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定植时,使用药剂蘸根是预防根部病害发生的一个好办法。很多菜农在定植时,常采取的一个方子是生根剂与药剂或微量元素与药剂组合,也有的菜农在这些组合的基础上添加了杀虫剂。通过走访,越来越多的菜农开始使用生物菌蘸根了,比单纯药剂蘸根这样的老方法,生物菌更有优势。首先,生物菌占根不会伤害根系。
“是药三分毒”是一句老话,就算再好的药剂在治好病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单纯使用药剂蘸根,需要对调配药剂的浓度把握要准确,一旦浓度出现问题,对于幼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轻的伤根糊叶,重的拔园换苗。即使植株恢复了生长,也会影响到整个时期。
而有益菌就不同了,它本身是活的有益微生物,不是农药,即使浓度稍高,也不会影响根系生长,甚至效果会更好,它优于药剂的最大特点是:药剂蘸根仅防病,而生物菌蘸根不仅防病,还会促进根系生长,利于培育强大的根系。其次,生物菌与根系都喜水。
在定植以后需要立刻浇一次缓苗水,以便苗子快速缓苗。就这一水,就能看出生物菌蘸根的优势。生物菌与根系一样都喜欢水分,根系在吸水的同时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而生物菌遇水则会迅速繁殖壮大,数量会成倍的增长,显而易见其效果在补水以后也更明显。而单纯药剂蘸根就不同了,药剂效果的发挥需要保持一定的浓度,遇水被稀释后浓度降低,其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再次,持效期、作用范围有优势。
活的生物菌附着在根系周围,随着根系的生长进入土壤,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获得菌群的增长,因此其持效期非常长,通过后期的补充,可以使得棚室土壤中有益菌数量大增,从而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传播。而药剂持效期一般在10-15天左右,长的可能达到30天,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会越来越差。并且药剂的作用范围很小。
(以上摘取自《北方蔬菜报》)益养元?微生物菌剂
死苗、烂根、枯黄萎的克星!
特性指标:内生复合芽孢杆菌≥2.0亿/克;复合氨基酸≥20%;右旋糖≥3%;
内含:有机螯合态铜/铁/锰/锌/钙/钼/镁/钴/硒/硫/钛/硅等中微量元素。
产品剂型:粉剂;
产品规格:1kg×10袋;
用法用量:冲施、灌根:每亩用量1公斤—2公斤;
苗床:底肥拌肥撒施或单独撒施,每袋2—3分地;
滴灌:用本品1公斤/亩;
用后变化:根系发达,枯黄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等种传及土传病害明显减少。
适用作物: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甘蔗、大姜、土豆、油菜、向日葵等)、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等)、果树(苹果、柑橘、香蕉、葡萄、荔枝、芒果、梨、桃、枣等)、瓜果蔬菜(西瓜、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等)、烟草、茶叶、园林花卉、草坪、中草药等各种南北方作物。
产品优势:持续释放内源性生长素,促进内源激素转移,增强光合作用,保花保果,防病增产。持续分泌抗生素,清除土壤中的病杂菌,从“根”上解决各种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改良土壤,免深耕,防板结,抗重茬,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能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能有效分解土壤中的大、中、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
产品功效:对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轮枝胞菌、腐霉菌、球腔菌、微紫青霉菌等有极强的灭杀和抑制效果,有效的防治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
温馨提示:具体施用量可根据作物大小、生长情况、土壤状况、病害危害程度等做适当调整。
文章来自网络,“益佰农”不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若涉及版权,请原作联系我们删除。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