生(F/ISO)
拍摄黑色背景的几个要点:
1.调整相机参数使自然光环境下处于严重欠曝状态;
2.控制灯光只打亮被摄主体;
3.尽可能少地打亮海水的范围。
4.使用边缘光
03
如何拍摄彩色背景
有些人喜欢照片的色彩比较丰富,会觉得黑色背景太过于单调,还有就是在实际拍摄中确实有些地形就没办法拍摄黑背景,那下面我就来讲讲彩色背景怎么拍。
拍摄彩色背景的难度在于如何选择背景,既要背景好看,又要与主体不冲突,不能让背景抢过主体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