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严重者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是当今家长十分 如果挤出的黄水较多,过半个月后或一个月后再扎第二次。一般的孩子扎两次后,挤出的就全是鲜红的血液了,以后就不需要再扎了。如果第二次扎时挤的血液里仍有淡黄水,则需要一个月后再扎一次,直至挤出来的全是血为止。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三棱针浅刺0.1~0.2寸,挤出黄白色黏液。
一般用三棱针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或少许血液。
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0.1~0.2寸,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黏液或出血;一般不灸。
点刺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指关节。
药方:取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苍术、白术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便秘者,加芒硝10克,大黄5克。共研细粉,贴敷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贴敷4小时,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3~4个疗程。
疗效: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例,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效率94.44%。该法不仅能明显增加患儿食量,同时对于改善患儿大便干燥、免疫力低下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患儿呼吸道疾病发病几率。
体会:方中神曲消食和胃;麦芽消食健胃,尤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山楂开胃消食,化滞消积,用于肉食滞积的治疗;苍术燥湿健脾;白术健脾益气,用于脾气虚证,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
要药”;炒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治食积气滞证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暖气吞酸;鸡内金消食健胃,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芒硝能泻下攻积,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大黄泻下攻积,用于积滞便秘。
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既能健脾消食,又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达到增加患儿食量之疗效,临床应用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治小儿厌食症经验方法:取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陈皮、炒鸡内金各6克,元胡5克。上药共研成粉备用。用时取药粉10—15克,加入淀粉少许,用白开水调成软膏状,敷贴肚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1次,5次为l疗程。一般连敷1~2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主治:小儿厌食症。治小儿疳积经验方法:取桃仁、杏仁、栀子各等份。共研成粉,加冰片粉、樟脑粉少许,贮藏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鸡蛋清调拌成糊状,敷于双侧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然后用纱布包扎,不宜太紧,24小时后则去之。疳症初、中期,一般1次见效,少数患儿2次,最多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2-3天。主治:小儿疳积,症见面色萎黄,形体略瘦,烦躁易怒,好哭,时有低热,日轻夜重,口渴欲饮,但饮之不多,舌苔白腻等。
赞赏
人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