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护理 >> 期末期末,作文不愁看看这所学校孩子写的

期末期末,作文不愁看看这所学校孩子写的

 

6月就是一个“考”季

高考、中考、期末考

作文不太好的孩子又该犯愁了

看了题目不知道写啥

不管是记事还是写人

考场上都恨不得抓下一撮头发

变成作文格里的字……

今天花季君给大家带来福利啦

来看看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孩子的美文

他们是如何记事和写人的

总有一款值得你学习

七岁那一年抓住了一只蝉以为就是抓住了整个夏天

……

童年趣事

童年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装满了快乐,装满了回忆。打开这个盒子,那些趣事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闪烁……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和家人去农村的亲戚家玩,有一天,看见别人家的老母鸡生出了好几个蛋,它每时每刻都在守护者小鸡蛋,生怕它着凉。我非常想养一只小鸡,我就问妈妈:“鸡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鸡?”妈妈说:“鸡妈妈用温暖的身体孵出的小鸡。”听完妈妈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我趁爸爸、妈妈不在家,偷偷穿上衣服,迅速跑到院子里,找到正在孵蛋的鸡妈妈,用树枝赶走了鸡妈妈,从窝里挑了只最大的蛋拿了回来。回到家里,赶紧拿了一个杯子,倒上热水,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里,每当水凉了,我就把凉水倒了换热水,到了晚上,我就把蛋放进我的被窝里,过了好几天,蛋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我实在等不及了,就把蛋打碎了,流出来的竟然是蛋黄!我“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见到了我说:“怎么了?”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了妈妈。妈妈笑的眼泪快流出来了,说:“傻孩子,把鸡蛋放在水里,鸡宝宝都闷死了呀!”我顿时恍然大悟。我后悔极了。但是,我知道,世界上市没有后悔药的。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

时光机只有哆啦A梦才有,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但童年的那些事儿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谢子琦)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这篇文章能把童年的趣事描述的完整,语言流畅,童趣十足,充分表达了孩子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渴望。

童年趣事

童年的事如同一颗颗星星在我的脑海里闪烁,我伸手摘下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里面讲述了我小时候的一件傻事。

那时候我才三岁,听说晚上吃汤饭,我很高兴,于是我拿来橡皮泥做自制的“汤饭”。

我做了面条之后,发现做得总和妈妈做的不一样,于是我请来妈妈教我怎样和“面”,我根据妈妈做的样子,又做了几个,觉得这回像一点了。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我用的是白色橡皮泥,但是做好了之后,和妈妈的“正牌”相比,太硬了。突然,我想到了妈妈做汤饭时总是往“橡皮泥”上倒点“橡皮泥粉”,也许这样就好了吧。

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拿了点“橡皮泥粉”倒在了橡皮泥上,发现橡皮泥没有变软,于是我气呼呼地来找妈妈说:“你的橡皮泥为啥那么软?还有我撒‘橡皮泥’粉就变硬了,你撒‘橡皮泥粉’就变软了?”妈妈被我这一问给搞蒙了,过了一会儿她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哈哈大笑地说:“傻孩子,我这不是橡皮泥是面!还有白色的粉叫面粉,不是橡皮泥粉!”“哦!”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高兴地玩去了。

我喜欢我那金色的童年,可它却一去不复还了,只有这犹新的记忆仍伴随着我。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鲁澄宇)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读了这篇文章,你不仅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也是一个爱提问,善于思考,敢于动手实践的孩子。用橡皮泥做“汤饭”的趣事,写的活灵活现,感受到了你童年的天真烂漫。

童年趣事

有人说童年是一艘的小船,船舱里装满了快乐;有人说童年是一串风铃,铃铛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是欢声笑语;我说童年是一朵不会凋零的花朵,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而这朵花里有一片花瓣特别闪耀,那是五岁年我和妈妈一起回到了妈妈的故乡——安徽。南方的乡村和新疆的乡村总是不一样的,青砖瓦房,田间水乡,是一幅幅被烟雨渲染的水墨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也是那一次我第一次见到了小鸭,白鹅,水牛……但是我认为最有趣的还是在姨奶奶家门前的池塘里捕鱼。

姨奶奶家门前有一大片菜地。菜地里一半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一半开满了油菜花。黄色的油菜花在太阳的照耀下就像金色的毯子,时而飞来的蝴蝶在这片花海中翩跹飞舞。小池塘就在这片菜地的中心,就像是黄金堆中的玉石。那天我跟着大人来到池塘旁边,听说要捕鱼我兴奋极了。这么小的池塘里真的有鱼吗?我拿着爷爷给我的渔网半信半疑的站在池塘边上向池塘张望。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渔网不停翻动,可能是没有掌握技巧我什么也没有捞到,可是没过一会儿叔叔就有了收获,一只小龙虾被他捞了上来。“原来真的可以捞到东西啊!”我觉得高兴极了。“别急啊,你看那里。”这时妈妈指了指旁边一个形状奇怪的机器。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呀?”“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并没有回答我。在叔叔们的摆弄下那台机器工作了,它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让我想起了拖拉机。这时我终于知道了这台机器的用途,它是一台抽水机,池塘里的水位渐渐下移,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慢慢露出真面目的池塘,那种感觉就像拆开了一件期待已久的礼物,我兴奋极了。

等水全部被抽干我也看到了池塘里地宝藏。我高兴地跑来跑去想找到最佳角度观察,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快乐的小鱼。水中的鱼儿被叔叔捞起来,鱼儿的鳞片银光闪闪的漂亮极了。除了鱼池塘里还有许多的黄鳝,泥鳅,小龙虾。这时候我的渔网终于派上的真正的用场,我一手抱着妈妈的腿,一手拿着渔网尽力想捞到小鱼小虾。最后我们满载而归,那份喜悦直到今天依旧让我快乐。

童年这朵绚丽的记忆之花还在增加新的花瓣,它们珍贵且无可替代。这些趣事架起了一座彩虹桥,总能指引我重新找到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童年之花。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王宇晗)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可以看出小作者遣词用句十分用心,语句流畅优美。景色描写突出了南方乡村的特点,在趣事描述中适当加入人物对话更显生动。文章结构清晰,做到了首尾呼应。

匆匆那年

最难忘的是教室里的那个你

……

女侠

要说起我们的女侠,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她就是我一、二年级时的同桌王泊予。

她有一双大眼睛,皮肤微微发黑,身体偏瘦,性情十分刚烈,脾气十分暴躁,动不动就“开战”,连我们男生也畏惧三分。我一年级脾气也不太好,遇到事情很难压住火。

有一次课间,因为她写作业时,我不小心碰了一下她的胳膊,我认为我赔个不是也就好了,没想到正赶上王泊予今天心情不好,还没谈几句就翻脸了。只见她双拳紧握,脸涨得通红,怒气冲冲,感觉她想一下把我吞进肚子里。冷不丁的就是一拳,我丝毫没有心理准备,打得我后退了好几步,我回过神来,拳头像雨点一样对着我砸来,只见大家围了一圈是议论纷纷,我也火了,心想:我不就碰了一下你的胳膊吗?这么点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干嘛打人呀!我刚想还手,转念一想:她打我几下就疼一会儿,就完事了,而我要是打她几下,把她打疼了,没准她就哭了。再去老师面前告一状,老师骂我一顿,罚作业,回到家爸爸妈妈再骂我一顿,我一肚子委屈,我找谁去呀!看来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策。于是我挤出了人群,跑出了教室,回头看了一眼,幸好她没来追,要不然我可咋办呀!

这就是我们班的女侠,怎么样?够个侠客吧!我们班还有许多新鲜事儿,下次我们再讲。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鲁澄宇)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把一件小事看作一件大事,写出心理的变化过程,和你同桌的举动。

街舞达人

我们班真是卧虎藏龙,有“读书明星”李和兴,“大吃货”吴思远,还有“飞毛腿”沈子尧。

最为有趣的,就是我们班的“街舞达人”------原瑞泽了!

你瞧他,身高中等,却比较胖,他是我们班里最“老”的一个了,他都有13岁了呢!他的脸肉鼓鼓、红扑扑、圆滚滚的,像是含着两个肉丸子。最好玩的要数他的五官了,他的眉毛又粗又短,像是两条毛毛虫紧紧贴在脸上面。他的身体比较胖,像是每天要吃十吨肉一样。

别看他人比较胖,但是跳起舞来可是活力四射,风度翩翩的呦!他跳街舞时,常常是上身黑T恤,下着黑色运动裤,英俊潇洒。在场的所有观众总能被他嗨翻,被他深深吸引!

还记得四年级的联欢会上,随着观众们的目光,音乐响了起来,他猛地抬起头来,有节奏的拍着手,一边踩着凌波微步,左脚向前,右脚在地上摩擦摩擦,交替进行着,双手挥动着,像一只胖乎乎的小蜜蜂,不停在挥动着自己的“翅膀”,就好像是要飞起来了似的!

顿时,全场都嗨了起来,同学们一个个都看得目不转睛,一双双佩服的目光跟着他在转动。老师和家长们也由衷地赞叹着。

在场的同学们千姿百态,有挥手加油的,有尖叫鼓掌的,还有跟着音乐蠢蠢欲动的。

这就是我们班的“街舞小达人”---原瑞泽。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刘益铭)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本篇作文将一个自信的、胖乎乎的,爱跳街舞的小男生形象跃然纸上。

“书呆子”李和兴

你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我给你讲了我们班的“大力士”比赛,今天,我要给你讲讲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眼中的“书呆子”——李和兴。

李和兴长得非常高,是我们班的“第二巨人”。他长着一个圆乎乎、肉嘟嘟的脸蛋,就像一个水蜜桃。高高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大大的、圆圆的眼镜,镜片的后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李和兴十分喜欢笑,一笑起来,他的眼睛便会眯成一条缝,有趣极了。

他还是个“书呆子”呢!有一次,我去他家玩,“咚咚咚,咚咚咚”,我足足在门外敲了半个小时的门,才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开门,打开门一看,我不禁呆住了:李和兴用手轻轻捧着一本厚厚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津津有味地看着,他连头也不抬地说:“是于彦劼吗?快请进吧!”他顿了顿,终于恋恋不舍地抬起了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没来得及去门外接你,光想着看书了。”说罢,他把我领进了房子。说:“这里是我的书屋,也是我的学习屋,平常,我就在这里学习,来,咱们一块看书吧!”我听了这话,便欣然同意;额,李和兴看见了,喜笑颜开,便递给我一大沓书,说:“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些书,你也来读读吧,我先读了哦!”说罢,他便继续低下头认真地研究起了那本书:只见他两眼盯着每一行,生怕漏掉了哪一个字,他的眉毛不时收紧,不时舒展,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有时,他开怀大笑,仿佛见到、听到了天大的喜事,有时,他不停地拿起笔,勾画出一些优美的段落。他读书的时候,仿佛世间万物都已经与他无关,只剩下了他与那本书似的,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不惊叹到:李和兴真是好认真呀!难怪他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不愧是我们班的“读书小霸王”呀!

这就是“书呆子”李和兴,这就是我的好朋友——李和兴,相信你一定会认识他哦!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于彦劼)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活灵活现地向我们展现了李和兴热爱读书的“书呆子”形象,描写诙谐、细腻,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秒变机器人”闫瀚文

在我们五(3)班集体里,有许多特点鲜明的同学,“飞毛腿”王泊予、“吃货大王”吴思远、“废话王子”王子阳……,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数“秒变机器人”闫瀚文了。

他有着一头寸发,粗眉但并不浓密,小小的眼睛,大鼻子和大嘴巴,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出他,他很瘦,也比较高,活像一根油条,眼睛在不同的时间变化也不同。

上课时,他的眼睛是呆滞无神的,大脑和耳朵在上课时就像机器人没充电、自动关闭似的。别看他坐在那儿端端正正的,其实他或许还想着:中午去哪儿玩一会儿,下午打什么游戏呢!

“这句话说明了‘凤辣子’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赵老师刚说完,请一位同学重复她说的话,考老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听讲,老师的目光扫过闫瀚文,他正盯着黑板愣神,便说道“闫瀚文,请重复我刚才讲的内容,”只见他慢吞吞的站起来,回了回神,才说:“这句话,嗯,说明了……”他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上来,旁边的同桌不停地提醒,可他就是回答不上来。哎,闫瀚文啊闫瀚文,你怎么就这么“健忘”呢,怪不得老师总说他是个木头人,人在,心不在,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下课铃一响,他就迅速变得充满活力起来,像机器人充满了电,他的眼睛变的炯炯有神,仿佛会说话,耳朵和大脑也自动开起,一下从“老年人”转换成“活力少年”,别人说的一句悄悄话,他隔着很远都能听得见。只见他在一下子就从座位上弹起来,热火朝天的和同学聊着游戏,有时候还手舞足蹈的表演着。

“课堂上的木头人,下课后的风火轮”,上课时是“老年人”,老师讲那么大声音他听不见,下课后别人一句悄悄话他竟听的清清楚楚,这就是我们班的“秒变机器人”闫瀚文。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曹敬翕)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文章生动有趣,语言流畅,开头简洁得当,引人入胜,比喻贴切,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同学形象。

我的同桌——王泊予

一说到跑步健将,你应该会想到我国的刘翔。可以说到五年级三班的女“飞毛腿”,可就是我的同桌——王泊予啦。

王泊予很瘦,她那瓜子般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一切。她长着一个鹰钩鼻,鼻子底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她是我们班的跑步健将,每次运动会她都是我们班跑步这个项目的主力。

在一次运动会上,王泊予还是一如既往地参加了米短跑这个项目。在上一组准备开始跑的时候,她收起手臂,不断地上下摆动,牙关紧咬着,好像在心里默念着:加油,你一定可以的!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的第一名!一定要加油!只见她一会儿在原地跳高,一会活动活动手腕,一会儿活动活动膝盖、脚腕,不停地做着热身运动……

时间漫漫地流逝着,终于到了她们那一组。她的眼睛紧盯着外的终点线,然后点了点头,鼓励着自己:我一定要第一个冲过终点!加油!“准备!”随着裁判的口号声,她眉头紧锁,双手握拳在起跑线上弓步站好,上身前倾,双脚紧紧地踩着地,做好了随时冲出起跑线的准备。“开始!”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第一个冲出了起跑线。她的双手双腿不停地摆动着,奋力地向前跑,“加油,加油!”五三班的同学们振臂高呼。她努力地保持着第一的位置,渐渐和其他同学拉开了距离。还要十米!还有三米!还有一米!太好了!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第一名。

回到班级的座位上,同学们都来祝贺她。“王泊予,你太厉害了!”“你跑的太快了,别人都追不上你!”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向她竖起大拇指,“王泊予,你给我们班争了光!”而她呢,只是微笑着。

这就是我们班的跑步健将——王泊予。你记住她了吗?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沈子尧)

指导教师:赵晓华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让我们知道了你的同桌是“飞毛腿”王泊予。文中关于王泊予出发前做热身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认真准备跑步比赛的“飞毛腿”,当她们冲出起跑线,“十米、三米、一米”的描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比赛时的紧张、激烈,仿佛让人亲临其境,和同学们一起在赛场上观看“飞毛腿”王泊予的比赛,为王泊予加油!

作业狂人

“丁铃铃”下课铃声轻松地响起,在老师同学们的再见声中,同学们三三两两地下座位活动了,说笑声、桌椅碰撞声、哼歌声在班里此起彼伏,唯独有一个人仿佛就像没有听见下课铃一样,仍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响地转身从书包里拿出数学小册,头也不抬地写了起来。他就是我们班有名的作业狂人----吴联栋。

吴联栋个儿不高,圆乎乎的脑袋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说起话来总是爱咋巴眼睛。一个胖乎乎的圆鼻头,就像安装上去的,一张不太说话的小嘴,说起话来总是嗯嗯、嗯个不停,胖乎乎的小身子常常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运动衣,一看就是个很干练的小伙子。你别不信,他不仅是我班的作业狂人还是我班的运动健将呢!

老师经常夸他,做事利索。老师早上上完课布置的作业,他不到中午就全部做完了。还经常撵着老师问,还有没有作业,恨得我们牙痒痒!有时,我们放学回家正蒙头做作业,他却打电话约我们去玩,你说气人不?

今天早上我一进班,同桌就气呼呼地对我说“昨天我挨了我爸好一顿臭骂!”我好奇地问他咋了?他嘴巴不停地控诉着小吴同学。原来是小吴同学回家约他去踢球,他兴高采烈地答应了,他俩玩得正高兴时,他爸爸回家来了,一问,他的作业还没有写一点,而小吴同学却像献宝似的告诉他爸,他中午就把所有作业都完成了,他爸回家把他好一顿收拾啊!

听了吴联栋的事迹,我深表怀疑,怎么样也不相信,他中午就能把所有作业完成?便决定自己实地考察一下。第一节下课,我专门坐在座位上观察吴联栋的一举一动。只见其他男生个个活蹦乱跳,“健步如飞”,兴致勃勃的,跟打了鸡血一样,我不禁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吴联栋,只见他胖乎乎的小手在书包里摸索半天,掏出一本英语练习,打开花纹各样的笔盖,刷刷地写了起来,我朝那几个男生翻了个白眼,心里想:如果我们班男生都像吴联栋一样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的,那我们班就是全校第一了,可是他们偏偏却像个孙猴子。

正在我感叹时,我班的活猴付喜坤嬉皮笑脸地突然走过来,双手搭着吴联栋的肩,一边笑一边说:“要不要去踢足球?张书华已经去抢场地了,你去不去?别写了,就剩几分钟了!”吴联栋头也不抬,眼睛也不看他,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作业本,笔依然刷刷地没停,一副专注思考的样子。

付喜坤可搞不懂他在干什么,伸出手摇晃着他的胳膊,着急地说:“你到底去不去?他们会着急的。”吴联栋拉下脸,挣脱他的手,斩钉截铁地说:“不去!”

他又低下头写了起来,好像他的头被锁住不能动了一样,怎么也不抬起来,直接把付喜坤屏蔽了,双眼专注地盯着作业看得入神,嘴里还嘀咕着一些话语,眼里除了作业,什么都抛到了脑后,付喜坤无奈地摇摇头便拽着叶展延下楼去了。

这时,清脆的上课铃伴着楼道里嘈杂的声音响起了,作业狂这才从作业的世界醒来,匆匆合起笔,把它装进笔袋里,收好桌子上的东西,冲我点点头,说:“快跑!这节是体育课。”说完,一溜烟冲出了教室,不见了。

第二节连着大课间,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也一样。可是一回班就不一样了。同学们说着笑着、闹着、跑着,而他喝了口水,就又拿起数学本写了起来,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小声说:“这外号送个他,一点不亏!”

说他是作业狂人一点不假,我发现他好像不知道要下课活动,要喝水与同学聊天,就连上卫生间都很少去。还不止这些,我们打饭排队时,他在写作业,中午休息时他在写作业,上自习课看动画片时他还在写作业,有空就写作业,简直是个作业狂!

我曾经问过他,放学回家有的是时间去写,为啥要这么干呢?

他却笑着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锻炼和读书上不是更好吗?”

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是自己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6)班陈若水)

指导教师:周晓燕

点评:小作者善于观察,给我们写出了一个抓紧一切时间,认真的完成作业的一个“狂人”。文中一个妙笔之处就是:用别的孩子和文中的狂人对比的去写,突出了“狂人”的独特。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时间是自己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升华了主题。

我们班的“贾母”

读过《红楼梦》的人对“贾母”这个人物都很熟悉吧!贾家的大家长,我们班的“贾母”不用我说,大家都能猜到,肯定是我们班的大家长---周老师。

“贾母”对待我们的学习那是一个严厉啊!有一天早读时,大家见“贾母”不在,就放松起来,看书的,说话的,打闹的……正在大家都没在意时,只见周教师双手抱着本子快步走进了教室,把手中的本子往讲台上一放,皱着眉头,很生气的样子盯着我们,看到“贾母”生气了,同学们赶紧放下手中的玩意儿,摇头晃脑地开始认真读起书来。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光顾着贪玩,作业没写全,“哎!怎么办呀?”,“没事的,那么多本子呢,老师发现不了的”。一路上我心里的两个小人在打着架,我忐忑不安的,迈着小碎步进了教室,心虚地瞟了一眼讲台,“贾母”和往常一样端坐在讲台上正批改同学们的本子呢,我小声的说了声“老师好!”跑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张梓萌,把你的本子交上来!”,我慌乱的找到本子,慢吞吞的走了过去,放在“贾母”手边,回去读书了。我心慌意乱的不知道读了些什么,又暗暗祈祷,“贾母”不要发现漏做的作业。“张梓萌,你过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讲台传来,我吓的哆嗦了一下,拖着千斤重的腿向讲台挪去。“贾母”怒目圆睁,由于生气脸变的通红,“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我......我,”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此时,同学们都望着我,我的脸由于窘迫涨得通红,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贾母”此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做人要讲诚实,没有完成作业,要如实跟老师说,老师不会把你怎样的,不要害怕。今天回去一定要补上,好吗?”“贾母”的话即严厉又温暖,让我感到羞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落过作业。

别看“贾母”平时很严厉,可疯起来也像个小孩子似的。去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上午第四节课,“贾母”一声令下:“这节课我们出去打雪仗!”收到指令,同学们了飞了,个个如放飞的小鸟般飞向学校的小花园。“贾母”那天穿了件红红的羽绒服,在白雪的映衬下很是美丽,同学们都在疯玩着,这时有几个男生将“贾母”团团围住,我拉你拽把“贾母”推倒在雪地里,“贾母”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盈盈地躺在“雪床上”,好像很享受的样子。并找机会予以反击,同学老师打成一片。时间过的真快,到下课时间了,“贾母”像是从雪洞里钻出来的,全身都是白雪,一声令下:“全体回班!”

这就是我们班严厉、慈祥又可爱的“贾母”,你喜欢她吗?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张梓萌)

指导老师周晓燕

点评: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新颖,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不错。小作者从两个方面写出了老师身上的两个特点,尤其是通过小作者的心理描写侧面衬托出老师的严厉。文章选材好,一冷一热,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的同桌“孙大圣”

一双细眉、两只眯眯眼,嘴角有一颗黑色馋嘴痣,一张爱说话的嘴,外加灵敏的两只脚,他就是我的同桌“孙大圣”——孙楠睿。

为什么给他起这么一个“孙大圣”的名号呢?因为他和《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拼。他有着敏捷的四肢和调皮好动的性格。没有一刻时间能静下来。在班主任周老师的课上,他都能边读书,边玩着书包带子;一边写着作业,一边脚还在翘着;有时乘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功夫,他都能一转眼钻到桌子下去拾自己玩时掉下的笔。那身手,那敏捷的动作真让我佩服!

有一天放学回家,在经过校园道路边那棵弯树时,“大圣”和梁博文的叫喊声吸引了我的注意,与我同行的徐子涵也把眼光投向了弯树。

“比爬树怎么样?”梁博文抬起头,叉着腰问。

“好呀!”孙楠睿也不甘示弱,把头高高昂起,应声答道:“谁怕谁?比就比!”

看来,这两个人要比赛爬树呀!我和子涵急忙坐在了弯树对面的红椅子上,当起了观众。只见俩人挥手把书包甩在地上,脱了外套,气势汹汹地对视着对方。“石头,剪刀,布!”随着声音落下,两人同时出手,只见“大圣”出了“石头”,而梁博文出了“剪刀”,由梁博文先爬。“大圣”瞧见这个结果,喜笑颜开,欢蹦乱跳,嘴角都弯到了天上。他伸出手,挥向弯树,颇有绅士风度地向梁博文比划了个“你先请”的动作。

梁博文一声不吭、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走向弯树,伸开手脚爬了起来。起初,他精神抖擞,急速往上爬,中间未曾停歇,可几乎要爬到了树梢时他却停了下来,全身颤抖了一下,最后从树上跳下来得意的冲他努努嘴。我心里不禁为孙楠睿感到担心:虽然“大圣”很厉害,但梁博文都爬到了树梢,“大圣”能超过他吗?

轮到“大圣”了,只见他抿了抿嘴唇,面部紧绷,双眼瞪得浑圆,鼻子还时不时皱皱,仿佛已经被巨大的压力吓得喘不过来气。“该你了,你能超过我吗?”梁博文挑了挑眉,神气而又自豪地说。梁博文的这一举动瞬间激发了一向不服输的“大圣”。只见他使劲一蹦,跳上了弯树,真像个小猴子一样,在树上荡了荡,“蹭蹭蹭”地往上快速爬去。我在心里给他鼓掌。

这弯树乍看起来很平,斜度很小,但光滑的树皮,再加上树叶的阻拦,还是很难爬的。只看“孙大圣”一路爬到树梢时,突然趔趄了一下,像是快要滑下来。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大圣”要输了。我和徐子涵大声喊着“加油,大圣,加油,大圣”真为他捏了一把汗。快撑不住了的“大圣”,突然在快掉下来的瞬间,抓住了一个突起的木桩,腿迅速地踏在了一块烂了的皮上,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抱住弯树,向上艰难地爬去。沙沙作响的树叶、叫个不停地小鸟、我们的呐喊声都不间断地在为他加油。

快了,马上就到树梢了。在关键一刻,孙楠睿的脚一顿,像踩紧了弹簧突然松开,一下子爆发地一顶,他爬上了树梢。“大圣,赢喽!”我和徐子涵情不自禁的欢呼,无比兴奋地击掌,“大圣”也从树上滑了下来,拍拍已经变脏的白校服,捡起地上的书包,嘿嘿一笑。梁博文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真厉害,不愧是大圣。我下次一定要打败你。”而“大圣”则得意扬扬,小眼睛都乐的看不见黑眼仁了,一把背起书包,拽拽地回家了。

但有时灵活敏捷也会为“大圣”带来烦恼。那是一次课间,全班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女生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做游戏,跳跳绳,而男生的目标就是滑板了。但因为滑板数量有限,想要玩只得靠抢。这一边“大圣”两眼发光,发现了一个空滑板,充分发挥了手脚灵敏的特点,双手摆臂,脚下像踩了风似的飞向目标。而另一边,身强力壮的朱子炎也发现了这个“猎物”,乘着空气,极力奔跑。结果十分凑巧地两人相交在一点,“砰”地一声撞在了一起,只见“大圣”鼻子上挂着两道红河,眼睛上青青的一团,最后“大圣”医院。

我的同桌“孙大圣”就是这样一个机敏好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6)班陈若水)

指导老师周晓燕

点评:这篇文章主要特色是叙述具体,细节真实,描写生动,有真情实感,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写人物写得非常传神,同时表达了对同桌的的喜爱之情。

上学的时候

总有那么一两句老师说的话

我记得特清楚

……

风趣幽默的许老师

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副圆圆的眼镜,再配上一个圆圆的将军肚,他走起路来一步三晃,就像一个将军,许老师不仅长相独特,他嘴上的功夫也是了得,只要他一张嘴,我们都会被他逗得前仰后翻,捂着肚子喊爹娘。

记得有一次,天气特别热,连续两周都是高温天气,我们热得满头大汗,都快要融化了。“咚咚咚”,是谁在敲门呢?我们都好奇的向门外望去,哇!门上的玻璃窗上一个圆圆的脑袋正望着我们,这不是我们许老师吗?教室里这么热,他来干什么?我正想着,吱……门被同学们打开了,只看见许老师手里拎着两个壶,我很奇怪的想:许老师拿着壶干什么?“同学们,你们看见我手里两个壶吧,里面装的是你们期待的、盼望的、想念的东西。”许老师看着我们好奇的眼睛说。“茶?”我们十分惊讶地说,“对!是茶。”许老师把茶壶放在讲台上说:“这两壶茶是茉莉花茶和菊花茶,菊花茶里面放了冰糖喝起来有些甜,是专门对付中暑的,茉莉花茶味有点苦,是除热出汗的良药。喝一口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喝!谢谢许老师。”

“来来来,猴崽子们,都把杯子拿来分菊花茶,先到先得。”许老师看我们疑惑的神情就介绍了一下“来来,排队,不要挤!”看我们拿着杯子蜂拥而上,许老师不得不维持一下纪律。只见许老师一手拎着壶一手扶着盖子,动作熟练地为我们倒茶,一壶茶渐渐地倒完了,我们排的长龙也减短了。我坐在座位上,喝着茶,品味着它带给我的清凉“啊”我不由得赞叹了一声,我的余光瞟到了许老师的那边,只见他还在为同学们倒茶。他热的汗流浃背,解开了衣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从头顶流到圆圆的脸上。这时我看到他咽着口水似乎也口渴了,正好一位同学接了杯茶递给他,他连忙摆摆手说“没事,我一会就去办公室喝水去。”可那位同学执意把杯子塞给他,许老师才收下。

许老师不但风趣还十分幽默。一次上科学课时,上课铃响了,我才飞快地向科学教室跑去,许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听见门外我喊报告的声音,打开门,挺着将军肚的许老师就用那胖乎乎的手指着我,圆脑袋还一晃一晃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我猜你是以蜗牛一般的速度爬过来的吧,比疯狂动物城里的那只树懒闪电还慢。”教室里不知是谁发出了笑声,随之而后全班同学都开怀大笑了起来。许老师转过头去对同学们说:“再笑,我把你们都变成闪电”。

“现在、马上,飞速回到你的座位,不许蜗牛爬。”

哈哈哈……班里发出的笑声,能把屋顶掀塌,而我也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班的幽默风趣的许老师,你喜欢吗?

(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6)班张济韬)

指导老师:周晓燕

点评:除了父母,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莫过于老师。孩子把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滴,有心的记录了下来,还抓住了老师幽默风趣的特点,说明小作者观察仔细。尤其是通过对徐劳师动作、语言的描写,写出了对徐老师的赞美之情。

美文指导

周晓燕老师说

老舍先生曾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来。”这里的“立”,就是让人物形象鲜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写的人物有一个仔细的观察、分析认识的能力,还要掌握一些写人的技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这次习作,就是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的人。这个人可以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根据这次习作要求,我以课例为范文,让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每一篇时,不仅学习作者的选材,还要求学生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zlyy/9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