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治疗 >> 中医启蒙班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

中医启蒙班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

 

云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廉晓博老师:

中医内科学硕士,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郭立中教授,且在郭教授的言传身教下,积极投身周末的义诊服务中,并在中医外治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是在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如失眠、颈椎病、腰背痛、痛经、子宫肌瘤等。

耳穴基础理论

望耳诊病——《灵枢·师传篇》记载:“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耳与经络的关系——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脏腑的关系——《厘正按摩要术》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用耳疗病——《灵枢·五邪篇》记载:“邪在肝,两胁中痛,行善掣,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沈金鳌“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

耳穴类型、定位及功能

定义: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耳穴是耳廓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

机理: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耳廓上相应部位的耳穴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对耳穴的阳性反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刺激,就可以对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生影响,促进逆转或消除。

1、耳垂

相当于人体的头面部。为了准确定位,将耳垂分为九区:即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在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把耳垂分为1,2,3,4,5,6,7,8,9个区。

2、对耳屏

相当于人体的头部。为定位确定方便起见,由对耳屏尖向内侧面与外侧面画一条线,将对耳屏内外侧面分成四等份。

3、耳屏

相当于人体的咽喉、内鼻鼻咽、肾上腺。将耳屏内外侧均分成上、下两等份。

4、对耳轮

相当于人体的躯干。对耳轮中线相当于脊柱,从对耳轮中线起始处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共分为五等份,分别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1)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人体的下肢

(2)对耳轮下脚---相当于人体的臀部

5、耳舟

相当于人体的上肢

6、三角窝

相当于人体的内生殖器官

7、耳轮脚

相当于人体膈肌

8、耳轮脚周围

相当于人体的消化道

9、耳甲艇

相当于人体的腹腔

10、耳甲腔

相当于人体的胸腔

11、屏间切迹

相当于人体的内分泌

12、耳轮

13、相应部位的穴位

14、五脏六腑穴位

15、神经系统穴位

16、内分泌系统穴位

17、特定穴位

18、耳背穴位

五个沟:下肢后沟、坐骨神经后沟、脊柱沟、胃肠沟、脑后沟

四个区:胆囊区、十二指肠球结节区、多梦区、肿瘤特异区

三个根:上耳根、中耳根、下耳根

两个三角:下三角治疗颈椎病、肩背肌纤维炎,上三角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19、其他穴位

耳穴诊断方法

视诊内容:变色、变形、丘疹、脱屑、血管充盈。

(一)变色:

1、红色:

淡红色:疾病初发或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如十二指肠球炎,颈椎病,月经前期

鲜红色:急性痛症,炎症,出血性疾病,急性胃炎,肠炎,急性牙周病和扁桃体炎

绛红色:病情较重,急性热病,胆管阻塞,黄疸

暗红色:疾病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变形,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月经后期

2、白色:见于慢性病,如慢性器质性病变,退行性病变。虚寒症。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区呈现大片不规则状白色反应,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胃区不规则白色隆起中可见片状红色反应。

淡白色: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苍白色:体虚而受寒邪

灰白无泽:气血枯竭,阳气衰弱,如肿瘤晚期耳廓均呈现灰白,无色泽,耳廓变薄

3、灰色:有淡灰、暗灰、深灰和灰黑之分。多见于慢性病,亦可见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除在耳穴与疾病相关的穴位会见暗灰色结节,肿瘤特异区2也呈暗灰色反应,似蝇屎状,压之褪色

4、青紫色:多见于血瘀症,如下肢静脉曲张,在对耳轮上脚可见青紫色血管充盈

5、深褐色:多见疾病病愈后,如乳腺癌手术切除后,可在同侧乳腺穴位上,呈现色素加深

(二)变形

1、隆起:结节状、串珠样、条状及线形、条片状或圆形、不规则隆起

2、凹陷:点状、片状或条状、线形

3、隆起伴凹陷:近视伴散光(小狗);远视伴散光(大象),屈光不正,风心病,心肌炎

4、水肿:多见于严重的内脏器官病变,如缺血、缺氧、免疫功能减退、机体内代谢循环障碍性疾病

5、皮肤粗糙:纹理加深,伴色素沉着,常见皮肤病

6、瘢痕样改变:手术瘢痕,萎缩性胃炎

(三)丘疹

1、丘疹呈扁平样、簇集状,常见结节性痒疹,扁平疣

2、丘疹呈点状白色或数目不等,常见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便秘、多发性子宫肌瘤

3、丘疹呈褐色数目不等像鸡皮样,常见皮肤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

4、丘疹呈褐色“米”字排列改变,常见心律不齐、完全性传导阻滞

5、丘疹呈褐色半个“米”字排列改变,常见心律不齐、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6、丘疹呈脂溢状白色高于皮肤,数目不等,见脂溢性皮炎

(四)脱屑

1、三角窝处脱屑多见于妇科病、带症

2、过敏区脱屑多见于过敏性皮肤病

3、相应部位鳞状脱屑多见于牛皮廯、盘状红斑狼疮、鱼鳞廯

4、食道、贲门穴区脱屑多件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碍

5、大肠区、乙状结肠区脱屑多见于便秘

6、肺区鳞状脱屑,不易擦去多见结核病

7、全耳皮肤色红脱屑,对耳轮、肝胆区增厚、增宽变形多见高血脂

(五)血管充盈

部位、颜色、软硬度

1、血管扩张:

(1)条段状扩张:关节炎、腰腿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扩张、冠心病、泌尿系统感染、月经期、急性胃炎

(2)放射状扩张:腰膝关节痛、胃溃疡、急性胃炎、血管颜色色泽鲜红,多为急性病、痛症。色泽暗紫,多为疾病复发期。色泽褐色多为病愈,既往史

2、血管扭曲:环状——风心病;蝌蚪状、鼓锤状——冠心病;海星状——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梅花状——肿瘤

3.网状扩张:急性炎症: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乳腺炎等

4.血管走行中主干中断:血管主干充盈扩张,中间呈条状中断。常见心肌梗塞

视诊规律总原则

急性色泽多发红,血管条状树枝形。

慢性色暗与发白,变形明显凹肿隆。

丘疹点或簇集状,气管炎或瘙痒症。

脱屑易擦为炎症,三角窝处妇科病。

肺区片红鳞屑状,多见顽廯结核病。

过敏全耳肺脱屑,脂溢代谢皮肤病。

手术切除留瘢痕,多呈条状月牙形。

肿瘤多呈结节状,暗灰肿痛见癌肿。

常见病治疗

(一)耳穴治疗的适应证:

1、疼痛性疾病:外伤、手术、炎性痛、神经痛、肿瘤疼痛

2、炎症性疾病:各类急慢性炎症

3、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紫癜、皮炎

4、内分泌代谢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月经不调

5、功能性疾病: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6、传染病:腮腺炎、流感

7、预防保健

(二)耳穴常用治疗方法:

按摩法、放血法、耳灸法、耳毫针法

耳压法(是耳穴贴压药籽法的简称,是指在耳穴表面用胶布固定贴压的一种方法,尤其对老、幼、体弱、怕针者更为适宜)

(三)耳穴治疗的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如电针、放血等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可用耳穴贴压法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不宜针刺子宫,腹、卵巢、内分泌,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妇女月经期内,文献记载不宜针刺,但多年实践中发现经期治疗无不利影响,个别有经期缩短、月经骤停,但停针后,又会周期恢复,以后可以继续治疗

5、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针刺,可先治疗外耳疾患,针刺外耳、肾上腺、耳尖放血,待耳郭皮肤病变治愈后,再刺激耳穴治疗其他病变

(四)耳压法物品准备:

1、贴压药物: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可用植物种子,如油菜子;可用药物种子,如黄荆子、王不留行籽。可用药丸:仁丹、六神丸、亦可用磁珠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选用

2、胶布、有机玻璃治疗板、蚊式弯血管钳、切割刀、75%酒精、2.5%碘酒、消毒干棉球、探棒、耳穴电测仪等

(五)耳压法操作方法:

1、用耳穴电测仪或探棒在耳郭上进行探测,寻找阳性反应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析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选穴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清洁耳部,去垢、脂,便于粘贴和渗透药物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蚊式弯血管钳将有机玻璃板上粘有药籽的胶布取下,对准阳性反应点贴压

3、贴压穴位:双耳取穴。若一侧病变,可取患侧耳穴

4、疗程: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7天,初诊病人痛症病人可放置3-4天,夏天出汗较多可放置3-4天,更换穴位,病情已好转或巩固疗效可在耳穴上放置5-7天更换1次。贴压期间,每日自行按摩2-3次,耳穴贴压每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l-2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5、孕妇做耳穴贴压,宜用轻刺激手法,对习惯性流产史之孕妇则应慎用

6、耳郭贴压穴不宜过多,耳郭前后部分均可选用穴位贴压。肩背部、腰腿部病变选用耳背穴位效果更佳

7、贴压后患者自行按摩时,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穴感染

(六)耳压治疗取穴规律:

1、相应部位取穴相应部位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是治疗中的首选穴位

2、脏腑辨证和经络学说取穴

3、按现代医学理论,发病原因,病理生理取穴

4、特定穴位功能取穴

5、经验取穴

(七)常见病之感冒:

主穴:肺、内鼻、咽喉、肾上腺

配穴:头痛——额、颞

全身酸痛——肾、膀胱

咳嗽——气管、神门、平喘

流眼泪、流清涕——过敏区

发热——耳尖、屏尖或耳背静脉点刺放血

(八)常见病之神经衰弱、多梦:

主穴:耳尖放血、神皮下、神门、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区点、枕、多梦区

配穴:心脾两虚型:心、脾

肝郁气滞型:肝

心虚胆怯型:胆

心肾不交型:心、肾

胃失和降型:胃、脾

(九)常见病之颈椎病:

主穴:颈后三角区,耳尖放血或轮4放血

配穴:

1、颈3、颈4骨质增生:晕区、枕

2、颈6、颈7骨质增生伴肩痛、手臂麻木:肩关节、锁骨、指、枕小神经点、心皮下、耳大神经点

(十)常见病之月经不调:

主穴:子宫、脑垂体、内分泌、卵巢、肾、肝

配穴:

1、月经过多、经期提前:脾、肾上腺、膈

2、月经过少、经期错后:交感、心血管皮质下、促性腺激素点、兴奋点

3、经期先后不定:神经系统皮质下、身心穴、促性腺激素点

(十一)常见病之痛经:

主穴:子宫、盆腔、下焦、交感、内分泌、脑垂体、卵巢。

配穴:肾、肝

(十二)常见病之急性胃肠炎:

主穴:耳尖放血、交感、胃、大肠、小肠、脾、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恶心、呕吐:贲门

痉挛性腹痛:神门、枕

坠胀感:下焦、腹胀区

消炎:过敏区、内分泌

(十三)常见病之支气管炎:

主穴:支气管、肺、脾、平喘、交感、耳尖放血

配穴: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区、内分泌

感染性支气管炎:肾上腺

胸痛:胸

(十四)常见病之高血压病:

主穴:降压点、心、心皮下、肝、肾、交感、枕、神门

配穴:前头痛——额

后头痛——枕

头晕——晕区

颈项痛——颈后三角区

(十五)常见病之脂肪肝:

主穴:肝、胆、胰、小肠、三焦、内分泌、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腹胀:腹胀区

腹水:腹水点

(十六)常见病之近视:

主穴:目2、枕、肾、肝、交感

配穴:目1、眼、神皮下

(十七)常见病之耳鸣:

主穴:内耳、颞、三焦

配穴:高音耳鸣——肾

低音耳鸣——胆、肝、耳尖放血

(十八)常见病之糖尿病:

主穴:糖尿病点、胰腺、三焦、耳中、内分泌、脑垂体、丘脑

配穴:口渴——渴点

易饥——饥点

尿频——尿道,膀胱

皮肤瘙痒——过敏区、相应部位

肢体麻木——枕小神经点,耳大神经点、相应部位

视力模糊——目2、眼、枕、耳尖放血

(十九)常见病之过敏性鼻炎:

主穴:内鼻、过敏区、内分泌、肺、肾上腺、耳尖放血

配穴:脾

(二十)常见病之肥胖症减肥:

1、调节内分泌:脑垂体、内分泌;

2、三个增加:

(1)增加兴奋、促进脂肪燃烧:额、兴奋点

(2)增加饱感:饥点、丘脑

(3)增加排泄:肾、三焦、肺、大肠

3、一定向:腹、臀相应部位

(二十一)常见病之消瘦:

主穴:消化系统皮质下、脑垂体、内分泌、脾、胃、小肠、大肠

配穴:三焦、神皮下、肾

(二十二)常见病之风湿性关节炎:

主穴:相应部位、耳尖放血或轮4放血、过敏区、内分泌、三焦、脾、肝、肾

配穴:颈后三角、坐骨神经三角区

(以上常见病治疗方案并非唯一,临证时应辨证施治,灵活加减穴位。)

编辑:陈昭颖

文案:邓婉高原

摄影:陈昭颖

审核:廉晓博老师

江南书院

幸福人生交流◆弟子规夏令营◆师资培训班

中医启蒙◆诚明课堂◆社团联合会◆义工研习班

群书治要研修◆少儿国学班

-

jnshuyu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dzz/11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