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报”主要
·基因编辑
首次将CRISPR用于人体内:美国公司开始测试其治疗先天性失明的基因编辑疗法
图片来源:Pixabay
3月4日,美国基因编辑公司Editas医疗和总部位于爱尔兰的Allergan公司联合宣布,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健康与科学大学的Casey眼科研究所的医生已首次将CRISPR基因编辑应用于患者体内,后者患有一种名为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ebercongenitalamaurosis)的遗传性失明。科学家说,他们将在几周内知道这种疗法是否有效且安全,并计划对其他患者进行测试。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患者体内的基因突变会阻碍其CEP基因的表达,这一基因对于视力至关重要。患者出生时视力通常已经较差,并且还可能迅速恶化。
现有的基因疗法不适用于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患者,这是由于CEP基因较长,无法被基因疗法的标准载体运输至病人体内。有鉴于此,CRISPR疗法是一个解决方案:由Editas和Allergan开发的基于CRISPR的疗法,可以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用一根毛发大小的导管向视网膜后部注入三滴液体试剂。(TheScientist)
·埃博拉疫情
刚果最后一位埃博拉患者出院,疫情接近尾声
据路透社报道,刚果民主共和国最后一位埃博拉病人已于伦敦时间本周二出院,这标志着这场自年开始、持续了18个月的埃博拉疫情接近尾声。
此次疫情于年8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爆发,于年6月扩散至其邻国乌干达,至此共导致人死亡,另有超过人感染,年7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疫情达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标准。此次埃博拉疫情的严重程度仅次于-16年的西非埃博拉大流行,彼时病毒共造成超过10人死亡。
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已有14天未报告新增病例,如在两个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长潜伏期——也就是持续42天——无新增病例,此次疫情就可宣告结束。(路透社,Wiki)
·科技政策
科技部等5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为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该方案从7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提出改革,措施包括:
·优化原始创新环境
·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
·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管理服务
(环球科学,中国政府网)——END——
▽精彩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