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护理 >> 一个被遗忘的民族一一图瓦族

一个被遗忘的民族一一图瓦族

 

在禾木喀纳斯,一个神秘古朴的小村庄中,生活着约两千五百图瓦人,这支以游牧、狩猎为生的古老民族,四百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却鲜为人知,是一个逐渐被遗忘了的民族,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名录中,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雪山之下,低矮的木栏,围着芳草萋萋的院落,一栋栋原木垒起的尖顶小木屋,散布其中,静谧安祥。

我们来到图瓦人家门前,套上鞋套,遵照“右脚进左脚出,不能踩门槛”的传统习俗,踏着红地毯走进了图瓦人家。

房屋低矮,面积不大,木墙、木地板、木门窗,但很整洁,墙上挂有孢子、狐狸、狼、棕熊等兽皮和鹿角、羚羊角等兽骨,以及狩猎用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成吉斯汗的画像。

中国图瓦人是成吉斯汗的后裔吗?

图瓦人,中国史籍称之为"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人"等。国外(主要是俄国)旧称"索约特人"、"唐努图瓦人"等,主要分布在图瓦共和国、蒙古国、中国。

关于中国图瓦人的来历,说法不一。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曾有三次西征,都翻越了阿尔泰山,在"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休整,他的国师丘处机曾在此写下诗句:"谁知西域逢佳景,澄澄春水一池平",正是指喀纳斯湖。因此,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士兵的后裔;

在哈巴河县任过教育局副局长的索伦格是这样说的:成吉思汗西征返回时,他的长子赤征召了一批图瓦人,授予他们"科克盟科克"(意思是蓝领带),让他们驻守在喀纳斯湖。一百多年以后,蒙古帝国如一轮夕阳陨落,大汗的子孙们从中原返回西域,各自为部,分割地盘,这一部分图瓦人便被人遗忘了。明朝,他们取下蓝领带,收起士兵服装,变成了普通百姓。据说村子里现时还可以找到这象征祖传武功的标志的蓝领带。

也有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图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与现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也许是图瓦人身上流动是勇士的血脉,他们勇敢强悍,善骑射、善滑雪、善歌舞,在阿尔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又被称作“林中百姓”或“云间部落”。

图瓦人没有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一一图瓦语,这是一种古老的稀有语种,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种,保留了突厥语分化前的许多语音现象,是遗留下来的语言活化石。

图瓦人家内,木屋周围有长条木桌木凳,供游客休息。桌上摆满了奶酪、薯片、葡萄干等自制食品,还有香喷喷的奶茶和小杯叫“阿尔克”的奶酒。待大家坐定,主人举起酒杯,唱起了《敬酒歌》:“上敬天,下敬地,三敬我们心中的成吉斯汗,四敬世间万物……”歌声中宾主同饮,气氛热烈。

接着四位小伙子拿着民族乐器,演唱起当地民歌,我虽然听不懂歌词,但从他们全身心沉醉的神情,动听的“呼麦”以及悦耳自然的和声,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美。

主持人搀扶着一位戴墨镜的老者进屋了,他手中拿着一件管状乐器,这就是口笛乐器“苏尔"。

“苏尔",又写作“楚尔"(也叫“楚吾尔"),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被誉为“中国器乐的活化石”。

主持人向我们展示这件神奇的乐器,它外形似笛子,上有三个孔,他说:“这种口笛是由一种叫做“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掏空钻孔做成,它只有三个孔,却能够吹出五个声、六个音,吹奏方式也很独特,是开口吹的,靠舌尖来控制进入楚尔的气量,可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喉咙的振颤发出和声。

图瓦人中曾有一位既会制作又会吹奏这一乐器的老人叫叶尔德西,靠口耳相传。他保留了祖传的三支曲目:《黑走马》、《受伤的熊》、《百鸟欢歌》,自己创作了两首曲子:《美丽的阿尔泰血脉》和《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年10月,额尔德西老人曾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在那里专门为图瓦传统乐器楚吾尔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和演出,在音乐界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专题片播出。

可惜,这位被誉为图瓦人音乐活化石的叶尔德西老人,己于年去世,现在,只能由他的传承人演奏。”

听完主持人的介绍,大家充满期待,屏声静气,聆听天籁之音,老者演奏的曲目叫《美丽的喀纳斯》,他将“苏尔”竖起来贴在唇边,随着气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动,一声长长的喉音伴着笛声的低音出现,浑厚而悠远,一下把我们带进了苍茫的大草原,在跳动的音符,优美的旋律,协调的和声中,我们的灵魂仿佛飞在天空,俯身看到:群山奔涌,碧水潺潺,湖光潋滟,飞鸟翔集,牛羊遍野,骏马奔腾……好一派生意勃发的大自然美好景象。

演奏结束,老者放下乐器,人们才如梦方醒,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小伙子欣然献舞,他时而双臂舒展,如雄鹰搏击长空,时而跪地下腰仰面,似虔诚祈祷苍天,时如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奔驰,随着音乐节奏加快,众人击掌相和,他甩掉上衣,露出赤铜色饱绽的胸肌,扭动双肩,弹起双脚,飞快旋转,然后高高跃起,猛然落下,以一个优美的造型亮相,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男性的阳刚之美和英雄后裔的浩然之气,完美的结合,好一个能歌善舞的图瓦民族!

乐以慰心,舞以动情,一静一动,刚柔相济!这种来自民间的质朴本真的原生态艺术,有如此震撼力,不正是中华文化值得自信和骄傲的实证吗?

图瓦族,一个不该遗忘的民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zlyy/127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