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候选人事迹公示
简介临汾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评选表彰活动,经过前期基层推荐和典型初评,共确定60人为临汾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候选人,现予公示。投票方式本次投票采用网络投票的方式。点击临汾新闻网( 年农历岁尾,哥哥王丰园发现脖子有肿块,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肿瘤Ⅲ期”。丰收心如刀绞,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手足情深的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哥哥治病!”为了给哥哥治病,王丰收偷偷卖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公司的股份,将37万元全部拿给哥哥看病。为了给哥哥化疗,他还外出打工赚钱,四处奔波,为哥哥筹措治疗费。别人劝他多为自己考虑点,他毫不犹豫地说:“房子卖了还可以盖,钱没有了还可以挣,可我就这一个哥哥,一旦失去就永远没有了!虽然公司的股份卖了有点可惜,但眼下给哥哥治病要紧,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兄弟一心,不离不弃,手足情深,患难与共。王丰收倾囊相助为哥哥治病的举动在当地广为传颂,乡亲们在感动之中纷纷献爱心,伸手相帮。屯里镇党委、政府、太度村党支部、村委会千方百计给其排忧解难,县合医办、民政局及时给报销医疗费……病魔无情人有情。社会关爱,如春风送暖。让丰收增添了力量,充满了希望。冯文珍
冯文珍,女,年出生,大宁县疾控中心职工。 年10月,冯文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传统大家庭氛围的感染下,文珍决心要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年4月,63岁的公公突发脑梗塞、医院,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本来宁静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瘦弱的冯文珍勇敢地承担起孝敬公婆、照顾家庭的重任。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公公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成了植物人。公公出院后文珍端屎倒尿,洗衣做饭,忙里忙外。春去秋来6个年头,冯文珍一如既往,把全家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对常年卧床不起、身体还时常出现褥疮的公公更是体贴入微,不曾嫌弃。每次回到家她都要用温水擦洗身体、为公公洗尿布、按摩、热敷、上药,天天端饭端水,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饭,一口一口地喂水,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精心呵护,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成为她每天必做的家务。下班回家后,她就用轮椅推着公公去户外晒太阳,听音乐,一忙就是几个小时。如今,公公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状态很好,是她用孝老敬老的美德,让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做人的风范。
杨创庆
杨创庆,男,年出生,山西乡宁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毛则渠煤炭有限公司煤矿安全股股员。 年,他的老父亲因常年高血压引发了脑梗阻,虽然抢救及时,但却永远成了植物人,作为家中老大的他,一次又一次默默而坚定地承担起了照顾老父亲的责任。父亲正常的饭都无法吞咽,只能吃流食,每次他都先在嘴边尝好,感觉冷热适中了,才会给父亲吃。但即使这样,父亲还是经常会把吃进去的饭吐出来,弄得脸上、床单上到处都是,他却毫无怨言,每次都会细心地给父亲收拾干净。父母没有积蓄,他就带头拿钱为老父亲看病,其他兄弟姊妹在他的带动下也毫无怨言的分摊出了一份。父亲去世后,大家都替他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该歇歇了。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又患了心脑血管病,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了解其中的艰难,现在他已经把照顾母亲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做饭、洗簌、喂药。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母亲,嘘寒问暖,用爱心、用双手托举起了老人晚年的幸福,向世人诠释了“孝”的深刻含义。、
杨建生
杨建生,男,年出生,汾西县对竹镇王家庄村农民。
年,21岁的杨建生经人介绍与同岁的任爱萍结婚,婚后两人恩恩爱爱,凭借着他们辛勤的劳动,在县城也买下了房子,日子过的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11月3日,由于劳累过度,妻子突医院,医院开颅急救,三天后,妻子渐渐苏醒,但却又突发二次出血,再度昏迷,瞳孔放大,经医院再次抢救,命是保住了,但一直处在深度昏迷状态,接近植物人。为了给妻子看病,他卖掉了城内的楼房,下临汾,上太原,开始了求医问药之路。七年,整整七年,他不离不弃,吃饭胃管送入,排尿尿管导出,大便人工挖出,每日三次按摩,精心伺候细心照料,尽管七年来,妻子的病时好时坏,反复无常,但他却义无反顾始终坚守着对妻子的爱。七年,整整七年,他让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又慢慢恢复了生机,他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守对妻子的爱与守护,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夫、为人父的美德,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传承下去,用坚定的责任心,用执着的爱亲情怀,让尊老爱幼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照亮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家庭。
张列女
张列女,女,年出生,汉族,洪洞县刘家垣镇西义村人,农民。
年2月她收养了第一个残疾孤儿,从此,7年来张列女用艰辛和汗水收养了7个不同残疾程度的孤儿,用浓浓的爱心为这些孤儿撑起了一片天。50多岁的她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神,不理会别人刺耳的话语,用她瘦弱的身体扛起了照顾七个残疾孩子的重任。每天起早贪黑悉心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家里年迈的老人也要由她照料,为了贴补家用养鸡养猪,真的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自从收养了这些孩子,张列女就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即使是最好的“拍照衣服”也不超过30块,脚上的布鞋补了近10次已经穿了6年,而对于孩子们她舍不得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每年都要给他们置办几套新衣服,家里养着鸡,孩子们每天每人一个蛋从未断过,可她自己却舍不得吃一颗。为了孩子们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她硬是向邻居家的小孩子请教,自己当起了老师,用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教孩子们识字、数数、唱儿歌。别人都说她傻,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却招来了累赘,她却说“苦点累点不算啥,和娃们在一起有的是心劲,只要还能动得了,我就不会放着他们不管。”
张浍莲
张浍莲,女,年出生,曲沃县高显镇西上官村村民。
年结婚后,张浍莲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这样一过就是20多年。几年前婆婆查出得了癌症,经化疗后最终还是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大小便失禁,她不嫌脏,不嫌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服侍婆婆胜似亲娘,有一次老人不小心把便盆扣在地上,她没有半点怨言把她收拾干净,反过来还安慰老人,老人有时候大便不畅,她强忍着脏臭帮老人用手扣,经常反胃连饭都吃不下,她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婆婆的失误,用心照料婆婆,让婆婆安享晚年。老人躺在床上难受发起火来,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老人骂时,她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泪水浸湿她的衣裳,也决不还口顶撞老人,别人为她鸣不平,她却说,“俺婆婆自己躺在床上心里不好受,才会这样,顶撞她,只会让她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她受罪,我们也操心,还不如让她把窝在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几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逝。公公现已82岁,行动不便,她每天都要扶着老人出去散步,生怕老人摔着、碰着,每天做可口的饭菜,悉心地照料着老人。老人逢人便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生修来的福分。
贺腊平
贺腊平,男,年出生,蒲县乔家湾乡村民。
自记事时起,他就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父亲疾病缠身,两个幼小的弟妹送人,四弟聋哑,14岁他含泪辍学,用稚嫩的肩膀撑起风雨飘摇的家。适婚年龄,一个叫姚记英的女人进入他的世界。姚记英的哥哥刚离婚又常年患病,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妹妹,而她嫁给贺腊平唯一的条件就是带着侄女,贺腊平欣然接受了她们,婚后他把小女孩当成自己的女儿。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机缘巧合,一对家境困难陕西夫妇来到饭馆,想把刚刚出生的女儿托付给贺腊平夫妻,善良的夫妻又答应了下来。姚记英的哥哥由于身体原因,再婚以后,日子过得依旧一贫如洗,他希望将另一个孩子住在姚记英这里,能够生活的好一点,生活窘迫的贺腊平又被一颗仁爱的心征服,将孩子接回家一起生活。十年来,为了供养这四个孩子和家里的老人,他们靠卖臭豆腐来维持生活,尽管常常入不敷出,但却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慢慢的,生病的父亲、聋哑的弟弟和智障的弟媳,甚至妻子的哥哥都成为他们照顾的对象。随着弟弟孩子的出生,他又成了第五个孩子的爸爸。如今,他把父亲和弟弟一家都接到了城里,一家老小十三口挤住在租来的两间房子里,而这个简陋的屋子却因贺腊平夫妇圆满而透彻的爱心飘溢着欢笑。
秦廷兰
秦廷兰,女,年出生,系浮山县张庄乡宋家庄村村民。
年2月份,她的儿子却确诊为尿毒症,靠每周2到3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护生命,医生说肾脏移植是根治此病的唯一方法。于是,在尽心照顾儿子的同时,她一边东拼西借,用尽一切办法来筹集儿子的巨额手术费;一边跑上跑下、楼上楼下的为儿子做配型,希望可以为为儿子捐献肾脏。然而因一项指标不合格配型并没有成功,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多方多渠道的继续为儿子寻找合适的肾源。终于,在她不懈的坚守下,儿子终于在年7月份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然而,天不佑人,他的儿子在术后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于年年底离开了人世。年,伴随一声清脆的啼哭,她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孙子,但不幸的的是,孩子被确确诊为先天性脑瘫,背负了“活不过月”的魔咒。大家都劝她放弃,但她却生命和心血精心地呵护着这个不幸的小生命,并抱着、背着孩子四处求医,上汽车、坐火车,去北京、奔南京,医院,孩子的病情都没有好转。但她没有灰心,陪孩子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脑神经康复训练。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她买来了书本,一句一句地,一字一字地教孩子读书。一个简单的词语,孩子要上百遍才能学会,那她就耐心地教他一百遍;一个简单的数字,孩子要上千遍才能理解,她就细心地讲解一千遍。通过不懈努力,孩子竟然能够自己上网了!她用她的不懈努力打破了医生“活不过月”的断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柴双锁
柴双锁,男,年出生,襄汾县柴庄村村民。霍州市晋隆源大酒店职工。 年夏收的一天,结婚三年的妻子亓红珍因不慎掉下山坡,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为给妻了治病,柴双锁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北上南下四处求医,总算保住了妻子的性命,然而高位截瘫,从此再也不能自理。全家的重担全部落在双锁一人肩上,妻子的后续治疗,女儿的成长,让这一个28岁的男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疾病。医院已给妻子下了结论,但柴双锁始终没有放弃恢复治疗,他购买书籍,自学按摩,每日给妻子擦洗、康复理疗,整整坚持二十余年!多年来柴双锁一家三口,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年至今,他携妻子、女儿到霍州打工。每到一处,总要先安顿好妻子,一日三餐,从不耽误;每日自疗,从不间断。他忙碌的身影,真诚的坚守,感动着工友、邻里,感动着霍州大地。 年,被霍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霍州市道德模范”。
党胜虎
党胜虎,男,年出生,中共党员,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分局干部。
作为一名子女,他经常说的就是“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就是最自私的人,不要渴望他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任何时候,只有子女欠父母的,没有父母欠儿女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年间他的父亲一直在临汾工作,家中的天可以说是他母亲一人撑起来的。由于母亲积劳成疾,早早患上了雷诺氏症,由于家庭环境影响,他从小就养成了理解父母的辛劳,主动为家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母亲由于长期服用激素药引起并发症几次住院,父亲也由于心脑血管病多次住院,每次父母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护理事项,他向来是耐心细致、任劳任怨。白天工作离不开,晚上陪夜就是他和哥哥的事情。年母亲在家人的悲恸中离世以后,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父亲不愿意跟着他们一起生活,他又和哥哥轮流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回家陪伴父亲,买菜做饭,照顾老人洗澡。旁人都说,他们兄弟两个真够孝顺的。可是他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应该做到幼儿都知道孝当先。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又能够做什么?大家都在这么做,他没有什么可称赞的。
徐福生
徐福生,男,年出生,安泽县良马乡良马村人。
他,一个上门女婿,村里人说,他自从结了婚就多了三个爹。老丈人弟兄三个都有病在身,妻子有轻微的智力障碍,全靠他一人照顾,但他从不抱怨,就这样一直坚守着、承受着,用宽阔、善良的菩萨心肠,尽着一份“上门女婿”的义务。他举止谦卑,笑容灿烂,背后却藏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个子不高,没有文化,肩上却扛起了全家七口的生活重担。他是一个男人,不怕苦不怕累,除了耕田种地,还在附近猪场打零工,为猪场清理猪粪、垃圾,用一身的力气换来一天元的工钱;他是一个“女人”,他会缝衣、做饭,照顾老人、妻子,他从不嫌弃、从无怨言。徐福生的一天很简单,也很忙碌,早上5点起床做饭,烧火熬点米汤,热几个馒头,就点咸菜,简单吃过后换上脏衣服,到猪场干活。猪场的工作很苦很累,但他从不抱怨,他认为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这是猪场老板对自己的照顾,他干活很卖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他的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里外都忙的停不下来。常人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年,结婚至今16年里,在徐福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良,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辉。
程红英
程红英,女,年出生,中共党员,洪洞县广胜寺北郇村代课教师。
出生12天时程红英被送到了现在的这个家庭,养父母把她拉扯成人。年以来,在她怀孕8个多月正该需要照顾和宠爱的时候,丈夫出车遭遇车祸,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她挺着大肚子不止一次的向大夫哭求着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挽救他.....”41天后,丈夫终于醒过来了。丈夫还没完全康复,她的母亲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父亲在年又患上了疝气,在她陪护做完手术的十余天后,丈夫在外地打工时又遭遇意外事故导致腰椎骨折,医院忙前忙后照顾起了丈夫。年养父又被确定为腰椎体狭窄亏损、股骨头坏死、腰椎结核等腰椎病变。她又带着父亲到各地看病,只要打听到哪里能治疗这种病,她就不怕费力不怕花钱陪着他继续治疗。她说“钱不够可以借,可要没了爸,这个家天就塌了。”年,她父亲又突发脑出血,医院救治,由于病情严重需要立即手术,医院照顾父亲还要联系亲戚朋友借钱。她深知丈夫在外打工要维持生活,母亲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妹妹又正在高三复习,硬是一个人扛着最终把父亲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
靳玉爱
靳玉爱,女,年出生,尧都区乡贤街光明社区居民。
结婚、生子。十月怀胎的憧憬,她还没来得及体验做母亲的幸福滋味,灾难已降临,女儿出生不久,即被查出新生儿颅内出血,医生明确告知:智力、听力、语言、运动都可能有问题。看到孩子粉嘟嘟的小脸,会哭,知饿,闭门声音大了会受到惊吓。心中只有一句话:“我怎能放弃!我是母亲,我要全力救她,这是我的责任。”她找医生,咨询专家,但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胡养着吧。孩子不会爬,不会坐,不会拿东西,要东西时手不是往前而是往后,而且脚后跟不长肉。女儿两岁时,襄汾的一位医生说:“你来咱们这儿扎针治疗吧,孩子是神经受伤了,不过得以年为单位了。”从此她在襄汾坚持了四年的治疗。孩子身残志不能残,心更不能残!女儿入学,每日往返学校四、五趟,上、下午课间操上厕所两趟。高中毕业后每年去北京、太原康复治疗一次两个月。到年上了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后,她干脆就住在学校里陪孩子读完大学。就是这二十多年艰难漫长的康复治疗,虽然女儿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但康复医生都对她说,“你已经制造了康复医学的奇迹,你的坚持已为康复医学做出了贡献。”这样的母爱才是世上最平凡而伟大的情感,让人赞叹、让人敬仰。
推荐阅读
明年临汾民航机场将开通这些城市航班!
倍儿爽!临汾这些街道将升级改造
临汾将这样整治!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三事项
编辑丨姚建秦芳媛
白癜风扩散的症状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