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人,蹲起时眼前常会一片黑暗,头脑发晕,大多数人几乎都不把它当回事,并且就医时多数医生都只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以至于有可能测到的是高血压,所以体位性低血压常常被大家忽视。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眩晕”年《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显示在年龄≥65岁人群中本病的发生率可达20%~50%;我国年龄≥80岁高龄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7.2%,合并高血压者比例更高。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人体由卧位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20或舒张压≥10mmHg;部分老年人在站立时间超过≥3分钟后才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
体位性低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平躺5-10分钟测血压,然后站立后3分钟内测血压,比较前后差值。
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疲乏、头晕、黑矇、目眩、晕厥、跌倒、恶心、视物模糊、苍白、冷汗等,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颈部及肩背部疼痛、衰弱等,严重者可致卧床不起。
老年病科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诊疗措施
体位性低血压为老年病科常见疾病,科室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并不是一味地停用降压药物。主要可采取下列措施:
坚持“三个30秒”
1.起床后坚持“三个30秒”,即醒来后在床上躺30秒再起床,可以小幅度做些舒展运动,起床30秒后再站立,站立30秒后再行动,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通过这个方法,可以使神经慢慢调节过来。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后,应立刻停止活动,坐下或者平躺,尽量使头部体位变低。一旦患者发生晕厥,应帮助患者平躺,将患者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其衣领,适当保温,病人3-5分钟后会得到缓解。
3.如体位性低血压反复发生,可就诊于科室门诊,通过24小时血压监测等方法,了解血压变化及规律,以助诊疗。
科室简介长医院老年病科,成立于年,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现为吉林省老年病重点科室。科室开放床位86张,设有病房15间,中医治疗室2间,专科门诊4间,是集预防、诊治、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老年病特色诊疗科室。
科室现有医护教研人员3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研究生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5名,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名。
科室一直致力于老年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探索适宜的老年病防治管理服务模式,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老年病防治技术和措施。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老年多系统内科疾病,主要专长及优势病种为心、肺、脑、肾等多脏器联合病变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眩晕、失眠、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脾胃病、便秘、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亚健康调理等。并制定相关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以突出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的优势。治疗上采取中医内科辩证治疗,配合中医外治法如中医定向透药、针刺、艾灸、刮痧、穴位贴敷、塌渍、中药灌肠等综合疗法,同时开展足底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等独特疗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医老年病诊疗模式。
科室拥有多功能心电监护机、多导床头心电机、输液泵、超声雾化吸入器、血糖仪、雾化吸入器、微波治疗仪、神灯、动态血压仪、动态心电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等设施。
科室运用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应用先进的治疗设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舒适就医环境,竭诚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
文字:老年病科 闫凤杰
编辑:朱素亭
审核:韩 雪
长医院
服务号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网络门诊报告查询订阅号专家简介出诊信息医院动态健康科普
本部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