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视网膜。图片来源:Prof.P.Motta/Dept.ofAnatomy/UniversityLaSapienzaofRome/SPL
一名遗传性失明患者近日成为接受CRISPR-Cas9基因疗法直接人体试验的第一人。《Nature》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项临床试验旨在测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导致一种名为Leber先天性黑蒙症10(LCA10)的罕见眼病突变的能力。LCA10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因此,该试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这项最新的试验中,编码在病毒基因组中的基因编辑系统的组件将被直接注入患者眼睛的感光细胞附近。相比之下,此前科学家治疗眼疾时,会首先从患者体内移除细胞的基因组,然后利用CRISPR-Cas9编辑基因组,再将编辑好的细胞注回患者体内。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专家MarkPennesi说:“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他正在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EditasMedicine和都柏林的Allergan制药公司合作进行试验,该试验被名为BRILLIANCE。
突变消除
这并不是基因编辑第一次在人体中的尝试。此前,一种更古老的基因编辑系统,称为锌指核酸酶,已经被直接应用于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加州布里斯班的SangamoTherapeutics对一种叫做亨特综合征的代谢疾病进行了锌指疗法的测试。该技术将受影响基因的健康拷贝插入肝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虽然它看起来是安全的,但早期的结果显示它可能对缓解症状没有什么作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视网膜疾病研究专家ArturCideciyan表示,传统基因疗法使用病毒将突变基因的健康副本插入受影响的细胞内,但CEP太大,无法将整个基因放入病毒基因组内。而且,尽管CEP中的突变使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的光敏细胞失效,但这些细胞在LCA10患者眼睛内仍然存活。
Pennesi说:“我们希望CRISPR-Cas9可以重新激活这些细胞,这是为数不多的疾病之一,我们认为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因组编辑研究人员费FyodorUrnov表示,与在培养皿中治疗细胞相比,在体内直接使用CRISPR-Cas9是一个重大飞跃,但技术挑战和安全隐患也更大。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