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预防 >> 张允岭痴呆乃ldquo形神俱病rd

张允岭痴呆乃ldquo形神俱病rd

 

据统计,全球约有万人患有痴呆,每年有近万新增病例,预计到年,痴呆总人数将达到1.52亿。我国痴呆症患者超过万人,其中有60%为阿尔茨海默症。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8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30%。中医古籍无“老年性痴呆”专论,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虚实两端。虚包括髓减脑消、或阳气不足;实包括痰蒙于窍、或瘀血阻滞,而导致神机失用。传统中医理论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在形神皆病方面已十分全面,其病机分析多建立在有形病理因素基础之上。

中医院

张允岭

01

“补先天固后天先后天同调”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痴呆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性痴呆已成为导致痴呆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涵盖了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到血管性痴呆的整个过程,已逐渐被认为是有血管因素参与的综合征,当前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治疗中发挥重大优势。

脾肾亏虚、痰瘀互阻为主要病机

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中医“呆病”范畴,表现为“呆、傻、愚、笨”,常见于老年患者。结合笔者从参与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到科技部的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以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脾肾亏虚,痰瘀互阻”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肾主骨生髓,主志;脾主运化气血,主思。脾肾亏虚,则人体补养乏源,脑髓失充,机窍失司,而脾失健运,肾气失司,水液代谢紊乱,气血运行失调,而致痰浊、瘀血内生,日久则凝为痰瘀,阻塞脑窍,神机失用,表现为呆而不灵。

分期辨证论治注重脾肾调护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存在平台期、波动期、下滑期,在不同时期都应注重脾肾调护,应始终重视先天与后天关系。平台期病情相对稳定,此时脾肾亏虚为主要矛盾,以补益脾肾为中心,先后天同调;波动期病情相对进展,此时痰瘀互结为主要矛盾,以活血化痰为主,兼顾脾肾固护;下滑期病情相对加重,此时肝肾亏虚与痰瘀互结同时为其主要矛盾,正虚邪实,治疗当以扶正祛邪。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尽可能延长平台期,抓住波动期,及时挽救下滑期。应根据各期侧重,健脾补肾,先后天同调,活血化瘀,其中补肾当健脾,健脾当补肾,以脾气运化之气血作为肾气来源之基础,以肾气温煦之动力作为脾气运转之根基,同时适时祛邪以活血化痰而不伤正,治疗当用益智仁、肉苁蓉、山萸肉、龟板等药调补肾气;炒白术、党参、陈皮等健运脾气;同时佐以石菖蒲、远志、黄连、竹茹、川芎等药以化痰开窍,清热活血。从而使肾充脾健,痰消瘀化,延缓病程进展,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医院

吴明华

02

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平肝潜阳祛风化痰活血化瘀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至卒中后痴呆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可造成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损伤,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精神不振、动作迟缓、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急性期有70%~78%的患者出现认知受损。其中,约10%为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认知受损更明显。因此早诊断、早干预尤为重要。

加强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筛查

除广泛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关于中风、痴呆、健忘的描述,以及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制定的中医痴呆临床疗效观察量表,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具体包括精神、语言、思维、记忆、动作、其他,共35分。症状轻组≤11分,11分<症状明显组≤22分,22分<症状重组≤35分。临床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中医症状评分轻组患者少有认知障碍,症状明显及症状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失,症状越重,认知障碍的程度越重。比较症状与MMSE、MoCA各项,发现出现精神(神疲、嗜卧懒动和神情淡漠)、语言(懒言少语、语速迟缓、言语不清)、思维(反应迟钝、计算差)、记忆症状损伤表现时,更可能有认知损失,而动作、其他症状损伤的轻重不影响认知功能。

MoCA、MMSE等量表结果易受年龄、教育程度、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精确性强,广泛性较差;而此中医量表除涉及记忆力、计算力、言语等方面,还包括动作、精神等表现,范围更加广泛,不受思维、肢体活动限制,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认知受损筛查有重要意义。

补益肝肾、活血化痰通络是根本治疗法

中医学无明确的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对应的病名,通常根据其记忆力下降、言语表达困难、理解力障碍、反应迟钝等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风”“善忘”“健忘”“痴呆”等疾病范畴,以肝肾亏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发为中风;肝火内扰,灼液成痰,痰郁化火,蒙敝清窍,神明失用;气血失调,瘀滞脑络,神明失养,发为痴呆。

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平肝潜阳,祛风化痰,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益智养神。笔者自拟通脑饮方,该方由涤痰汤、通窍活血汤、天麻钩藤饮及虫类药加减组方而成,痰瘀共治,标本兼顾,共奏补益肝肾,化痰通络,化瘀通窍之效,以复畅脑络,恢复神明。临床研究发现,通脑饮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且长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不仅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

医院

丁砚兵

03

中医药防治痴呆应重视早期筛查

全球每3s即诊断1例新发痴呆患者

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中医学认为痴呆的形成多由于年迈体虚、七情内伤、久病耗损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耗,脑髓失养,或气滞、血瘀、痰阻等多种原因致使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据流行病调查,仅年全球就有万例新发痴呆患者被诊断——每3s就有1例。中国65岁以上人群中,老年痴呆患者就有万。

痴呆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轻度主要影响近记忆力,但患者仍能独立生活;中度较严重的记忆障碍,影响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可伴有括约肌障碍;重度严重的智能损害,不能自理,完全依赖他人照顾,有明显的括约肌障碍。痴呆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目前的各种中西医治疗也仅能延缓病程进展。但血管性痴呆等发病较急,进展较快。血管性痴呆与导致中风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年龄等直接有关。痴呆重在预防。

政府层面要加强中青年人的预防教育、提高对老年人的痴呆早识别与早诊疗。建议老年人保持均衡饮食,可适量多食用补肾益精作用的食疗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等;保持积极社交、积极用脑或进行智能训练,或练习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逸恶劳等;每年进行1次痴呆和脑血管体检。社区可借助MMSE量表对老年人进行痴呆筛查,加强宣教和预防,以发行早期隐匿痴呆患者,早治疗。

正确认识早期诊疗

对轻、中度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应正确认识痴呆,早期诊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筛查脑血管狭窄情况,积极诊疗脑血管狭窄,防治脑中风;每年体检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脑血管狭窄情况,防治进展。对重度患者,应接受正规诊疗,同时家属要注意生活照顾,防止丢失,防止因大小便自遗及长期卧床引发褥疮、感染,防止自伤或伤他。再次提醒,当身边的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性格改变等现象时,不要以为是正常老态,应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治。

编辑:张玉辉

审核:蔡增蕊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ys/13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