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心肌疾病,以心室壁的肥厚为特征,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了室间隔的化学消融治疗、外科手术部分室间隔切除治疗、心脏起搏治疗等,下面与大家科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起搏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肥厚性心肌病。1肥厚型心肌病的类型通常将肥厚性心肌病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NHCM),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指的是由于室间隔的肥厚,导致射血的流出道出现了梗阻,从而使射出的血量明显减少的状况。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多指的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其心肌的肥厚多出现在心尖的局部,一般不会引起流出道的梗阻。但都可以引起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2肥厚型心肌病有什么危害?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肌产生了病理性的改变,主要是心肌的增厚,从而引起了心脏功能的减退、心室流出道的梗阻以及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以致命。(1)心脏功能减退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减退有两种情况,最早出现的是由于心肌的肥厚导致了心脏的舒张功能受到了影响,心脏的射血量减少,血液淤积在肺部。心脏射出的血量,由于流出道的狭窄而明显的减少,这种情况以梗阻型心肌病尤为明显。容易产生气促的表现,并且这种呼吸困难与活动相关。心室射血量的过度减少可能会导致身体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发生眼黑蒙甚至晕厥。(2)导致冠状动脉的缺血由于左心室流出道的明显狭窄,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的缺血,其主要的原因是左心室流出道存在着压力差阶,当这个压力差大于30毫米汞柱的时候,由于左心室流出道血流的高速射流,导致冠状动脉开口处由于快速的血流束而形成冠状动脉的负压以及对二尖瓣前叶的前向移位加重流出道梗阻,使得冠状动脉容易产生缺血,更容易产生胸痛的表现。(3)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以产生各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还可以产生容易导致中风和心功能减退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当然还可以产生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心动过缓等。3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应该达到的效果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药物治疗需要达到效果主要是消除临床症状,特别是要消除胸闷、胸痛、气促和黑蒙甚至晕厥,改善和维持心脏功能,控制危险性心律失常,如果经充足的药物治疗,仍有反复的胸闷、胸痛,或者黑蒙、晕厥不能控制,就需要考虑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消融治疗、外科手术切除部分心肌以及起搏器治疗。4什么情况下肥厚型考虑起搏器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仍然出现不能控制的心功能不全、胸闷、胸痛或黑蒙、晕厥,测定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差距在30毫米汞柱以上,可以考虑进行安装起搏器起搏治疗,起搏治疗用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与治疗心动过缓有着明显的差别。它主要是改变左心室流出道心肌的收缩顺序,如果没有人工心脏起搏器,在心脏收缩的时候,左心室流出道的收缩都是向心性的,也就是心室收缩期血液流出道都收缩,流出道最窄,但是在右心室放置起搏电极改变左心室流出道的心室心电激动和传导,当心室收缩流出道本来因疾病收缩变窄的时候,用人工起搏的方式让左心室流出道扩张,本来应该收缩的流出道心肌,出现了扩张的情况,从而减少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差阶,降低二尖瓣的前移力度,达到治疗的目的。5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效果如何?用起搏的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效果取决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差阶的降低程度,如果能明显的降低压力差阶,就会起到好的效果,最少应该将着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差降低到30个毫米汞柱以下,压力差下降越明显,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综上所述,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在足量充分的药物治疗状态下疗效不好,仍然存在着胸闷、胸痛、黑蒙、晕厥,以及难以控制的心功能不全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差大于30毫米汞柱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以考虑人工心脏起搏器起搏治疗,它通过改变左心室流出道的收缩顺序,从而达到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差阶,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目的。武大人民陈博士
支持原创!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欢乐新春白癜风专家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