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医院 >> 学生圈儿秋冬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圈儿秋冬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www.shcymc.com/2020/hongguanjingji_1110/24771.html

  深秋季节,气温下降,各种疾病,病毒都蓄势待发,等待人们松懈的时候卷土重来。同学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身体,平时多穿衣服,多喝热水,防止疾病,健康生活。

一、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居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好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4.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5.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二、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腹泻、呕吐,严重的会引起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要吃生冷和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可适当进食蒜、醋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经常锻炼身体,保持饮食均衡,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感染肠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三、心脑血管疾病

  天气寒冷可引起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血液黏滞度增高,因而心脏负荷加大,容易引起增加脑血管病发作的机会。

预防:

1.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老年人,应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2.要坚持用药,遵医嘱服用的降压、降糖、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常规用药都要按时服用,以免突发意外。

3.了解自己的血压、脉搏等生命数据,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比如说胸闷、胸痛、黑蒙等症状,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4.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及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忌烟酒,多吃一些绿色、黄色果蔬,增加血管韧性和弹性,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5.要控制情绪防过度疲劳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血管病,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6.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耐寒能力,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

四、冻伤

  严寒的冬季容易发生冻伤,尤其是手部与面部更易“中招”。冻伤后,轻则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重则受冻部位长期疼痛、过敏,甚至伤及骨头。

1.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2.每天搓手、耳朵等局部皮肤数次,每次数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为止,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3.注意局部保暖,户外活动尽量穿戴保暖的鞋袜和手套。

4.增加温性食物的摄入,如羊肉、牛肉、鸡肉、辣椒、川椒、生姜、大蒜等,可以帮助御寒保暖,增强耐寒力。

5.有过冻伤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提早服用一些能改善远端末梢循环的药物,如维生素E等。

END

策划

易班工作站技术开发部

图文编辑

马文彬

责任编辑

汤可望

图文审核

杜松涛程祖霞高明宇王超沈汪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zz/12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