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预防 >> 智汇心活力彭澍单腔起搏器依赖患者心衰

智汇心活力彭澍单腔起搏器依赖患者心衰

 

ICD/CRT/Brady病例分享类别:最完美的病例病例总结

·患者特点及其解决方案:   1.48岁患者植入单腔起搏器7年,QRS波增宽至ms,心脏扩大,EF27%,纽约心功能Ⅱ~Ⅲ级,升级至心脏再同步治疗。   2.患者很年轻,48岁,对CRTD寿命有使用时间更久的需求。左室血管术前不能确定,术中造影确定选用左室导线的弯度和粗细,双极电极可以给临床改变向量作为治疗方案,增加临床解决方案。

3.AdaptivCRT每分钟根据患者的AV/VV间期动态优化,给患者带来最大的临床获益,AdaptivCRT已逐渐成为临床心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证据引用:   Ⅰ类适应证:常规起搏器升级CRT,在优化药物治疗后,LVEF35%,心室起搏比例高,NYHAⅢ和动态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该病例需要选择该器械植入的理由及注意事项:   1.患者48岁,扩心心衰,EF严重低下,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获益。   2.患者相对年轻,有一级高血压,手术风险中等。   3.避免手术出现VT/VF,与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护士商量体外除颤以及呼吸机,血氧血糖实时监测,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最终顺利完成手术。   4.手术解决了心脏单腔起搏依赖下房室和双室不同步收缩的困扰,患者感觉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个人ICD/CRT植入经验及心得回顾:   1.患者年轻,植入长寿命的CRTD,患者获益时间更长;   2.植入CRTD时,患者体格偏瘦,植入有生理性曲线的VIVA系列,有利于减少皮肤压力;   3.我们植入的这款CRTD具有AdaptivCRT功能,能够动态优化AV/VV间期。提高患者CRT反应率,≥50%LV同步起搏降低51%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减少44%右室起搏;减少46%房颤发生率;减少40%的30天全因入院率。

·植入分享:   患者邹xx,女,7年前因为黑矇就诊,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功能正常。因为当时经济条件差,没有医保,无法负担双腔起搏器,植入单腔心室起搏器。术后常规程控,起搏依赖,起搏器参数良好。但年初开始,患者自述活动后轻微气促,即予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扩大,EF轻度下降,即嘱患者考虑升级起搏器至双腔,否则心脏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差。一年以后,患者终于说买了医保,可以升级了,但是再复查超声,心脏明显扩大,EF降至27%。考虑到患者起搏器心室依赖,研究再三,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最好方案是CRT-D,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考虑升级双腔,但也许会出现心源性猝死。患者这次没有犹豫地选择了CRT-D。我们选择了美敦力公司最新的弧形表面VivaXTCRT-D,植入过程顺利。嘱坚持抗心衰改善心肌重塑等药物治疗,出院后一个月第一次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活动后没有不适主述,一键式调整起搏参数,拟两个月后再次程控,六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以观疗效。

  这例患者的诊疗经过还是给临床一个很大的警示:心室单腔起搏,特别对起搏依赖的患者,有可能造成对心脏严重的打击,引起器质性的改变和心功能的下降,最终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个患者还留给我几个疑问,待以后的临床过程中解决。第一:患者的心脏改变是单纯的起搏器心室起搏引起,还是本身的心脏原发疾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只是该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第二,如果心脏扩大和功能减低是起搏器单纯起搏心室引起,是否升级双腔就已经足够?我们此次的治疗措施是否存在过度治疗。第三,数年之后如果该起搏器电池耗竭,假使心脏功能完全恢复,我们更换何种起搏器更合适。希望以后患者的临床过程能够回答我这些问题,帮助我对患者适应证的把握可以更加精益求精,在经济基础上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脏。

·病区ICD/CRT植入情况:   此中心目前ICD/CRT年植入量为6~8台左右,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和CRT适应证患者均有。

植入器械:VivaXTCRTD病史资料(女,48岁,55kg)

就诊日期:年1月。

主诉:活动后气促年余。

现病史:原发性高血压1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单腔起搏器植入术后。

既往史:单腔起搏器植入。

体格检查:血压/95mmHg,心率64次/分,T36.1℃,R2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心电图:QRSms。

超声心动图:二维及M型:左房左室稍大,左室腔正常高值。右心大小正常。右房右室内探及起搏器导丝回声。主动脉/肺动脉无增宽。室间隔基底段变薄约5mm,中段至心尖段增厚约15mm,左室后壁不厚,左室壁运动不协调,左室壁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普遍减低,尤以室间膈基底段明显。房室间隔延续完整。各瓣膜不厚,均关闭不拢。心包腔未见积液。多普勒:二尖瓣少量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微量返流。用Ti法估测肺动脉压43mmHg。LVEF27%。

影像学检查:肝:肝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管道结构显示清晰,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肝内外肝胆管未见明显扩张。CDFI:肝内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胆囊: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毛粗糙,其内探及多个强回声团堆积。范围约34×21mm,后方伴声影,重力移动阳性。脾:脾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实验室检查:总蛋白、白蛋白、钙、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尿酸、CYSC升高。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初步诊断

病症:1、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2、原发性高血压1级;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单腔)。

危险评估:该患者年龄适中,身体状况较好,LVEF明显低下,有心脏性猝死风险。

诊疗策略:入院后决定植入CRT-D(VivaXTCRT-D,Medtronic),右心室导线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左室导线植入侧静脉。

术前动态心电图: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研究证实年龄较轻植入者,选用使用寿命更长的CRT-D;应用AdaptivCRT反应率提高,临床获益高。患者为中年女性,对伤口美观度要求高,选择有生理性曲线VivaCRT-D,减少患者皮肤压力同时外观优美。

其他说明:于入院第8天行CRTD植入,术前影像如下: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第8天。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心房电极位置为右心耳;右室除颤电极放于右室心尖部;左室导线位置为侧静脉。

造影结果

导线电学参数:

制作囊袋、植入起搏器:囊袋部位:胸骨左侧2-4肋间;术者反馈:无不适症状。

诊断/识别/治疗参数:

手术小结: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前影像图

术后造影图

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管理:抗心衰改善心肌重塑等药物治疗。

术后程控:起搏参数正常,轻微左室膈肌刺激,通过调整起搏向量,降低输出增脉宽减少患者症状。

程控模式:DDDR。

PAV/SAV:/。

电池寿命:8.1年。

CRT疗法简介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师介绍

彭澍,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专致于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和起搏介入治疗。医院十佳医学工作者。获珠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多次获珠海市优秀论文奖。现任多个专业学术团体任职委员。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白癜风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ys/67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