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预防 >> 本案眩晕证为外感引发所致

本案眩晕证为外感引发所致

 

2诊:上药服5剂,头晕大减,余证均有减轻,但睡眠仍差,前方加炒枣仁20g。上方加减共服20余剂,诸症均除。后改为散剂,以巩固疗效。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服上方3剂后,汗出热解,眩晕大减,精神转佳。原方加焦白术20g,泽泻30g。

3.桃仁承气汤

按 此例为阴虚阳亢,痰瘀互结,热郁下焦的虚实夹杂证。致使清阳不升,腑浊不降,肝风挟痰瘀上蒙清窍而成眩晕。方用桃仁承气汤通泻实热,祛瘀凝,化痰浊,驱除下焦蓄血,消除上半身的充血和郁血,引血下行以消除眩晕,头痛,脑胀,使诸症缓解。方中加入涤痰养阴、熄风之品,荡涤痰热治其标,育阴息风培其本,药证合拍,邪祛正安,阴阳平调,症去乃愈。(.:邓鸿)

证属阴虚阳亢,瘀热夹痰,肝风内动。治宜通腑泄热,平肝潜阳,祛瘀涤痰。方用桃仁承气汤加味:桃仁15g,大黄12g,芒硝6g,桂枝6g,炙甘草6g,丹皮10g,生龙牡各30g先下,生石决明40g先下,川牛膝20g,生龟板15g先下。2诊:服上方1剂后,便下大量黏稠黑色大便,便后心情舒畅,头晕好转。服完3剂后,大便日2次,便为稀稠灰黑色便,头晕减轻,血压降至22.0/12.5kpa(165/95mmhg)药已对症,原方去芒硝,加夏枯草15g,地龙10g,继上方再进6剂,血压恢复正常,眩晕,震颤等症亦随之消失,后改服大黄 虫丸以善其后。

近两周因情志不舒而眩晕加重,头重脚轻,时欲跌仆,腰酸腿软,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1周未行,小便短赤,舌体微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大。bp:28.0/15.0kpa(180/110mmhg),经人介绍延余诊治。

2.小青龙汤

1.麦门冬汤

按 此病案致病特点有二,一是突出一个虚字,气虚致使血行不健,阴血亏虚而致血络失荣,气阴俱虚,不能上荣于元神之府,而发眩晕。此为“无虚不作眩”也。其二是突出一个痰字,痰瘀互结,清阳不能上养清窍而致眩晕。方用麦门冬汤益气养阴以补虚;重用半夏化痰以降逆。牛膝补益肝肾,引火下行;双钩藤清热平肝,袪痰泄火;葛根、丹参化瘀生新助胃津之化生,升胃气助瘀血之行化。虚得补,痰得消,瘀得化,药证相合,诸症消失而愈。

上药进3剂后,眩晕已止,诸症皆除,病告痊愈。

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清窍失养。治宜益气养阴,化痰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30g,太子参15g,清半夏15g,炙甘草6g,粉葛根30g,双钩藤12g后下,紫丹参30g,生龙牡各30g先下,牛膝20g,大枣10枚。

以下是治疗眩晕的3种食疗汤:

证属:外感风寒,引发痰饮。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先。方用小青龙汤:净麻黄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6g,五味子6g,法半夏15g,炙甘草6g,云茯苓15g,生姜10g。

按 临床辨治疾病,要善抓主症,明辨病因。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本案眩晕证为外感引发所致。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水饮内停,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又作。选用小青龙汤解表邪,宣肺气,蠲浊饮。表邪已解,气机畅达,清升浊降,饮邪分化,清窍得养,故眩晕亦随之而除。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ys/3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