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疾病而被定义为“罕见”,但罕见并不意味着他们被世界抛弃,罕见并不孤单,罕见即强大!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希望爱与支持,让每一个罕见生命都有独一无二的色彩。今年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就是“ShareYourColours”(“分享你的生命色彩”),让我们携手为罕见病群体的生命力量喝彩!
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
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罕见病,共有余种不同的罕见疾病,包括人们熟知的血友病、瓷娃娃、白化病、戈谢氏病、渐冻症等。其中72%的罕见病是遗传性的。
不幸的是,70%的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已经发病。其中约30%的罕见病儿童寿命不超过15岁。更让人揪心的是,罕见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诊断难、治疗难。只有约5%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孤儿药”),超60%的患者甚至于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当前,除了药物治疗,干细胞临床治疗、酶替代疗法和基因治疗是罕见病研究领域的新焦点,也给罕见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这些新疗法中有些已经开花结果,例如年美国批准了一款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二至三的罕见病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再如,在过去几年里,全球获批上市的一些干细胞疗法中,部分适应症就是某个罕见病。
干细胞治疗罕见病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在治疗罕见病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际上一些罕见病已经有相对应的干细胞治疗药物。
年,美国Osiris公司开发的人异基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产品prochymal获FDA批准上市,适应症之一就是克罗恩病,另一个适应症为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年这款干细胞疗法获加拿大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
年,FDA批准了美国Athersys公司的干细胞疗法MultiStem?上市,适应症为I型粘多糖贮积症。
我国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发布的《中国罕见病参考目录》中,粘多糖贮积症和克罗恩病被列入目录。
值得高兴的是,当前在研的一些干细胞疗法的适应症正往罕见病方向延伸。例如,年在日本上市的针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Temcell,今年正被拓展至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的治疗研究中,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也是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一种罕见病。
此外,针对渐冻症、帕金森等罕见病的干细胞疗法陆续进入临床试验后期,距离上市越来越近。
干细胞应用于多种罕见病治疗
在我国,干细胞也被应用到了多种罕见病的临床研究中,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年,正医院诊断为戈谢病。医生对露露的母亲说,戈谢病是一种非常罕见,而且难以治愈的代谢疾病,发病率极低,全国仅有两三百例。
戈谢病会因肝脾肿大导致腹痛难忍,除了终身靠注射昂贵的进口药维持生命外,只能通过配型,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万幸的是,露露在接受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转危为安。脐带血为露露点亮了生命的曙光。
除了戈谢病之外,干细胞对于自闭症等其它疾病也具有良好的疗效,为很多罕见病治疗打开“新的世界”。
展望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广泛应用至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治疗罕见病的研究案例也不再罕见,突破性成果不断带来新曙光,给治疗罕见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随着干细胞新药研发取得进展,罕见病的临床治疗有望迎来新的局面。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推荐
●世界首例!间充质干细胞助力活体肾移植成功
●行业前瞻
干细胞美容抗衰特性被看好再生医学技术大力进军护肤品!
●一分钟了解科学家眼中的干细胞:未来医学的发展之路
●活到岁不再是“天方夜谭”?干细胞技术将帮人类圆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