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细菌性病害)
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属细菌;
危害部位:茎或者薯块;
发病条件:病害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较高时发病重,高温高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对发病有利,黏重土壤往往土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寄主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黏重土壤含水量大,有利于细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因此黏重土壤、低洼地块发病严重。
危害症状:马铃薯黑胫病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胫部变黑,萎蔫而死,病株极易拔出。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传播途径:马铃薯黑胫病属地下病害,主要为种薯带菌,通过切刀、伤口、风雨及人工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存在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等情况。马铃薯黑胫病传播循环如下图:
马铃薯黑胫病属地下病害,传播途径复杂,存在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等情况,黑胫病也就成了大家最头疼的病害之一。
马铃薯黑胫病重在前期预防
薯人薯事?的团队专注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的技术研发、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着黑胫病的防治的试验示范,通过大量试验示范及对黑胫病三年不断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行之有效实验数据和配套解决方案,通过种薯处理、沟施等操作大大降低了黑胫病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总结出了马铃薯田间生产预防细菌性病害为害的一套技术方案。其核心技术是通过细刹?(细菌性病害专效防治剂)的使用和技术方案,实现提升品质、增产增收的目标。
马铃薯黑胫病预防方法:
1、种子处理:细刹?g兑水5-10Kg均匀喷洒在约Kg的种薯上,待水分略干(以不掉水珠为准),再以(一品托?+滑石粉)拔干种薯。
2、沟施:沟施细刹?40-60克/亩;
在马铃薯苗高15-18cm时,进入马铃薯黑胫病高发期,可采用滴灌和喷雾的方式进行预防,防治方法如下:
1、滴灌:细刹?施用-克/亩,并保证药液到达病处;
2、喷雾:叶喷歌蓝德?40-60克/亩,建议采用定向喷雾,效果更佳。
总而言之:一分的预防胜过九分的治疗,在预防上进行投资,才是最值得和有效的!
———————————————————————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薯人薯事?业务销售团队联系方式:
薯人薯事负责人:
李晓刚
蒙东地区负责人:
霍东飞
蒙西区域负责人:
李建祥
倔强的土豆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