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犬儒
出处
砍柴书院(ID:kanchaishuyuan)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装作正派面带笑容……”
黑豹乐队这首《无地自容》不知是多少70、80后汹涌澎湃的回忆。
当年那高亢沙哑,颗粒感十足的摇滚嗓,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叫窦唯的年轻人。
多年来,谈起中国摇滚,窦唯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崔健曾用“艺术家”来形容他。
这些年来,“艺术家”窦唯频频和“仙”、“世外高人”甚至“胡碴大叔”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不修边幅地出现在地铁,秃头臃肿且满脸胡子,其形象已经完全契合了人们印象中关于“行为艺术”的认知。
放荡不羁的行为背后,他的音乐也越来越难懂,前不久他发行了新专辑《菩提祷告》,强烈的个人化风格让许多老粉直呼:
“他的专辑再也不给我们凡人听了。”
无论哪方面,窦唯都跟当年那个在黑豹高唱《无地自容》的他相去甚远。
这些年,窦唯一直深居简出,极少在媒体前曝光,对于曾经的光辉岁月,他也从来避而不谈。
在数量有限的采访中,他频频提到“阴谋”二字。令人讶异于他的遭遇。
从叛逆帅气的摇滚青年到佛系高深的世外老仙,这些年,窦唯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说起年12月17日的香港红磡演唱会,那绝对是中国摇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轻的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三剑合璧,让香港人感受了一把来自内地的摇滚力量。
当晚,现场坐满了两岸三地的记者和近万名香港歌迷,当中不乏梅艳芳、黄秋生、四大天王这样的大咖。
演唱会进行了3个半小时,现场歌迷也嗨了整整3个半小时。
其盛况,无论在红磡体育馆的历史上或在中国摇滚乐的历史上,都属绝无仅有。
演唱会结束第二天,香港报纸标题是这样写的——
“摇滚灵魂,震爆香江。”
但多年后,提及这场“震爆香江”的演唱会,窦唯却说,那是一场“阴谋”。
“他们在赚到钱的同时,诋毁你的形象。”曾经采访中,窦唯对许戈辉这么说道。
而让窦唯感觉到“形象受损”的正是演唱会结束后,主办方对演唱会录音唱片的制作流程。
彼时窦唯在演唱曲目《噢!乖》时,临场出现忘词的情况,于是有几个小节的歌词被窦唯哼吟过去。
后来主办方在录音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窦唯的这个失误,没有做后期修补。
这让窦唯气愤不已。
“作为发行的话,如果现场出现这种错误,发行的时候就应该进录音棚去修补,修补之后才能发行,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这个环节。”
在窦唯看来,这种将歌手的“不体面”直接呈现在观众耳边的行为,不仅是对歌手形象的破坏,也是对音乐的亵渎,这是最不可容忍的。
这根本就是那帮港台商人,想用热度迅速变现而导致的一场闹剧,他甚至用“居心叵测”来形容当年促成这场演唱会的那帮人。
商业化的急功近利,跟窦唯纯粹音乐的理念大相径庭,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94年那次噪翻香港的盛况,在窦唯的心里不是一段甜蜜的回忆,反倒像一根深扎的倒刺。
后来他这样评价:
“现在他们(魔岩唱片)到底是不是唱片公司,我都打一个问号,没准就是一个特务机关呢。”
窦唯的敏感与追求完美,让他对某些事物的评价往往偏向极端。
但这种“记仇”,却也恰恰彰显了窦唯对音乐与听众自始至终的诚恳。
后来,数字唱片开始冲击市场,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因踩在钢琴上说了一句不恰当的话而被全行业封杀染上抑郁,唐朝乐手张炬车祸身亡。
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短暂得如同一刹花火。
用梁宏达的话说,不知道当年魔岩用商业模式营造的这种“成功”,对中国摇滚乐来说,到底是一种助力还是一种伤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多年来,窦唯始终执拗地认为,音乐和商业存在巨大冲突。他觉得做音乐就该好好做音乐,不要有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
后来他离开唱片公司,作品变得越来越晦涩,渐渐成了张亚东口中“很自我,不愿意讨好旁人”的世外音乐人。
他的“仙乐”,听不懂,已然成了一种常态。
在那些令人费解的旋律里,是一个音乐孩童的自我封闭。
02
在窦唯的感情生活中,最让大众津津乐道的,是他跟王菲的婚姻。
但在窦仙眼中,就连这场婚姻似乎也像一次阴谋。
当年王菲本是黑豹中另一位乐手栾树的恋人,在一次邂逅之后,王菲喜欢上了当时年轻且才华横溢的窦唯。两人年结婚,年离婚,相守3年。和王菲相恋后,窦唯与乐队成员反目,离开黑豹,并承诺永不再唱黑豹乐队的歌(他也做到了)。然后,他选择毫无保留地支持自己妻子的音乐事业。窦唯给王菲制作的《浮躁》等专辑,直接助力王菲更上一层楼,从“红”到“红得发紫”。但一心专注于做王菲“背后男人”的窦唯,结果却在3年之后遭遇了婚变。离婚发布会上,他说:“(和王菲)没有任何的交流,吃不在一起,睡不在一起,玩不在一起。”换个说法就叫“形同陌路”,夫妻至此甚是可悲。而关于他说婚姻是个“阴谋”的说法,有人这样形容:“为了王菲,窦唯离开黑豹,得罪兄弟,失去市场,后来又失去婚姻。”窦唯在这场婚姻里,失去的远比得到的更多。而就在不久之前,窦唯还曾被拍到“衣裳褴褛”地坐地铁,许多人马上饶有兴致地拿他跟王菲一通对比。你看:一个光鲜亮丽,一个落魄凌乱;一个成双成对,一个形单影只;一个演唱会票价上万,一个出专辑都没人知道。这一下差距立显,似乎更佐证了窦唯关于“阴谋”的的说法。“有人说,婚变,你要走三年背字。”这句话在窦唯身上一语成谶,婚变后,窦唯失魂落魄地在北京后海坐了三年。那样的窦唯着实令人痛心。但关于这场婚姻是不是一次阴谋,梁宏达的一番话很有说服力:“你说一个歌手巴结你,如何如何的阴谋,但她把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搁在你这了啊。”当年,二十七岁的王菲正是大好年华,一代天后,婚后却被拍到在北京一个老四合院倒尿盆,一时间,媒体纷纷渲染起“仙女落凡尘”的叹惋。一个为了阴谋的女人,怎会在最好的年纪嫁给你?一个为了阴谋的女人,怎么肯从一个光鲜的歌手变成倒尿盆的贤妻良母?心甘情愿接受这种落差,绝不会没有真感情。“阴谋”自然是有些站不住脚的。而窦唯下这种定论,多半还是他身上那种颇具文人韵味的理想主义色彩。把婚姻,把爱情想得太过单纯美好,最后潦草收场,心生失望。他颇为多舛的爱情经历诚然令人嗟叹。但若没了这份天真的理想主义,那窦唯也便不再是窦唯了。03
至于窦唯遭遇的第三个“阴谋”,恐怕就属当年轰动一时的“烧车事件”了。年,新京报一篇《窦唯每月给高原元生活费丁武劝其看心理医生》让一向内敛的窦唯失控了。5月10日下午,窦唯在新京报门口点了一把火,对象是后来“第一狗仔”卓伟的白色捷达汽车。点完火后,窦唯自己打电话报警自首。“车是我烧的。”他说道。之后,他被警察带走。来年11月,窦唯被认定为损毁他人财物,但由于系自首且已公开表示道歉,免于刑事处罚。到底是什么触怒了一向寡言的窦唯?事情的原委是,当时卓伟想要采访窦唯,遭到窦唯的回绝。彼时被拒后的卓伟立马给窦唯发来了一条简讯,上面写着:“你太牛了,你给我记住。”彼时卓伟显然已初露“中国第一狗仔”的锋芒。果然,第二天新京报上就出现了那篇“惊世骇俗”报道。报道中说窦唯怒骂李亚鹏(当时王菲已和李亚鹏结婚),还公开了他和高原(窦唯第二任妻子)的“生活与经济状况”。真相却是,卓伟根本没有采访过窦唯。报道一出,窦唯既震惊又不解。“我想见见他,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写?”结果他找了编辑部的领导,找了法务甚至找了保安,终究还是没有见到这名记者。无奈之下,窦唯走了极端。多年后再回看,其实窦唯那个时候的想法很简单,他甚至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只是想知道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一次采访里他说:“我就是想让警方介入,然后也许能够,他们才能去调查真相。”他自始至终都在渴求“真相”,但其实真有所谓“真相”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直想要探寻“真相”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得罪了人。所以对一系列指向自己的污蔑,他始终觉得被蒙在鼓里。用自己简单执着的价值观去审视他人,审视世界,当发现“一切不是这样”之时,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答案。遭遇“阴谋算计”的背后,是他不够世故、不够圆滑。这两点,窦唯恐怕永远都学不会。但可贵的,也正是他永远都学不会。04
窦唯曾说,人要时刻做好准备去接受一些悲苦的事情。因为悲苦能够予人踏实的安全感。曾经许戈辉问他说,那你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你对自我的保护又在哪里?在这个世界面前,窦唯始终是单纯的,敏感的,甚至脆弱的,稍不留神就会被击伤。他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微博,不用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