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治疗 >> 六味地黄丸,钱乙先生对孩子们的爱

六味地黄丸,钱乙先生对孩子们的爱

 

↑点击上方“田原对话原创国医”免费订阅

小二导读Abstract

最初,想和大家分享这篇对话,是因为很多朋友,在后台发来“六味地黄丸”几个字。小二想,这种不约而同的默契,难道是因为进入年春天,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已经敏感的察觉到自然界“运气”的变化,感受到“风火”所带来的燥气了?

后来在校对的过程中,读着读着,突然觉得,六味地黄丸,也许有比“滋阴降火”,更为深邃的内涵,它是宋代儿科大家钱乙先生,对世间的孩子们,最深沉的爱……

今天和大家重温田原老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导师史欣德教授的对话——

六味地黄丸,钱乙先生对孩子们的爱

采访人

田原受访人

史欣德

田原:六味地黄丸,在地黄类的中成药中,非常有代表性。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六味地黄丸,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史欣德:拿腰酸来举例,现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感觉腰酸的人太多了。腰酸,也是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好多人一出现腰酸,马上想,“我肾虚了”,就要吃六味地黄丸。

“腰酸”,不是一种病,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很多因素都能够导致腰酸,比如着凉、扭到或者盆腔问题等等,不能说腰酸就等于肾虚。

那么什么情况下的腰酸,适合吃六味地黄丸?

通常我要先问这样的问题:你的腰酸,是越睡越酸,还是走久、站久了越酸?这就完全不一样。有的人爬半天山,或者走了两个小时,或者站了一个多小时,就不行了,腰受不了;有的人是反过来的,越躺越酸,起来活动一下就好了。

两者一比较,前者就适合用六味地黄丸,后者就不适合。

田原:六味地黄丸,最初被“开发”出来,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

史欣德:您这个问题非常好。(笑)这个方子,今天是中老年人最耳熟能详的一个中成药,很多年轻男性,也都知道有这个药。但在很久以前,它其实出自一位儿科医家之手,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儿科大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

田原:这是一本小朋友们的“养生书”。(笑)

史欣德:钱乙这个医生,超级了不起!虽然这本书收录的方子很少,但是在临床上非常好用。六味地黄丸呢,其实是从“金匮肾气丸”演化而来,它原名叫“肾气丸”,是一个温阳的方子,因为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才有了这个名称。但是今天,《金匮要略》里面出来的“肾气丸”,叫“桂附地黄丸”,其他的“金匮肾气丸”,反而就不是原方了。

六味地黄丸呢,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减掉了两味药,就是附子和肉桂,这两味温药一拿掉,整个方子的属性就发生了变化,从偏温的性质,转变为偏寒的性质。

“六味”地黄丸嘛,哪六味呢?主要成分就是熟地,加上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和泽泻,号称“三补三泻”。

田原:这段历史很有意义,在古代医家的眼中,孩子的生命特性,和大人是不同的。我采访中医儿科大家刘弼臣教授,他说小孩子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阳气蒸蒸日上,所以养孩子,既不能冻着,也不能太热,更不能喂得太饱。

史欣德:古人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非常有道理,因为小孩儿的阳气,是走上升路线的,不能轻易用大量的温药,所以钱乙在给小孩儿治病时候,就把温药拿掉了。

田原:他已经是小太阳了,再“温阳”,或者喂他吃大量、高营养的食物,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史欣德:是的。所以在宋代,用六味地黄丸解决小孩的什么问题呢?“囟门不合”和小儿五迟证等。五迟,就是“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小孩儿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肾虚髓弱,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辨证。

钱乙治病,不辨六经,而是辨脏腑,辨心、肝、脾、肺、肾;每一个脏腑都有虚实的区别,比如一个热,有实热也有虚热,所以肺、脾、心、肝,都有实、虚,所以每一个脏腑,既有治疗实证的方子,也有治疗虚证的方子。唯独肾脏,钱乙认为它没有实,只有虚,六味地黄丸,就是补肾脏的亏虚。

要看这个小朋友,是不是先天肝肾不足?就看他眼球中间的黑睛,就是黑眼球。如果黑睛很大,说明这个小孩的肝肾,先天能量是很足的,因为黑睛是肝所主,黑睛中间的瞳仁,是归到肾,这是中医五轮学说的道理。

我们观察身边的小朋友,黑眼球又大又亮的,看上去精气神就很足,性格也偏于外向活泼。

六味地黄丸,在钱乙的经验中,治很多跟眼睛有关的证,原文讲,医治“目无精光”,就是说,眼睛里的神不足。

田原:也就是说,一个小孩儿,眼睛没有神采,不机灵,首先考虑先天肝肾不足?

史欣德:对,而且这样的孩子,黑眼球偏小。小孩出生以后,如果黑睛(黑眼球)特别小,上下左右都能看到白睛(白眼球),说明这个小孩是天生的“肾怯”,这种孩子,更要注意补先天、补肝肾。

田原:这样的孩子您在临床上看得多吗?

史欣德:比较多,为什么?现在女同志生孩子,普遍比较晚,孩子出现问题的也就多起来了。而且现在小孩子高度近视的多不多?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的人多不多?很多的。

田原:父母这一代先天能量不足,又不注意保养,或者后天损耗太多,又在一个偏高的年龄选择怀孕,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调养过程,会直接影响后代的生命品质。

史欣德:是这样。而且肝肾阴虚的孩子,不只在临床上能看到,走在路上,也总能看见把一只眼睛蒙起来的小孩子。为什么呢?先天弱视,需要矫正,所以蒙住好的那只眼睛,锻炼视力不好的眼睛。

田原:“先天弱视”,一定都是先天因素吗?

史欣德:这个问题存在争议,普遍的看法是,发病原因不清楚的弱视,统称为先天弱视。但是排除其他情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先天的肝肾不足,直接反应到孩子的眼神。先天弱视的孩子,现在非常普遍。

田原:眼神里藏的“神”,耐人寻味。我们每个人,都能观察到其他生命,有没有充足的“神”,就是看他呈现出的光华。比如一个人,有晶亮的眼神、光泽的皮肤、匀称的体态;对一株小草来说,有亭亭玉立的“身姿”,和叶片饱满的光泽……他的神一定很好,如果一个生命失去了光华,黯淡了,是因为神不足了。

先天肝肾能量不够的孩子,除了眼神少光华,还会有什么表现?

史欣德:我在临床中,还观察到一些很普遍的现象。

首先大便特别干,吃了很多药,都不灵。

第二个好动,总是很烦燥的样子,因为阴不足的孩子,阳就会偏旺,火相对大一点,所以神就不安。

第三个,睡觉的时候,睡下去半个小时,就满头大汗。

然后第四个就是尿频,一会就要尿尿。

这些都是小孩先天肝肾不足的表现。

还有的孩子,晚上睡着睡着,自己就坐起来了;更厉害的,下床走一圈儿回来接着睡。

田原:梦游……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先天的“神”不足,表现出的“失神”、“走神”吗?

史欣德:通俗些讲,这是先天神经发育不良的一个表现。当然,这些都是我临床观察到的现象,有些是书本里没有记载的。

那么给一些这样的孩子用了六味地黄丸之后,很多家长会告诉我,小孩半夜不“游”了。

先天弱视的孩子,我也做过观察比较,比如说同样正在做视力矫正的两组弱视孩子,一组吃六味地黄丸,另外一组不吃;一段时间后,两组的恢复情况,就出现了差别,吃六味地黄丸的这组孩子,视力恢复要快得多。

田原:您对六味地黄丸的理解和应用,有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人的“神”足不足,首先眼睛会给我们答案,但是“六味地黄丸”,在您的临床经验中,能够改变眼“神”,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史欣德:六味地黄丸,确实是很奇妙的一个古方,所以能够传承一千多年,而且现在仍然被很多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dzz/13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