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掉苗”等,是冬春季黄瓜苗期常发病害之一,发病严重会造成瓜苗成片猝倒死亡。
症状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菌侵染果实引致绵腐病。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斑,与健康部分界明显,最后整个果实腐烂,且在病瓜外面长出一层白色密棉絮状菌丝。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侵入在其附近开始腐烂。
发病条件因病菌生长适宜地温为15~16℃,温度高于30℃时病菌生长会受到抑制,所以,黄瓜猝倒病适宜发病地温在10℃左右,此温度对黄瓜生长不利,但病菌能活动,尤其育苗期在低温、高湿情况下,最利于发病。
在幼苗子叶养分基本消耗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为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得不到快速积累,抗病能力弱,如果此时遇到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降低,光合作用较弱,在这种情况下,黄瓜苗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消耗加大,致使黄瓜苗的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而易受病菌侵袭。
因此,黄瓜猝倒病主要在黄瓜幼苗长出1~2片真叶容易发生,当长出3片真叶后,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1)种子进行包衣: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加入35%甲霜灵拌种剂2mL,兑水mL,包衣4kg黄瓜种,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苗期猝倒病。
(2)苗床土壤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有带菌可能,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具体操作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95%恶霉灵原药1g兑水倍喷洒于苗床(也可把恶霉灵对细土15~20kg,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3.5g,对细土4~5kg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浇透,等待水渗下后,取拌匀的药土1/3量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剩余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没有拌药的土使其达到适宜的厚度,这样种子会被夹在药土的中间,对猝倒病的防效比较理想)。
(3)建议使用基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提前1个月堆制,营养土要求含有机质较多,使用肥沃且未种植过黄瓜的土壤6份,腐熟有机肥或猪粪4份。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再加入腐熟鸡粪20kg、过磷酸钙1~1.5kg、草木灰8kg充分拌匀。拌种前每立方米营养土均匀混入(或喷入)95%恶霉灵精品30g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10g,装入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这样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猝倒病,兼治枯萎病和腐霉、疫霉根腐病及立枯病(也可取过筛营养土50kg加68%精甲霜·锰锌20g,再加2.5%咯菌腈悬浮剂10mL,充分混匀后装入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育苗)。
(4)加强苗床管理: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漫灌。
(5)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雨、雪等恶劣天气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黄瓜幼苗徒长染病。对于水位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高畦栽培,防止田间积水。黄瓜定植后至结果期间,一般不浇水,过于干旱时可浇小水,及时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并及时吊蔓,这样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6)发病初期可喷施30%苯醚甲·丙环乳油倍液,每平方米用量2~3L或15%恶霉灵水剂倍液或3%恶霉·甲霜水剂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倍液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刺倍液或.5/L氟比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液或10%(或g/L)氰霜唑悬浮剂~倍液。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为什么黄瓜中后期果实光泽不好?
防治黄瓜霜霉病要从细节做起
黄瓜花打项是怎样造成的
本文为农业久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白癜风能治好嘛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