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护理 >> 新冠肺炎为何愈后又复阳

新冠肺炎为何愈后又复阳

 

-新冠肺炎为何愈后又复阳?

丹子

最近网络里不断爆料出各地都有相当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大约在7-15天病毒复检时发现核酸阳性而呈复阳之势。关于这一问题我在这次疫情爆发之初就有过预知(后文有聊天记录截图可以印证之)。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又复阳了呢?下面给大家先重温一下我早年诊治的一个湿温性伤寒病三年未愈的案例,也许能从中受到启迪,并再重温一下湿邪致病的特点,大家便会明白为什么这次武汉疫情中新冠病毒感染型肺炎患者会有部分患者治愈后又复阳的原因了!病案如下:

湿温伤寒病验案一则

丹子(严勋乐)

李某,男,43岁,甘肃兰州人,祖籍河南淅川县,年3月某日求诊。

年春节期间,李某回老家探亲时,因其患发湿温性伤寒病3年多到处求治不效,被其亲戚引荐求诊于我。诉其三年多来跑遍了兰州、北京、医院看诊过无数名医专家,却怎么诊治也不见效。刻下:诉其每至夜半胸腹、头颈部、肩背部会汗出如雨,伴见午后发热,头重如裹,昏沉不清,浑身沉重乏力,如绳捆绑之状,腰腿酸重抬举困难,走路需人搀扶,呕恶纳差,舌红苔厚腻而黄,脉濡细而数。

诊断:湿温伤寒病(中医病名)。

治疗:

1、针刺疗法:取穴百会合谷(双)太溪(双)曲池(双)足三里(双)内关(双)阴陵泉(双)毫针刺用平补平泄手法,留针半小时,间歇运针三次。再取双手劳宫、双脚心涌泉穴,刺入后稍运针,5分钟取针。

2、推拿疗法:选取坐位,施以“严氏坐位胸腰椎端提旋转复位”和“颈椎转转复位法”,再配以理筋推拿点穴通经导引术,重点在其背脊捏脊九遍,以调和阴阳气机,舒畅筋脉骨络,疏通经络气血。

3、中药疗法:杏仁15.薏米30.白蔻仁(后入)10.厚朴12.滑石20.制半夏15.白通草9.竹叶6.青蒿9.金银花15.连翘12.草果仁6.柴胡12.槟榔6.黄芩9.2剂,水煎服。上药加适量水煎煮,沸水后煮8分钟把白蔻仁兑入再煎3-5分钟即可。每剂药煎煮三遍,分三次服尽,第二、三遍时只需沸水后煎煮5-8分钟即可。嘱其每隔2个小时要服药汁一次,晚12点前把两剂药汤喝完。

次日李某穿着单衣来诊,已是喜笑颜开,诉其当晚没再夜半出汗,当天下午也没再发热恶寒,浑身轻松舒畅,头脑清醒,知五谷香。胃口大开,求再诊以固其效。再依前法调治一次,处方六剂回家煎服。自此获愈,再未复发!

年5月1日整理于淅川伏牛颐园斋

注:该案例李某反复发热病了三年多,身体反复发热,午后热重,西医也没查出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当然我也无法按照西医的诊断标准给其下个诊断,只能根据中医的诊断学给出一个病名,也许有人会说不太符合,这个无关紧要,治好病症才是真的!

话说年冬至年春,在中国武汉爆发的一场遍及五大洲多达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超强传染性的瘟疫大流行,除有其复杂的多重因素混杂其中外,也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该年的气象反常不无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武汉的地理位置,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之处,交通四通八达,陆路水路航空无不通往各地,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下广州、北上京城,距离均在公里左右。其次,再看武汉所在地的气象特点,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东经°19",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无霜期约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武汉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这说明武汉是一个常年相对湿润温暖的内陆临江城市。而相较于平常年份,武汉地域年的冬季气候不很冷反偏温,而且阴雨连绵近乎两个月之久,是一个反常的湿寒挟温气象,从而导致了一场由大面积流感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瘟疫爆发开来,传染到全国各地;而在南方的近海城市广州地域年的冬季则是另一番气象,连续几个月都没怎么下过雨,成了一个反常的温燥挟湿暖冬气象,进而爆发了一场以燥邪伤阴为主导病理的流感持续至今且还在继续蔓延。还有当今物流运输业的发达和各种反季节的蔬菜食谱及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猎捕乱象售卖充斥各地,都给现代人的过度贪欲饱腹创造了便利条件,以至于多数人都是湿性偏胖体质,也是本次疫情得以爆发并大面积蔓延开来的促成因素之一。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非其时而有其气,非其地而有其物,必发戾气惑伤人也!”

根据以上地域及其气象特点,在这次武汉疫情爆发之初,我就预知其可能会是一场以湿邪为致病特征的类似流感的瘟疫为特性的流行性传染病。因为缺乏一线临床资料,不能妄下评论,所以一直没怎么发声。但随着疫情的逐渐蔓延传播开来,信息的越来越公开度,已基本清楚了本次疫情的发病特点和传播演变规律。这与我一开始就主张的防治法则及处方思路基本相吻合——即以中药祛湿解毒芳香化浊宣肺理脾疏肝为主导方向,且当贯彻始终,以针灸刺激经络俞穴配合手法循筋推拿点穴通经导引脏腑气机为调理手段,目的在于醒脾开胃运转气机的升降开合,引导中土脾胃的升清降浊之能,如此中轴一转,则肝随脾升,肺(胆)随胃降的脏腑气机得以化转开来,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血得以流通,百病即可不生亦或无踪也!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其一理也!更有从全国各地派去武汉控制疫情的多位中医专家们通过亲临一线察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也进一步佐证了我的诊治防治思路是正确的,如仝小林、张伯礼等大师级中医专家院士们也都谈到了这次疫情的发病特点,将其定性为寒湿温疫,符合中医温病学里的湿温挟寒证,后续国家卫建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也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疫病范畴,指出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但以感受“湿毒瘟疫”之邪而发病为其主要病理机制,治疗应该以化湿为主,主张化湿解毒治疗要贯彻始终。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湿邪为病,因其起病迟缓,潜伏时间较长,症状不明显,常不易发作或被发现,故其隐蔽性和传染性播散性之强烈会远超年的非典疫情;又因其湿性黏滞,重浊趋下,是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且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愈后极易反复为其病变特点,因此本次疫情如若整体调控不力,发病后再若失治误治或治不得法或治不及时,都将会演变为一场变异多端且难以调控的漫长周期性的慢性流感型瘟疫病势!

湿邪致病,它除了要具备有以上几大特点之外,其感人后往往会使人酸困沉重乏力或肌肉困痛,渐至发热(也可不热),早期往往其热不扬(低热为主),以早轻晚重,午后潮热或午后加重为其发热特点,或可伴见恶寒或不恶寒,出汗或不出汗,头痛或头不痛,或有头重昏蒙如裹物等症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之不同,亦会出现咽干喉痒,喷嚏流涕,干咳或微咳,胸闷或胸痛,严重时邪毒闭肺会出现喘促不足以息,呼吸窘迫等呼吸道症状;又因其湿性趋下,困犯脾胃时可直中中焦脾土,或可伴见腹满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后期邪毒循经下传至肾或毒陷心肝时,又可伴发尿频尿少,淋漓涩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或饮之不下,食入即吐,排尿困难或尿不出,热结旁流之拉水等症之肾衰竭危候,甚或出现畏寒怕冷,寒彻骨髓,寒颤高热,神昏惊厥等躯体神经系统之凶候。舌象应以薄腻苔厚腻苔为多见,或兼白兼黄兼黑则根据其病理转变及恶化程度而呈现,脉象应多见濡细脉或滑实脉,或伴见迟缓或数疾则亦根据其个体差异及病理转变程度而定。总之其发病的早晚快慢轻重程度及其预后转归良好与否则取决于患体的自体免疫力和自我修复力或叫自愈力的强弱!

以上是对湿邪致病的特点及其所伴随的临床见证和预后转归所作的简单描述。相对于湿邪致病而言,在中医学里根据其发病特点及其有无传染性又可细分为湿邪和湿毒之不同,而湿毒致病如若染病后出现传染散播超强又有高致死率者则又被称之谓湿毒瘟疫,然根据其所夹杂邪气及个体体质之不同又可分别演化为湿瘟挟寒、湿瘟挟热、湿瘟挟燥、湿瘟挟风等不同病候,而在古人则多将其统称为瘟疫或疫戾之气。

湿毒致病除了具备有上述特点或伴随的临床见证外,还必具一定的传染性,不管是湿邪致病还是湿毒致病,若与风寒暑热燥火(热)任一邪毒结合侵袭人体,都可导致其发病机理及其病理演变呈现出复杂多端化,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麻烦和考验。仅就本次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病季节及其众多感染者的普遍临床症状体征表现而言,当属湿毒夹挟其它六淫邪毒染人,形成湿寒挟温瘟疫。然则外感之邪,受本难知,发则可辨!是故临症时一定要结合地域季节气象之不同及个体差异来辩证施法论治之,万不可一以概之。

以上是在2月5日与一网友聊天中预知到的聊天截图

由于这次的新冠肺炎所引发的咳嗽发烧或纳差呕恶腹泻等症,根据湿毒邪气最喜困滞膜之原这一特性,且很难快速祛除之,可以断其会给临床诊治及预后转归带来极大困惑和考验。是以,我们临床医者在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一定要将国家卫建委颁布的诊疗方案中提倡的“化湿解毒”法贯彻始终,万万不可轻视之。同时我还想提示所有医者,在对其诊疗用药过程中还要做到如下三忌:一忌大发汗药(易伤阳气),二忌导泻药(引邪入内),三忌补腻药(阻遏气机),同时在饮食上亦要做到忌口,以清淡饮食为宜,忌食肥甘腥荤油腻厚味及一切生冷瓜果和饮料之品,切记切记!以上犯之则多预后不良,且愈后容易反复!除了这三个用药禁忌,还要做到在没彻底愈病前尽量少或不洗澡洗头,严禁吹风,根据同气相求之原理,洗澡洗头或被风吹,易致湿邪再次乘虚侵入人体肌肤导致旧病复发或反复加重!尤其是一些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愈后康复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即便治愈,病毒核酸检测呈现阴性,临床症状也只是暂时消失,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其毒虽退,但其余邪未必尽祛,有可能存在“毒去邪犹在”的死灰复燃现象,故必须做到在坚持服食中药以巩固疗效的同时,忌口也是必须首先要注意的。如用三仁汤加味以善其后,最少不得低于3-6付的后续用药。所以,患者注意饮食忌口及生活起居习惯在后期的康复愈病过程中对防止病情复发或叫复阳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症得之,其首先表现的是类似感冒喷嚏,头重昏蒙,浑身疲乏无力或肌肉酸痛,伴见咽喉干痒,干咳胸闷或见胸痛等症,其热不扬,多早轻晚重,且反复难愈,医者多不识此,以普通外感伤寒论治,施以发汗药治之,大发汗后,患者多会损伤阳气,最易再受风寒湿邪,困滞筋脉,若再吃食寒凉水果或腥荤油腻之物,多会壅滞脾胃,继而出现脘腹撑胀,纳差呕恶,或见腹痛腹泻之症,医者见之,又多以食积胃肠来论治,而用消导泻药下之,最后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气短乏力加重等一派虚弱假像,医者见之,多以虚证或脾肾肾虚损症候论治,施以补腻药治之,此时已然引邪入内,湿阻中焦也已形成,再若施以补腻之药则会越补越重,中焦瘀堵越发厉害,病症越发反复难愈!这是医者对治该类病症时最易犯的三步误诊误治之曲,定当戒之慎之!

邪气与病毒的区别

像这次的武汉新冠肺炎之所以称其为湿毒瘟疫,就是要与普通的湿邪致病有所区分。譬如,在疮疡科中,痈疖脓疮属于病邪之气凝聚而成,脓出则可自愈;癌疽疔疮则属于病毒邪气结聚而成,多不化脓,治不及时或失治误治多可呈恶化之势且很难自愈。痈疽疮疖在中医上又有阴性和阳性之分,阴性疮疡多漫肿无头,不青不红的,或者呈青白色或暗青色,初期以硬痛为主见症状,溃烂后多以菜花状(冠状纤维增生样)白肉胎膜伴清稀状渗出液为主见症状,亦有以青黑色肉胎膜为病变组织,且难以愈合,预后多不良;阳性疮疡则多红肿高大,甚或发热发烫伴刺痒疼痛为主见症状,溃烂后则多以以红白相间或红黄相间的稠脓状渗出物为主见症状,其脓液色泽多渗出物创口消炎及时愈合较快,且预后多良。任何一个脏腑一旦为邪毒郁闭或受其感染最终所演变而成的病理改变亦无不如此,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观测得到而已,像SARS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其肺部最后都是被这种白肉胎膜样的硬胶状的纤维组织增生及其所化生出来的炎症渗出物所填塞其中,瘀堵阻遏肺泡的气机交换,并压迫肺泡的收缩扩张,使其无法呼吸而出现喘促不足以息的呼吸窘迫症状。

而在武汉,染病的新冠状肺炎患者进展至严重时其肺部会凝结成白胶状纤维化硬脓胎样病变组织,同时渗出物毒水增多,阻遏气机运行,其渗出物毒水增多是形成白胶状脓痰的病理机制,加上其病理特性为湿毒致病,留滞体内很难祛除,再若失治误治用药不当时,根据中医热病六经传变之规律其湿毒会浸染多个脏器合并发病而出现多脏器衰竭之危候,也是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别于非典型肺炎(发病急主侵肺系,逆传心包)及其它型肺炎不同之处。

现在新冠肺炎已经传遍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已在韩国伊朗意大利日本等几个国家呈集中爆发之势,引发多国恐慌,但能及时做到有效防控,措施得当,还是可防可控的。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强制隔离,戴口罩,勤洗手,不集会,不聚餐,我们国家做到了,且举国上下停工停课停产,才换得今日之中国疫情蔓延之势得以暂时被截断,然外来输入型病例又开始进来了,所以防患意识还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待到四月底五月初疫情防控警戒宣布解除时,才能稍稍轻松一下啦!

以下是摘自网上有关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复阳的相关论述资料:

跟SARS相比,新冠肺炎的治疗难度在哪里?

张伯礼:跟SARS相比,新冠病毒更“狡猾”、更“多变”、也更让人“猜不透”。其发病初期,病情看上去并不是很重,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急转直下。新冠病毒传播性比SARS更强,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也比SARS多得多。而且,患者治愈后会出现“反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院以后又“复阳”了。重症患者康复问题也较SARS复杂。但我们还是要有信心,毕竟出院后“复阳”的患者是少数。而且,“复阳”患者的治疗也相对容易,基本治疗几天后就会“转阴”。康复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丹子注:复阳的患者尽管是少数,但说明其还是存在的!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看到的少数复阳患者,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复阳患者出现,必须要引起所有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zlyy/111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