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预防 >> 远佳一号改良型8424栽培技术

远佳一号改良型8424栽培技术

 

远佳一号栽培技术

远佳一号系远农生态年主推的保护地西瓜栽培品种,品种来源于改良型的品种,也就是现在市场深受欢迎的西瓜。为了更好的指导生产,现参考品种的栽培规范,编写以下远佳一号栽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事宜需咨询远农生态农技人员

-

栽培技术

播种期确定

西瓜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

培育壮苗

播种前准备

营养土配制

常见的营养土配方有二,一是腐熟的猪榭8%~10%、10个㎡的苗床田加1kg三元复合肥、床土90%;二是腐熟饼肥5%、床土95%。床土宜选择肥沃、疏松、4年~5年来未种过葫芦科和茄果类作物的水稻田表土,并在使用前1个月~2个月将各材料混和均匀,堆制、过筛后备用。

营养土消毒和制钵

播种前7天~10天对营养土进行消毒,用50%敌磺钠(敌克松)可湿性粉剂,kg苗床土用药8g~10g,充分拌和制钵和做盖籽泥。

苗床设置

采用电加热温床育苗。首先是苗床建造,在大棚内的畦面上做一水平地面,即平整床底,并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使用4kg~5kg沟施,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其上铺一层薄的稻草或砻糠为隔热层(厚度约1cm~2cm)。其次是布线,选用线长m、功率1kw或线长m、功率w规格的电加温线。布线方法,布线时苗床两侧宜布得稍密些,两线间距为6cm~8cm;中间稍稀些,两线间距为8cm~10cm。在床的两端按要求插入小木棒,其间来回布线,线要拉紧不能松动,线与线不能重叠、交叉、打结,以防止通电后烧线断路。需用多根电加热线的,则各根电加热线的引线要引向同侧,在单相电路中并联后与电源相接。第三,布线后在电加热线上面排放苗钵,苗钵放满苗床后,苗床四周宜用土封住,以防散热。

种子处理

选种与晒种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天,同时选出饱满的种子,剔除瘪籽和畸形籽。

浸种

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15min,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并浸种4h~6h。

催芽

浸种后的种子应先用水冲洗、用手轻搓种子,洗净粘液后用毛巾擦拭干净,然后采用恒温箱催芽法催芽。催芽时先将控制盘或控制旋扭调到适宜的刻度上,打开电源通电加热,使箱内温度恒定在28℃~30℃。然后将湿纱布或湿毛巾放在浅盘等容器上,再把种子平摊在湿纱布或湿毛巾上,种子要摊匀;接着,盖1层~3层湿纱布;最后,将浅盘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催芽至露白。

播种

播种时,钵体摆放面应平整、排紧,以利于保温保湿。下种前隔天钵体要浇透水,一钵播一粒种子,种子需平放,对芽尖较长的种子采取芽尖向下,然后均匀覆上厚约1cm经消毒处理过的细营养土。

播种后钵体上面覆盖一层地膜,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搭小环棚盖薄膜保温。

出苗过程中,若出现种壳不易脱落的“带帽”现象,可在早晨及时进行人工摘除,注意不能伤及子叶。

苗床管理

温度管理

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播种后至出苗前的床温应保持白天28℃~32℃,夜间18℃~20℃,以确保正常齐苗;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期间的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6℃,以防止下胚轴伸长过快,形成高脚苗;从第一片真叶展开至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应适当提高床温,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促进早出真叶;第三片真叶出现至移栽前3天止,这个阶段要适当增加通风,降低床温,使之逐步适应定植后的大棚环境条件。

水分管理

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期间应严格控制水分,以防幼苗猝倒病的发生和徒长。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到第三片真叶出现前,应视苗床钵体的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定植前隔天苗床要喷施好“起身药”。

通风和光照

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因此,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增加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遇阴雨天,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定植

定植前大田准备

田块选择

选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近4年~5年未种过瓜类的田块。

深耕细作,施足基肥

在秋季水稻收获后即行翻耕,深度25cm~30cm。定植前20天~30天,将土壤冬捣1次~2次,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围沟),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0kg~kg加饼肥kg或商品有机肥kg~kg;加饼肥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下同)10kg~15kg;或堆制过的饼肥kg、三元复合肥10kg~15kg。

整地作畦

一般6m~6.5m宽的大棚作二畦,畦高0.25m~0.30m,畦面呈龟背形。

搭棚、铺地膜和铺滴管

定植前15天~20天,应搭好大棚、盖好膜,铺好滴管,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达到预热瓜路的目的。

早熟栽培的棚型结构为五层多功能膜覆盖的钢管大棚和竹片大棚,棚膜(天膜)厚0.08mm~0.1mm、宽8m~9m,第二层膜(内中棚膜)厚0.05mm~0.06mm、宽3.0m~3.5m,第三层膜(内小棚膜)厚0.05mm~0.06mm、宽2.5m~3.0m,第四层膜(内简易小棚膜)厚0.mm~0.02mm、宽1.5m~2.0m,第五层膜(地膜)厚0.01mm~0.mm、覆盖整个畦面,铺好滴管。

定植时期

定植应以秧龄和叶龄、大棚内的地温达到12℃左右,以及移栽当时的天气晴好条件为依据,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

定植密度

二蔓整枝的亩栽株左右,三蔓整枝的亩栽株左右,即每亩保持0根~根蔓。定植行可在畦的中间。定植时应先按株距破膜挖好苗穴,然后将苗钵放入,钵的四周及底部应用土填实,然后视土壤干湿度浇好活棵水。撕开的膜应围绕秧苗基部四周铺平,并盖土封口,有利于保温保湿。定植结束后,即覆盖好小环棚膜。

定植后管理

整枝理蔓

整枝

一般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方法一,留1根主蔓并选留1根~2根不同方向生长的健壮子蔓;方法二,西瓜幼苗3片~4片真叶时进行主蔓摘心,并选留2根~3根健壮子蔓。一直到坐瓜前,新长出的子蔓要随时打掉,留下的主副蔓上长出的孙蔓,可适当保留一部分,这样既增加同化面积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时又可保留部分雌花和雄花,有利于提高结果率和提高因不利气候造成难以坐瓜的应变能力,坐瓜后视藤势生长情况,适度轻整枝,当主蔓长到25节~28节时打顶,打顶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

理蔓

瓜蔓长至50cm~60cm时,要进行理蔓,若瓜秧栽在畦中间的,应把瓜蔓引向两边,使茎叶分布均匀。

温度管理

定植后1周内一般不通风,白天温度可保持在25℃~30℃,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如晴天午后棚温超过35℃时,为防止高温烧苗和徒长,背风端开口通风降温;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可将大棚两边边膜卷起通风降温。4月初,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撤去小环棚,同时将大棚下部的部分薄膜撩起加大通风量。

化学除草

时间

定植后,当田间大部分杂草发芽并有少量已顶出土层时进行。

操作要求

在喷药前,把平铺的地膜撩起并盖在简易小棚上面,以防瓜秧因喷到除草剂而发生药害,喷药后及时通风再铺平地膜。人工只需除去瓜秧根基部两边的杂草即可。

肥水管理

对已施足基肥的地块,一般坐瓜前不施追肥,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应视瓜苗长势适当追施膨瓜肥,膨瓜肥宜采用速效肥料,一般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kg~30kg,可分2次~3次施用,每次施用量要视当时长势而定,间隔时间为5天~7天。方法上每次把肥料经浸泡后加水1:倍左右,然后经滴管施入,瓜成熟前7天~10天停止肥水。

授粉、坐果、疏果

宜选择主蔓第二朵雌花或子蔓第一朵雌进行人工对花授粉,授粉时间应选在上午7时~9时,授粉后3天~5天检查幼瓜是否坐住,未能坐住的可在主蔓第三朵或子蔓第二朵雌花上再行授粉。禁止使用坐果啉辅助授粉.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及时疏果,选留符合品种特性的幼瓜,并疏去歪瓜、病瓜。

病虫害防治

西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病害发病条件、虫害生活习惯。在化学防治上,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安全、科学用药,充分发挥农药的效力,减少农药的副作用。在生产上做到“五要”,即:一要根据病虫的不同种类,对症下药;二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三要提倡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四要科学规范使用农药,包括防治方法、喷药技术、正确掌握用药量、交替轮换用药和选用生物农药;五要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远农生态农技人员会跟踪服务)

适时采收

采收应根据不同的授粉日期和按实际成熟度来决定。为方便采收,可采用授粉时做授粉日期标记的方法:一般早期坐的瓜在授粉后35天~40天成熟,中期坐的瓜在授粉后32天~35天可以成熟,而后期坐的瓜在授粉后约30天即可成熟。

再次声明: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事宜需咨询远农生态农技人员

-









































北京请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呢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ys/7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