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问答快速认识颈动脉狭窄
神经外科诊室进来一位中年男性。“医生,您好!我以前有高血压、糖尿病,但是头部没有什么不舒服,但近一个月来开始有些右眼看东西模糊不清,左边的手脚也出现麻木,没有力气。最近听别人说会不会是血管硬化之类的,所以在网上百度了下,挂号做了个头颈部的血管检查,结果报告说有颈动脉狭窄,咨询了我们当地的医生说需要做手术,所以我就到您这来了。”
Q1:“颈动脉狭窄是个什么病?”
A1:“颈动脉狭窄,常由于动脉硬化后导致血管壁上沉积大量的脂质斑块占据了血管腔,造成血管腔的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约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疾病引起。颈动脉狭窄就像是家里的水管上结的水垢,导致水管水流不畅。严重的狭窄甚至导致血流完全中断,形成颈动脉闭塞。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引起头部缺血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急性脑梗死。因此,如果发现颈动脉狭窄,需要及时就诊,积极进行干预。”
Q2:“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什么?危险因素有哪些?”
A2:“颈动脉狭窄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子、炎症、纤维性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迂曲、肿瘤及外伤等。其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栓子脱落。颈动脉狭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长、钙化、纤维化,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及炎症反应等均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代谢综合征等有关,因此将‘三高’、吸烟、代谢综合征视为危险因素。”
Q3:颈动脉狭窄可能引起哪些症状?
A3:“按症状有无及严重程度分为:
(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很多颈动脉狭窄患者并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格检查发现颈部血管杂音、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或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
(2)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的发生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起脑组织低灌注而导致的局部神经功能一过性缺失,包括一过性单眼黑蒙,单侧肢体的麻木乏力、感觉障碍、失语或语言含糊不清,视野缺损等。TIA发作症状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完全恢复,超过24小时即考虑为卒中。②缺血性脑卒中:卒中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常见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一侧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③非特异性脑部及眼部缺血症状:头晕、头痛、耳鸣、眩晕、视物模糊、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偏盲等”
Q4:颈动脉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
A4:“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检查两大类。
第一类是无创检查,主要有颈动脉超声,颈动脉CTA,颈动脉MRA及高分辨MRI。颈动脉超声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检测等特点,能实时检测血流速度和方向,了解斑块的性质,但依据操作者经验可能出现差异,而且难以判断颈动脉狭窄部位的高低。颈动脉CTA对检查较快,对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93%,可以判断颈动脉狭窄部位的相对位置。颈动脉MRA及高分辨MRI对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9%,对中度狭窄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90%。可了解斑块内的溃疡、钙化、出血、血栓等,也可以判断颈动脉狭窄部位的相对位置,并且无辐射,但检查较费时。
第二类是有创检查,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是有创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不仅可以全面了解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还可以排除其他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评估颅内血管代偿情况、颈动脉狭窄部位的高低,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尤其是3D-DSA可提供更精确的判断。”
Q5:颈动脉狭窄程度怎么区分?
A5:颈动脉狭窄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ASCET法):狭窄程度(%)=(1-最狭窄处内径/狭窄远端正常颈内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分四级:①50%为轻度狭窄;②50%-69%为中度狭窄;③70%-99%为重度狭窄;④99%-%为极重度狭窄或闭塞。
Q6: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
A6:主要治疗方式有:
(1)内科治疗: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③降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
(2)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英文名称叫carotidendarterectomy,简称CEA。需要从颈部手术,分离颈总、颈内、颈外动脉,依次阻断甲状腺上动脉,颈外、颈总、颈内动脉,然后切开血管壁,分离取出粥样斑块,冲洗管腔后缝合血管壁,再开放血管,缝合切口。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有症状患者,CEA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因此,CEA逐渐成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3)介入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英文名carotidangioplastystenting,简称CAS,通过股动脉穿刺,通过导管和导丝,将保护装置透过导管送至颈部动脉,通过球囊将已呈现硬化、狭窄的颈动脉部位撑开,再置放支架。
以下有一些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资料可以让你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有更直观的印象。
a.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后和手术前影像学对比
b.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前后影像学对比
Q7: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或支架手术后会复发吗?
A7:颈动脉狭窄手术后是有可能复发的或者再次狭窄。在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在术后应该积极控制。如果颈动脉狭窄通过手术治疗后,后期没有足够重视、充分调理,那么以后颈动脉斑块可能再次形成或继续进展,很大的概率都可能会复发或再次狭窄。因为手术只能解决局部的血管狭窄,其他部位也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狭窄。所以对于颈动脉狭窄来说讲,首先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三高”危险因素;其次术后要做好“二级预防”,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再者,定期复查,如果发现发现复发或对侧颈动脉狭窄,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Q8:颈动脉狭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A8:如果您已经查出颈动脉斑块或狭窄,应尽快明确斑块性质,影像学评估狭窄程度,积极控制高危因素,通过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出现脑卒中的风险。包括:(1)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作息规律;(2)控制高危因素,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3)避免情绪紧张和剧烈运动,避免颈部按摩等,防止斑块脱落;(4)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此外,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建议半年一次,如果复查提示斑块变大或不稳定斑块,应高度重视,尽早手术干预。
Q9:医生您根据我这种情况分析,怎么治疗好呢?
A9:根据您的情况,有单眼黑蒙和肢体麻木乏力等TIA症状,CTA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约90%),建议先行MRA及DSA检查进一步确诊及术前评估。完善心肺功能等评估,然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治疗。
好的,谢谢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