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脑肿瘤,很多人吓得瑟瑟发抖。如果不幸脑袋里长了异物,而且还是拳头大小的肿瘤,是不是就相当于接到了死亡通知书?别急,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病例——
70岁林大妈反复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了半年时间。她一开始没有重视,随后症状不断加重,出现了视力减退、意识模糊,甚至发生抽搐、昏迷;
1岁又2个月的女童一岁时已经可以独立行走,然而近两月来却反复哭闹、呕吐,不能走路;
14岁的初中生上课期间左手经常不自主抖动,刚开始以为上课紧张未告知父母,后来抖动越发频繁,医院检查。
医院近期接诊的一些病例。神经外科医生接诊后,经颅脑MRI检查发现,这些患者颅内有巨大肿瘤!
专家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评估和准备,为患者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以张智洲医生为主刀的手术团队成功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这些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很快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长脑瘤?脑瘤有什么症状?脑瘤能切吗?切完会不会变瘫变傻?肿瘤切完会不会再长出来?且听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智洲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脑肿瘤”?一、原发性脑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垂体、颅神经、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年发病率大约7.8~12.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20~50岁年龄组多见。成年患者多为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儿童患者以后颅窝及中线部位肿瘤为多,如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等。
二、继发性脑肿瘤: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途径或其他途径转移至颅内所致。
此外,脑肿瘤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脑肿瘤主要包括:脑膜瘤、神经鞘瘤以及垂体瘤等;恶性脑瘤主要包括胶质瘤、生殖细胞瘤和转移瘤等。通常来说,颅内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大多能根治。而颅内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难以根治。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良性肿瘤生长位置深,发现时已经很大,手术不能将其全部切除。而有些恶性肿瘤,由于长在非关键区的脑组织中,手术几乎能将其全部切除,甚至能治愈。
早期脑肿瘤六大信号那么如何才能及早发现脑部肿瘤?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注意防范了。
信号一:晨起头痛。一夜睡眠醒来时往往头疼最重,起身后会渐渐减轻,一般的头疼多在午后可以得到缓解。
信号二:呕吐。通常发生在头疼剧烈时,呕吐后头疼可有所减轻。
信号三:癫痫发作。成年以后开始发病者,如无外伤及其它诱因,则应首先考虑脑内肿瘤。如果抽搐发作局限于一侧或由某个肢体开始,无论成人或小儿都应考虑脑肿瘤。
信号四:记忆减退、情绪改变。
信号五:视力下降。早期可为一时性黑蒙,并有短暂的视力丧失,随病情的加重,渐渐变为持续性的视力减退,最后可能完全失明。
信号六:肢体无力麻木、行走不稳。
发现脑肿瘤该如何诊治很多患者早期并没在意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但其实这都提示着疾病的发生。对于脑肿瘤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结合有关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MRI,尤其是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绝大部分脑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随着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的完善,以前的一些“手术禁区”比如脑干肿瘤、岩斜区肿瘤等,现在都能给予很好的手术治疗。
医院神经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学科带头人林瑞生副院长的带领下不断创新,颅底脑干治疗组专注于脑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特别是对于手术难度大、风险性极高的中线颅底肿瘤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通过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如显微镜、立体定向、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和相关辅助技术(如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多模态监测等)应用于临床诊疗,提高了脑肿瘤手术治疗的精准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提供更加专业的脑肿瘤规范化治疗。
专家简介:张智洲,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颅底脑干治疗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福建省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颅底学组委员。
擅长颅内复杂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现主要专注颅底脑干及中线部位复杂病变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供稿:医院黄才耀张智洲
编辑:陈静黄毅然审核:谭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