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因尿中发现泡沫而神色慌张的病人,是不是尿中出现泡沫就一定代表肾脏出现问题,或提示身体某项指标出现异常呢?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泡沫尿,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所以,出现泡沫尿不一定就是有病。但由于各种原因,尿液中成分发生改变时,尿液表面张力增高,气泡就会增多。
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较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这种泡沫尿不一定表示身体出了问题,无需紧张。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
临床中对于尿中泡沫该如何解释?
1.正常情况下出现蛋白尿主要见于:⑴尿道内分泌物增多;⑵排尿过急、位置过高;⑶尿液浓缩;⑷其他原因:如便池中有洗涤剂等。
2.病理性疾病所致泡沫尿:
⑴肝肾疾病时,尿液中胆红素或蛋白质含量增多,尿液表面张力减小,在排尿时可产生较多气泡;
⑵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癌等,或其他泌尿系感染,使尿液的成分容易发生改变而产生气泡;
⑶糖尿病时,尿液中尿糖或尿酮体含量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发生改变,尿液表面张力减小;尿液中的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各种矿物盐类),也可以使尿液张力增强而出现泡沫,但这种泡沫一般较大,且很快消失。糖尿病病人因血糖升高,继发尿糖升高,容易产生泡沫尿。
⑷泌尿道中有产气菌存在时,尿液中可产生气泡;泌尿系统感染可以引起尿液中泡沫增多。常见的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大多同时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⑸尿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胆。
⑹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各类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和各类继发性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等,均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尿液中蛋白增加。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白血病等,虽然肾功能正常,但因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质,尿液中也有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
如果发现尿中出现泡沫,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如果出现泡沫尿,并且伴有浮肿、肉眼血尿、夜尿增多、血压升高、糖尿病等情况,需及时至肾内科门诊就诊,不要因不在意而耽误了自己的健康。如果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对于泡沫尿液不必太过担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