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常识 >> 布局十四五白城市这么做悠游吉林

布局十四五白城市这么做悠游吉林

 

“十三五”期间,白城市文广旅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全市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体育和旅游等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稳中求进“十三五”文旅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加说:“‘十三五’期间,白城市文旅事业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跨越式发展,年接待旅游人次从万增加至万左右,年旅游收入由60亿元增加至近百亿的规模,积极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

回顾“十三五”,白城市打造了“歌舞鹤乡·放飞梦想”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推出了“湿地鹤乡·生态白城”特色旅游品牌,设计了“吉林西部大环线”“一线十五点”29条精品线路,举办了汽车房车赛、马拉松、元宵灯会、冬捕节等大型节事活动,构建了“北京航班日日飞、高速高铁全覆盖”的“铁公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将白城建设成为辐射吉黑蒙三省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十三五”期间,白城市每年创作、改编各类文艺作品50余件,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场以上。完成大型艺术活动多项,演出节目百余个,涉及参演单位30余家,动用专业和业余演员余人,历年参加我省的各大专业艺术赛事也屡获殊荣。创作、演出大型吉剧《良子》、大型历史题材吉剧《春捺钵》。年,《良子》参加吉林省艺术节,《春捺钵》登上全省优秀戏曲剧目汇演舞台并荣获桃李梅剧目奖。

目前,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5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美术馆1个。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74个、农村文化大院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个、农家书屋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个、城市阅读驿站1个、社区图书流动站15个,基本达到全覆盖。全市送戏下乡年均场,已形成常态化。

科学谋划推动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年,白城市将主要抓好《“一线十五点”旅游规划》编制、环线节点建设提升、项目落地落实、品牌活动开展、宣传推介营销5项重点工作,重点推进嫩江湾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建设,通过“以活动创品牌,以品牌聚人气”的形式,推动白城市在文化和旅游业取得新发展与新作为。

积极推进项目谋划实施。积极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等项目的谋划和实施,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谋划旅游项目,重点扶持大安嫩江湾5A级景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重点谋划和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园、向海综合开发2个省厅重点调度项目。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务工作。结合疫情形势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重点推进好草原湿地文化旅游节、汽车房车集结赛、市民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机关干部运动会、马拉松等特色活动;重点推进好“西部大环线”规划设计,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提升,抓好宣传推介,制作白城旅游指南,提升白城旅游的吸引力知名度。

积极做好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进一步做好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对行业领域内网吧、歌厅、游戏厅、电影城、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的执法巡查,确保行业领域市场方面安全稳定,营造健康平稳的市场发展环境。

初心如磐镌刻更加闪亮的历史标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奋楫笃行的白城文旅人干劲十足。

“‘十四五’期间,白城市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深度规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西部大环线’。”马加表示,白城市将打好向海、莫莫格、嫩江湾等旅游品牌,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好景区景点,嵌入文化、康养、电商、民宿等元素,打好生态游、军事游等“金名片”,做到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打造吉林西部生态文旅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东北亚文化旅游节点城市,让全国人民“知道白城、了解白城、向往白城、走进白城”。

“十四五”期间,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对工作的总体要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开展特色活动,繁荣文艺创造,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增加文化市场和旅游产业活力,提升文体服务水平,打造“文化城”“体育城”“旅游城”,助推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为打造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推动白城新一轮发展振兴、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提供文化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hl/15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