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pey
一夜狂欢之后,年就这么来了。在各大app发布的年度总结中,无论是哪一类领域,似乎都逃不开一项统计数据:熬夜。
微博告诉你,x月x日的凌晨你爬上了电线杆,与猫头鹰say晚安。这样孤独求睡的夜晚,这一年里有xxx天。
网易云音乐告诉你,x月x日的凌晨,夜深了,你还在听歌。你知道无论多晚,我都在。
知乎统计出,你喜欢在晚上打开知乎,有xx%的人和你有着同样的习惯。
B站列出了你每个时段的在线时长,总结说,你最常在晚上出现。
……
如果想要再直观一点,查看《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就会看到每天有超过万90后在熬夜,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睡眠时间晚于凌晨一点。睡得不仅不早,也不多,只睡4小时的,大有人在。
熬夜现象这么普遍,90后的身体还好吗?偶然看到票圈里一位朋友说明天要去检查心脏,所以我决定和评论区里那些有共鸣的人聊一聊,他们有哪些感觉自己离猝死不远的时刻。
“六点的时候,我觉得心要停了。”
小夏年龄:21
职业:酒店夜班、店长助理
“6点对我们来说不叫早上六点,只能叫后半夜。”小夏和我的聊天记录里,总是存在着时差,白天问的问题,她到晚上才会回复。从晚上八点到早上九点,是她的工作时间,而她显然还没有习惯这个作息。
“最开始基本就是靠灌咖啡提神,因为睡着的话被经理看到要扣钱。熬了几天之后,其实感觉已经挺清醒了,就是六点的时候总觉得心脏停了两秒,应该就是几秒的事情,但感觉像在生死线旁边打了个来回。”她和我分享了自己最害怕的那一刻。
“现在习惯了吗?”我忍不住问。
“现在当然换了个职业啦,不用上夜班了以后,熬夜都变得没名没分还没有工资了。”
采访完的第二天早上,看到她半夜发票圈说“压缩文件没打印,预算没做完。”
不知道她会不会再换一份工作,如果一直换下去,总能找到一份可以早睡的工作吧。
“如果运气好的话,死了就不用改稿子了。”
Dora年龄:23
职业:文案策划
除了少部分工作有夜班,大部分工作时间(起码合同上写的)还是徘徊在朝九晚五左右。但实际工作时长,却未必如此,作为某企业的文案策划,Dora讲起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
“有一次同时布置了两篇稿子下来,其实deadline是两天以后,但傻X上级提倡凡事都要先人一步。所以六点的时候她下班去健身了并且叮嘱我好好加班,明天就把稿子给到领导。十一点的时候她要去睡美容觉了,提了点修改意见,让我自己把控好稿子的方向。”她越说越气。
“总之熬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到公司以后把稿子发给了她,上午去跟宣传片拍摄了,早饭午饭都没吃,下午回来刚灌了两杯咖啡,就看到上级的消息一条一条蹦出来,每条都是四五十秒的语音,发了十几条,最后一句倒是打字了:这篇稿子两小时后要。”
“就那一下子,突然心脏那块儿一阵一阵地巨疼,喘不过气来,当时真觉得自己要死了。心里蹦出来一句话就是,死了也行,死了就不用改稿子了。”
“昨晚看小说到三点,今晚不会了。”
小X年龄:22
职业:研究生
“困死了,我昨晚三点才睡。”
刚刚点开小窗要采访小X,他正好发过来这么一句。
“你干嘛那么晚不睡?”
“看小说啊。”
我顺便就问了一下他有没有某一刹那,感觉自己会死。“有。大三的时候,有一次突然眼前发黑,感觉浑身一软,整个身体都失去控制了,费了好大功夫才没让自己直接摔下去。”听起来像是求生的意志力拯救了自己。
“前一晚在干嘛?不是写论文就是看小说吧?”
“对……今晚不会了,我怕死,毕竟不年轻了。”当我第二天再问起的时候,他说他进步了,一点就睡了。
行吧。
“如果我现在猝死了,
会不会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豆子年龄:22
职业:编导
作为一个资深熬夜户,豆子经常一边说着“我想通了,再多的钱也不值得我熬夜”,一边继续工作到黎明。后面习惯了,印象最深刻的就只剩下刚毕业时的第一次崩溃式熬夜了。
“其实那次熬得不算晚,本科的时候毕竟也经常通宵,但做作业真的跟应对客户不同,你懂吧?”那天她已经忙了一个白天,好不容易赶出来这桩急活,到晚上11点的时候,客户又突然发来了颠覆性的修改要求,并且表示明天就要用到这支片子。
“我大可不必要这个钱,但是不想让别人以为我不靠谱。就越熬越气,快三四点的时候真的心脏很痛,当时特别委屈,想着现在死了也好,如果我现在死了,能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有多傻X?”
“我总是很怀疑,很多东西到底有这么急吗?非要逼着人熬夜?”她最后发出了一句令人一时无法回答的灵魂拷问。
“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
不上班意味着24小时加班。”
妙妙年龄:25
职业:平面设计
作为一个曾经不悲不喜随缘改稿的佛系设计师,如今一提到熬夜,她情绪马上就来了。
“前两天还熬了两晚,气得我破口大骂。”
去年十月份,她刚刚从上一家企业离职,决定开启自由职业生涯。公司理论层面的下班时间是5点,但众所周知,设计师的上班时间是24小时。突如其来的修图(甚至老板会为了自己发的一条朋友圈配图,召唤她把自己脸修瘦、啤酒肚修没)、改方案、细节调整……最后总跟着一句“这个急着要,麻烦尽快”。
昨天早上,她给了客户修改后的方案,一整个白天客户都没有发表意见。十一点的时候她准备去刷牙,客户一个电话过来,表示自己前面一直在忙,现在才有时间看,觉得哪里哪里需要改。“很急,明早再给我一版吧,辛苦了。”
也不是没有反省:“以前熬夜多加班多,现在要克制自己,不能作死。”在这两天的熬夜之后,她再一次宣称。
“你这话不是第一次说了吧?”我记得她当时决定离职时也是怀揣着这么个心愿。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识破了。”
“每次都说忙完这单就休息,
我已经全年无休了。”
小杜年龄:24
职业:短视频制作
印象中的剪辑师都有着相似的工作环境:没来得及扔掉的外卖、喝了一半的咖啡、超大size的电脑屏幕上排满了素材。
“你说要来,我还特意收拾过了……”小杜并不接受对他办公环境的差评。工作室里不冷,但他还是戴着一顶帽子,自己解释说是因为没洗头。“哪还有时间洗头啊!我昨天一整天都没睡,出去拍完片子回来就要剪,剪到现在刚刚导出一版。”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的唯二员工之一,小杜的工作量无论从什么层面看,都远远超负荷。“我也挺理解老板的,公司刚起步,需要积攒客户,也许以后会好吧。”
“你看看我桌上的奶茶,
就知道他们有多为难我了。”
Sybil年龄:25
职业:财务
跨年对于某培训机构的财务来说,是一场噩梦。年终大续费导致有太多太多的工作量压在头顶,上个月一直在熬夜,周末也要加班到凌晨两点。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她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回家以后倒头睡了一整天,然后又要接着上班。
她拍给我看她的桌子,上面放了一杯咖啡一杯奶茶还有一个面包,都是同事们为了表达让她通宵加班的歉意而赠送的。
“心意收下了,但是说真的,什么都补偿不了熬夜的伤害。我服老,年轻时熬夜舒舒服服开开心心,现在不行了。”
“90后就该去你X的,
你他X自己做吧!”
晶晶年龄:23
职业:公关
寒冬笼罩下的车圈,公认压力大,作为车圈里的公关,压力更是山大。
刚刚入职一年的晶晶,虽然自称是公司里人微言轻的小尘埃,但也逃不开这份压力。“因为领导人很好,所以大多数事情都有领导帮忙挡着,甚至直接把客户的不现实意见怼回去,也不是没有的。”
“但是当我领导不在的时候,我X,所有事情都来找我,都逼着我做,我只想当场去世。”
最忙的永远是出活动的时候,有一次她早上六点半起,然后一直忙到下半夜的三、四点,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公关肯定是被客户爸爸逼死的。”
而看着身边的同事有的成宿成宿熬,她又发现自己相对还算是好的,“我都怕他们猝死,就觉得这样没必要啊,90后就该去你X的,你他X自己做吧!”
从什么时候起,熬夜加班变成了职场中的习以为常?采访了这么多人,无论做什么行业,无论是什么身份,90后似乎都有自己的熬夜理由,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因为学业或者工作的压力而熬夜。想要睡眠自由,变成了21世纪里最大的难题。
一篇阅读量10W+的文章标题是——《专家:有没有办法做到天天熬夜又不会太早死掉?》,点开只有两个字:
没有。
就像我们也没有机会去问那些真正猝死的人,在真正的死亡之前,他靠近过死亡多少次。
想起去年8月的一条热搜,朴树在节目中录完自己的part以后,主动提出要回去了,不是有别的场子要赶,而是到点了,累了,要回去睡觉了。
别担心自己让别人觉得不靠谱,没有人会为你的生命负责,任何事后的补偿,都只是高墙对鸡蛋的安抚。也别说熬夜很危险,但生活是另一回事。没有活着,哪里还有生活可言。
电影《恋爱诊疗中》截图
过去的几年里,你有没有哪一刻感觉自己会猝死?当时正在经历着什么?
评论里留下你的故事,无论是为了什么而熬夜,无论回想起来是否值得,无论当时什么心情……相信总会在这里找到共鸣。
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再勇敢一点。
年,用任性的睡眠自由,对抗这难以成眠的时代。
autocarweekly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