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中风是居民死亡的第一大病因。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数读)
一位15岁少年突发脑溢血昏迷,本以为年纪大了,才会有脑中风的危险。为什么青少年也会有这种隐患呢?它和年龄有关系吗?
脑中风发作原因
脑中风最常见的是因脑梗塞、脑溢血及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而发作。以上三种脑血管病医学上称“脑卒中”。中医又称“中风”,历代认为中风属于难治性疾病范围。
●脑梗塞:与动脑硬化密切相关,所以又称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脑溢血:多数由于高血压病引起,所以称高血压性脑溢血;
●短暂性脑供血不足:与动脉硬化关系最密切
脑中风发作症状
一起床就面瘫,一激动就昏倒,这些是脑中风的症状吗?不用担心,脑中风最常见症状这就给你道来。
●脑梗塞和脑溢血症状:临床上常有偏瘫、偏身麻木、意识改变、口眼歪斜、语言困难等症状。有些则表现为癫痫、肢体无法控制的扭曲、“舞蹈样”动作及震颤。这两种疾病在CT及核磁共振片检查中较容易明确。
●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发作:分前脑和后脑两种。前者发病时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后者是“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症状是眩晕和站立不稳等。发病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脑子拍片无异常。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脑中风的“危险分子”,你知道多少?
生活中很多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遗传有密切有关,所以父母和有血缘的亲属有“三高”的,要从青少年开始防治”三高”。当然中老年人或有脑卒中疾病以上危险因素也一定要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
针对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脑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无症状性脑卒中、脑溢血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脑卒中预防复发,慈信堂中医馆中医学博士,副教授魏自太医生将为您提供诊治。
名医推荐
魏自太
魏自太,中医学博士,副教授,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厅市科技局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内科杂病,如脾胃疾病,失眠,心悸、慢性肾炎等,对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的中药辅助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对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妇科风湿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小儿咳嗽等治疗颇有见地。同时擅长针灸,正骨解决临床常见病。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典型病例
李某,女性,76岁,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半年来头晕,疲倦,容易烦躁,乏力,面色苍白,纳呆,有时走路自觉不稳,眼前偶尔会瞬间黑蒙,血压高,四处求医而效差,曾做CT图片显示:脑部有低密度影,腔隙性梗死。
魏医生脉诊发现其:右寸平;右关平;右尺小而数;整体平。左寸小而数;左关弦硬数,有力;左尺偏数;整体关弦旺。舌质红,舌体大,白苔。辨为肝热阳旺、气虚痰阻证,治予清肝健脾、益气化痰。
故以侯氏黑散加减变化,方中菊花为君药,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意在平息肝风,药味平和而不伤胃;而白术、茯苓、人参,温中健脾、培土宁风;黄芩清热、牡蛎平肝化痰。全方主要目的在于平肝清热而健脾化痰。二诊时,患者述效果较好,自觉头晕有所减轻,但烦劳,乏力未见明显改善。因此考虑到防风、细辛、川芎辛热,党参助生湿热,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并且与主药思想相反,故去之,但患者烦劳乏力需要西洋参补气清热,所以做了变化。三诊时,患者自述乏力稍有好转,烦躁也减轻,头晕也减轻,但纳呆未见明显好转,考虑到患者年高脾胃较弱,且牡蛎质重碍胃,故去掉,加重健脾药的用量,“以填实肠胃空隙,庶几内风可息”,最后取得良好效果。
五诊后,再未来。后据其亲戚讲,基本愈全。
小编猜你还想看:
一味药“掐断”湿气之根本,扫除身体“淤毒”,看古人如何“以根治根,以土治土”!
拿桑叶这么洗头,多严重的白发,8分钟润黑如墨,告别染头
马齿苋:捣烂在身上涂抹,可治疗许多难缠疾病,用过的都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