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番茄病毒病
症状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巨芽型与卷叶型↓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防治方法:防治番茄病毒病,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防措施。
(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30-50min,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
(2)轮作倒茬净化土地。定植田要进行两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结合深翻,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毒钝化。
(3)采用配方施肥等多项健身栽培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其中包括适期播种、适时早定植、早中耕锄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晚打杈、及时浇水。
(4)及时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倍液、0.4%杀蚜素水剂~倍液。生物制剂防治。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倍液,能增强番茄耐病性,又可提高产量。同时还可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
也可以优化选择以下方案:
发病初期:可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浩瀚高科2%氨基寡糖素水剂倍液、1.5%的植病灵乳剂0倍液、3氮唑核苷(32%核苷溴吗啉胍)水剂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l50~倍液、5%菌毒清水剂-倍液,等杀菌农药剂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
六、番茄(终极腐霉)猝倒病
症状终极腐霉引发的番茄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防治方法
(1)选用早杂1号、吉农早丰、晋番茄1号、河南5号、霞粉、浙杂7号、兰优早红、夏星、粤红玉等早熟或耐低温品种。加工品种可选用红杂16等早熟无支架品种
(2)采用热水循环温床育苗法。在背风向阳或日光塑料温室中间挖一育苗畦,深25厘米,在畦两头隔10厘米插一木橛,按照铺地热线的方法,在木橛上缠绕塑料软管,软管直径1厘米左右,内径大于0.2厘米,外壁厚0.18~0.2厘米,将软管两端伸出畦外各50厘米,高于畦面端为进水口,要高出热水器1.5米,低于畦面端为排水口,边侧为回水口,软管上铺育苗营养土20厘米用开水灌畦,1次灌透,当地温稳定在35℃时开始播已催好芽的种子,覆土约1厘米,再覆地膜及高为40厘米的小拱棚。当地温降至20℃以下时,开始从进水口加热水补温,也可连接蜂窝煤球炉或其他热源制成热水循环器(用铁板焊成铝壶状)效果更好,出苗后降温以利幼苗茁壮成长,这样做发病少,出苗快。
(3)齐苗后白天苗床或棚温保持25~30℃,夜间保持10~15℃,防止寒流侵袭。苗床或棚室湿度不宜过高,连阴雨或雨雪天气或床土不干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必需浇水时可用喷壶轻浇以免湿度过高。当塑料膜或玻璃及秧苗叶片上有水珠凝结时,要及时通风或撒些草木灰降湿
(4)选用无滴膜盖棚室,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强度,以利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力
(5)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有机活性液体肥料,每亩毫升,稀释倍,喷施2次
(6)及时检查,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及时喷洒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倍液、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2.2%普力克水剂倍液、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2~3升,防治1~2次。
--------------------------------------------------------------------------------------
七、番茄褐色根腐病
症状又称“木栓根”。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定植后即可发病。初发病时侧根和细根变褐,大量脱落或腐烂,后主根也变褐,表面产
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表皮木栓化,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根部病情扩展,茎基部变成黑褐色或腐烂,致植株地上部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能复原,但病情严重时不再复原,致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进行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
(2)种植中蔬5号、佳粉10号、15号、津粉65,加拿大8号等优良品种。
(3)加强管理,选择无病地育苗,密度适当,采用高垅或高畦栽培,不要在低洼地上种植番茄,定植时要少伤根,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雨后排水要及时,严禁大水漫灌。
(4)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组织并进行深翻或土墩灌水深度50~60厘米,同时用25~40微米厚的聚乙稀或聚氯乙烯膜覆盖,强光照射30~60天对番茄褐色腐败病防效极好。
(5)采用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每平方米床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加堰土4~5公斤拌匀,先将1/3药土撤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
(6)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7)发病初期用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连续灌2~3次。
---------------------------------------------------------------------------------------------
八、番茄酸腐病
症状番茄酸腐病又称水腐病,只为害迟收过熟果实,尤其是有伤口果实易染病。初病果局部或全果软化,表皮逐渐变成褐色,出现湿腐状,表皮稍微皱缩有裂纹。湿度大条件下,病部表面或裂缝中长出稀疏白霉,即病原菌菌丝或分生孢子梗。最后病果腐败流水,病部易开裂,散发出酸臭味,别于软腐病。
防治方法
(1)提倡高畦栽培,注意通风降湿,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棚室湿度。
(2)适时精细采收,避免造成伤口,棉铃虫为害严重地区,要及时防虫,减少虫伤。
(3)收获装筐时注意剔出病烂果,贮放时注意通风。
(4)发病初期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剂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
九、番茄红粉病
症状番茄红粉病是番茄普通病害,生产上只见为害果实。刚着色的果实或成熟果实均可发病,发病初期果实端部出现褐色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湿度大时病部先生白色致密的霉层,不久其上长满一层浅粉红色绒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果最后腐烂蒋地或干缩为僵果挂在枝条上。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避免植株过密,及时整枝、打杈,中后期适时摘去下部老叶,以增加通透性。
(2)生态防治。棚室要加强放风排湿,使相对湿度低于85%,可有效地控制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3)发病初期,在病果尚未长出粉红色霉层之前摘除病果,装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