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一概述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二病因
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化学毒物、药物、酒精中毒,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庚肝几种分型,我们常见的是甲乙丙肝。
甲型肝炎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仅少数散发病例。农村高于城市,秋季发病率较高,年龄愈小隐性感染比例愈高,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多由于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分布于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性,无明显季节性,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和青少年高于成年人,其流行因素除血源性传播外,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也是重要因素。HBV重叠感染HDV或HCV时临床症状加重。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分布,除输血输血浆可造成丙型肝炎传播外,静脉药瘾及性珍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
三分类
1.根据病因
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如阿米巴)药物性、酒精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非酒精性脂肪性等。
2.根据病程长短
可以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
3.根据有无出现黄疸
急性肝炎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4.根据病情轻重程度
慢性肝炎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不同病因的肝炎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易疲倦。
2.体征
部分患者巩膜或皮肤黄染,发热,肝区隐痛、肝大、触痛,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重型肝炎可见腹水、少尿、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昏迷等。
五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血清学检查(检测病毒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病毒性肝炎分型)。
(3)其他相关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蛋白、脂肪及糖代谢、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
3.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HAI计分系统观察,对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可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七治疗
根据病因、病程以及肝炎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引言
三氧治疗已有半个世纪,近十余年来医用三氧作为适宜性医疗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在机制研究方面,已知三氧能诱导激活组织细胞内抗氧化酶、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改善红细胞代谢外,仍然有许多三氧临床治疗现象未明机制,例如止痛、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等作用。临床研究方面,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了三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等神经根疼痛疾病、皮肤溃疡愈合的疗效极佳;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轻中度肝炎到肝硬化,国内医师进行了较广泛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了三氧自血疗法治疗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抗炎、抗自由基和抗病毒的疗效特点,尤其在预防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值得重视。三氧在其他内科疾病例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痛风、风湿性疾病、肿瘤辅助治疗等领域也有些临床实践或临床应用,并且取得很好效果
国内发展史
三氧(ozone,O3)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具强氧化性的气体,故又称为三氧或超氧,其杀菌、消毒、除三等作用在工业、公共卫生、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用于临床治疗的三氧称为医用三氧或三氧治疗(ozonetherapy)。医用三氧与生活用三氧的主要区别在于,医用三氧是由医用纯氧制备的能精确调控的低浓度三氧10~60μg/ml)。年首台浓度剂量可调控的三氧发生器诞生,才正式开始了医用三氧临床推广应用;年HansWolff应用三氧自血疗法(majorautohemotherapy,MAH),并与JoachimHansler于年成立了首个医用三氧学会。中国大陆自年开始引入医用三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年开始三氧治疗肝炎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年自发成立中国三氧治疗医师协会组织——中国三氧治疗联合会(CFOT),挂靠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分会,每年举行三氧治疗学术、技术交流和规范化治疗培训。以下就医用三氧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及现状以及在肝病防治的研究作一回顾。
(一)医用三氧治疗应用方法
医用三氧临床应用方法包括全身应用方法与局部应用方法:
1.三氧自血疗法:是主要的全身治疗方法。取患者外周静脉抗凝全血ml,与等体积一定浓度医用三氧气体在血袋(瓶)中充分混合后再自血静脉回输。
2.三氧直肠灌注法(rectalinsulation):细导气管经肛门插入患者直肠(约5cm)内,缓慢灌注入ml低浓度医用三氧气体。该途径既可全身治疗,也可局部用于溃疡性结肠(直肠)炎治疗。
3.三氧局部注射:少量医用三氧气体局部注射于关节间隙等患处,主要用于关节疾病、椎间盘突出和疼痛治疗。
4.三氧气浴(ozonebath):局部皮创(溃疡或创伤)处用三氧袋密封,通入医用三氧气体进行三氧气浴。具有杀菌消毒(高浓度三氧)和促进创口愈合(低浓度三氧)作用。
5.三氧水与三氧油:三氧易于溶于水,饱和状态可达20μg/ml,在常温下半衰期10h,在4℃可保存5d。三氧水用于伤口或窦道清洗、口腔溃疡治疗、口腔消毒和除口三、创面湿敷、湿疹三氧水浴等。三氧与橄榄油混合可保存更长时期,方便携带使用。三氧橄榄油涂搽于皮肤外伤(擦伤、烧伤)或黏膜溃疡处,起到消毒、促进愈合作用。
6.其他:体外循环血三氧化(extracorporealbloodoxygenationandozonation,EBOO),在体外循环血中不断加入低浓度医用三氧。主要用于治疗动脉阻塞等疾病,属于三氧自血疗法的一种。
医用三氧不良反应、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严禁三氧气体血管内注射,因有气体栓塞危险。
(2)严禁呼吸道吸入三氧。三氧呼吸道吸入对支气管和肺泡有毒性作用。三氧治疗室必须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大量三氧逸入室内空气中。
(3)对抗凝剂(枸橼酸钠、肝素等)过敏者禁用三氧自血疗法。
(4)G-6-PD缺陷、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出血性疾病是三氧自血疗法的相对禁忌证。大剂量高浓度三氧溶入血液中对G-6-PD缺陷者有可能增加溶血;对症状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三氧自血疗法可能会加重症状;三氧自血疗法外周静脉穿刺及外周血抗凝处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5)高浓度三氧局部注射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6)三氧自血疗法部分患者出现疲乏、皮疹、睡眠减少。
(7)三氧直肠灌注高浓度或快速注入三氧会出现腹痛不适。医用三氧相关疗法总体来说操作简便安全,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其不良反应较少。
(二)医用三氧药效学
医用三氧的药效学研究有逾40年历史,已明确其部分作用机制:
(1)激活红细胞代谢,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
(2)激活组织细胞抗氧化酶,反复低浓度三氧刺激可增强机体抗自由基抗氧化活性。可应用于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中间代谢产物产生的药物性肝炎以及与抗氧化抗自由基相关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3)免疫调节作用,三氧体外刺激淋巴细胞,能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分泌;是三氧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基础。
(4)三氧强氧化活性,用于感染创口消毒。
(5)疼痛治疗作用、促伤口愈合等作用机制不明。
(三)医用三氧临床应用现状
三氧临床应用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统应用于局部创伤、消毒、皮肤溃疡愈合等治疗,近二十年来推广迅速,已在十余个传统医学专业学科应用,包括疼痛科、介入科、骨科、肝脏病学科、内分泌学、神经内(外)科、风湿病学、普通外科、烧伤科、妇科、口腔科、肿瘤学、护理学等。医用三氧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并向三氧治疗学这一新型学科方向发展。当前仅是个雏形,需要按传统医学标准,对三氧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广泛深入地临床研究,同时在基础研究领域提供更充分的机制研究。按照此标准,目前三氧治疗已在疼痛、椎间盘突出症、皮肤黏膜溃疡等疾病治疗方面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传统医学接受;病毒性肝炎、糖尿病足等已进行了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基本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他疾病例如脑梗死、痛风、肿瘤三氧辅助治疗、皮肤病等有些临床研究报道,但尚缺乏规范的临床研究。总体而言,传统医学仍不熟悉或不完全接受三氧治疗,有如下原因:
(1)三氧治疗仍有神秘感,其疗效机制仍有许多不甚了解,待深入研究。例如三氧明确的疼痛治疗作用,已获得较广泛应用,但其疗效机制迄今并不明确;
(2)许多三氧治疗领域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其疗效未得到普遍认可;
(3)三氧本身具有细胞毒性和治疗作用双重性,但其毒性作用往往易被夸大,精确剂量调控是关键,低剂量三氧浓度能避免其毒性作用;
(4)传统医学对三氧医学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