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蒙治疗专科医院 >> 黑蒙诊断 >> 芦笋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

芦笋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

 

芦笋立枯病的防治(Asparagusdampingoff)

芦笋立枯病又叫猝倒病,是苗圃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特别是在冬春季温室育苗经常发生的病害。发病后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出土不久的幼苗最易发病。病苗基部开始呈水浸状、黄褐色病斑,病斑迅速扩展后病斑缢缩呈线状,叶子青绿后发黄,幼苗便倒伏帖伏地面。苗床最初多是零星发病,形成发病中心,迅速扩展,最后引起有成片幼苗倒伏。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播种过密、光线不足时,更易发病。严重时苗根腐烂成片死亡,影响幼苗成活率。

  立枯病(猝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刀菌引起。F2代种子带菌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病菌腐生性很强,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苗圃地低湿,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的老苗圃地和前作是辣椒、番茄、马铃薯、棉花、以及偏碱性土壤或施氮肥过多,均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而且它可由土壤、雨水、灌水和种子传播。立枯病的防治要从土壤抓起,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一、提高育苗技术水平:首先要进行温室土壤、空气消毒,方法是在播种前2-3周,松土浇洒40%福尔马林倍液,每平方米药液3千克左右,然后用塑料膜覆盖4-5天。其次一定要选用F1代优质种子,播种之前要严格消毒。要用无病新土作苗土,同时注意苗土的严格消毒。苗床气温应控制在25-30℃,地温保持在20℃以上,注意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出苗后尽量少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适量通风,增加光照,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植保素-倍液,可增强幼苗的抗病力。

  二、种子和土壤消毒:猝倒病的病原菌能长期在土壤内存活,因此直接消灭土壤内病原菌对控制发病极为重要。苗床土壤可用-ppm抑菌净、50%的多菌灵或50%的福美双,或40%的五氯硝基苯,或40%的拌种霜,每平方米用药量6克至8克。施用时先将药称好,然后用适量细砂土混合拌匀即成药土,部分药土在播种前撒于播种行内,剩下部分播后覆盖种子。播种前,要将种子用50%的多菌灵浸种消毒。

三、及时施药防治。一旦苗床发病,应及时把病苗及邻近床土清除,在病苗及其周围喷洒0.4%的铜铵合剂。发病初期可用ppm抑菌净灌根。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4%钉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后,撒干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土层湿度。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qa.com/wadwh/69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