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颗星
作者:屈荣芳
一
我像一个星探一样,用自己的擂针日夜不停地扫描着夜空的宁静,终于又发现了一颗很聚光耀眼的星辰,那就是作者辰远
不仅仅天津的赵老师这么说,周围许多人簇拥着我都这么说,我为自己的发现自豪地干杯,依立风中,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带着山野花香的空气。
杨老师多次说,我是独狐不败的职业杀手,大凡撞到我枪口上的,无不一夜被我捧红,且红得发紫。我说这事得看缘分,是不是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一切随缘。
稍微吐槽一下,辰远不是我第一个发现的。那应该是唐总,华讯文化的唐总,或者别的什么人。那天我是在唐总的QQ空间看到了他帮辰远的长篇处女作《黑梦》策划搞众筹出版的信息。两年前,我的两部长篇小说《无力回忆》、《兄弟俩》先后脱稿,我在四处寻求赞助未果。书稿只能像镜子一样静静地躺在桌仓里,偶有余光反射吾心,在提醒着我对它们的冷却。
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商人,企业家,他们宁愿花几千块钱吃一顿饭,也不愿赞助我们这些穷文人,现实就这么残酷骨感。唐总的这则信息,仿佛一缕曙光冲破黑暗照亮了我周边的世界,我有点小小兴奋,原来出版书还可以这么做,搞众筹。我打电话过去询问唐总关于众筹具体的环节,唐总把辰远介绍给我,让我直接和他沟通。
二
我和辰远约好下午三点在他的辰远书吧见面。辰远是一位伟岸英俊的大男孩,三十岁左右。虽然眼睛有点小,但五官很和谐,很阳光。谈吐间你能感觉到他身上携带的气场儒雅间透着一股子谦卑,对是谦卑。这种谦卑是许多年轻人骨子里不具备的,很罕见,很清新,因为见惯了他们太多的趾高气扬或者眼高手低。
一边和辰远喝着茶,一边交流,一边观察着书吧的一切设施环境。天,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曼妙而又清雅不俗的地方,甚至弥漫着某种高贵气质的漫生活。
书吧整体是一个长方形,分好多格。除遵循整体装饰风格外,每一格都有着一张俊生不同的面孔。插在水瓶里的法桐叶、梅花,或者其它的鲜花,手绘的明信片,别致又个性十足的茶杯,咖啡具,被书吧收养的一只流浪猫,安静的卧在那里,都是很诱人的。最后面被设计的一间书画间,墙壁上贴着几米长的漫画,还陈列着许多名人题写的字画。有一格是粉色桃心的壁纸,又孕育着一房子的少女情怀。一棵装饰性质的绿树,树下有不同风格的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一个很特别很诗意的名字,比如西江月等。几盏不同风格的吊灯,散发着漫柔的暖光,低调又彰显个性。幽雅别致的书架上摆放着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也有许多畅销流行书刊读本。
恍如隔世。此情此景我只是在南方水乡的一些城市体验过,云南大理、昆明、苏杭、上海、南京等地方。就是在成都充斥着大街大巷的一些高档茶楼绝不类于这种休闲读书的好去处。
据我所知,这种休闲书吧应该挣钱很少,特别不适合急功近利或者浮躁多欲之辈。我很好奇,眼下坚守着这样一种宁静淡泊生活的辰远又有着怎样斑烂多彩的过去?
辰远是年出生的,年那一年,19岁的他顺利地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安顺学院政史系。他们这几届学生,包括后来的,正好是大学扩招后的怪胎,精进读书的苗子越来越少,而颓废惰落,纸醉金迷,同居包养的风气渐渐渗入大学校园,弥漫在象牙塔的上空气流,他的许多同学都这样混着日子。众人独醉他独醒的辰远即使不想混混噩噩,也整天被这种浮华淫逸的空气压迫得要窒息崩溃,产生了背叛逃离这个世界的欲望。
三
就在辰远大二结束即将升入大三的阶段,他接到了高中时的一铁哥们在南方N城的邀约电话。一个美丽的谎言把他骗到N城,最终他抛弃了学业,抛弃了初恋情人,抛弃了恩师和同学及校园的一切陷入传销的网络之中,为了追逐那份所谓的激情澎湃的梦想,做一个站在世界顶层云端的巨人或成功者,他从睡地铺,吃烂菜叶子开始,使出浑身解数熬到了团队的顶层。当时他的直接下线有多人,辐射出去的人员就不计其数,他的帐户开始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钱打进来,像吸金石一样。按理说他应该很有成就感与动力,是快乐的。可相反,他每天被危险的气息与恐惧包围着,夜夜在黑梦中惊醒。因为网络内部高层的倾轧、掠夺、内讧,让他看清楚了这张用谎言的缨络串起来网络,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流血流汗,义无反顾回不了头的网络,让辰远这样的追梦者,弃学弃业,甚至抛家舍亲,用生命维护的网络,却原来是皇帝的新衣,一张空壳而已。没有产品,没有公司,没有高大尚的A级别,只是少数顶层几个大V们疯狂敛财的工具和平台。他预感到长此下去,自己终有一天会把自己弄到监狱去,迷失了回家的路。
辰远醒悟了,他决定不顾一切悬崖勒马,在一次警察的驱散过程中他离开了传销队伍。这是勇者的选择,也是智者的选择。我们庆幸辰远当时的顿悟与清醒。
之后,他在被誉为天堂城市的苏州打工四年。年他回到老家天水。这时的他,想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在考察南方城市众多榜上有名的书吧和咖啡屋之后,在师院门口开了一个咖啡休闲书吧----辰远书吧。他想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喝咖啡、读书、休闲聊天的好去处,也给自己一个整理思路,读书,写作的心灵栖息地。一段时间后,他看到就在自己身边,仍有许多青年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等原因被骗到传销组织。回想起自己在传销组织的种种离奇经历,了解的种种诈骗黑幕。在许多亲朋好友的鼓励下,他决定自我吐槽,自揭疮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他荡气回肠的自传体长篇小说21万字的《黑梦》,也完成了他从一个传销组织的小头目到作家的蜕变与华丽转身。
可以说这本书给青年学生们提供了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给那些己陷于或正在陷于传销组织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给更多的人也是一种警示和教育,让我们永远记住血的教训:远离传销。
四
辰远最初的书稿是在榕树下中文网站发起连载,书名是《从此,丢了温柔》。这种空灵的书名让我想起当下人气极旺,以卧底传销集团,上演一出真实版的无间道,根据亲历写作了揭露传销的纪实作品《中国,少了一味药》而一炮走红,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网络作家慕容雪村。
辰远的《从此,丢了温柔》在榕树下的点击量一路飙升,这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鼓励。
年6月份,他在几个朋友的精心策划下,把书名更名为《黑梦》,并自己设计了封面,正式在众筹网平台上线,他每天在诚惶诚恐地等待众筹结果和网络推广,许多朋友也在帮他做网络推广。
我见到辰远时,他的《黑梦》上线没几天,他的众筹期是两个月。我预见不了他的作品能否众筹成功。我决定先等一下,等他成功了,我的作品再上线不迟。
认识辰远不久,离开天水北漂多年的著名作家杨玉峰先生携带着他经过二十年精心创作的浩瀚巨制50万字的远古神话小说《羲皇》来天水参加年伏羲公祭大典和伏羲文化研讨会。
官方给杨玉峰的小说《羲皇》搞了比较隆重的首发仪式和各种宣传推广活动,又是电视专题,又是报纸专访,包括官媒的宣传推广,杨玉峰一时间在天水成为文化明星,《羲皇》剧本较小说已先出来,有望拍成多集电视连续剧。
我和杨玉峰老师是多年老朋友,就在他北漂前在天水电视台工作时我们就比较熟识,后来我去北京红姐那儿,也见过他几次。作为老朋友,我决定为他做点事。官方是官方的宣传,民间也有民间的礼数。我联系了辰远,在他的书吧准备请杨老师搞一个伏羲文化讲座暨小说《羲皇》读者见面会。杨老师对我的策划很高兴,辰远也对这件事很热衷,他觉得这是提升他书吧影响力的绝好机会。
讲座于节会的前一天如约在书吧举行,受地方限制,邀请的人数不是很多,也就二三十人。没想到久居京城的杨老师看见书吧氤氲的人文气息,漫生活的休闲氛围还是大大惊叹了一番,还为书吧留下了墨宝。讲座很成功,杨老师带着收获的喜惊和满足回到京城。
和辰远的这次成功合作,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创新与创意精神的年轻人。用现在时尚的话说,就一创客。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才华与报负的年轻人。
在接触过程中,杨老师看见我这样不遗余力地帮辰远,以为辰远是我的儿子,还当许多人的面说出来。我告诉他辰远不是,他明显不相信。这难道是冥冥中的缘份吗?有了杨老师的这句话,我和辰远的心距忽啦一下拉近,倾刻间有了亲人的感觉。我决定以后当晚辈一样扶持帮助他,尽我所能。
五
10中旬的某一天,我正和杨老师、麦积的白峰老师等人商量接待天津《海河文学》杂志社以张莉莉老师带队的一行8人来天水采风事宜。接到了辰远的“屈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的新书《黑梦》众筹成功了,现已正式出版。我想请您策划着搞一个新书的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仪式。”电话那端的他显得很兴奋,很激动,我听后也替辰远兴奋激动。
择日不如撞日,忽然间我有了莫大的灵感。两件活动既然撞在一起,多么殊胜的缘分啊。我和白峰老师商量准备邀请天津的八位作家和天水接待的几位作家参加辰远新书《黑梦》的读者见面会,白峰老师也同意了。我和张莉莉老师,我的一位神交很久,未曾谋面的作家大姐电话沟通,说明情况,又请她在仪式上代表天津作家搞一个简短发言,她听后欣然允诺。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辰远听到我邀请到这么多重量级的作家参加他的新书见面会,阵容强大,自然喜不自禁,他忙着印海报,租凭场地。原计划是在他的书吧举行。他考虑到场地狭窄,位置偏远。他决定租用位于市中心的一家高大尚的莫尚咖啡厅举办仪式。
原定的时间是15号下午3点,因为张老师他们的飞机延期,16号早晨才到天水。辰远的活动只好改到16号上午举行,尽管和其他按排的活动有些冲突,但活动还是办得很紧凑,气氛很好。张莉莉老师代表天津作家采风团成员作了发言,言辞恳切,意味深长,对辰远以莫大的鼓励。白峰老师代表天水作家作了精彩的发言,还有华讯文化的唐总,他是辰远的至交,也是最早读到辰远书稿的读者,又是这次辰远新书众筹上线策划者,他谈了自己的读后感,抛砖引玉,箭无虚发。
原计划活动安排的第二个环节是进行座谈交流和现场签名售书,由于白峰他们还安排了天津作家参加其他活动,只好临时取消,我觉得有些遗憾。一方面是感到天津作家没有尽兴,另一方面是感到辰远的活动没有一个美丽的结尾。可事后辰远说,我已经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自是感激不尽。
六
拿到辰远的书后,我用三四天时间集中读完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激情澎湃。年轻就是美丽,年轻就是资本。因为我们大家都年轻过。辰远把一个精心编织的美丽谎言世界抽丝剥茧般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曾经盛嚣尘上的传销组织。
我的心脏不得不跟着书中主人公区一辰的心路历程在跳荡。那是一群乌合之众,占山为王,网络组织;那又是一群热情洋溢,充满理想,鼓满风帆的年轻人。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想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最后当他们窥到残酷的血淋淋的真相的时候,有些人醒悟了,忍痛抽身,就像主人公的区一辰。有些人却像中了邪教的盅一样痴迷不悟,仍然跟着那些传销头目迁徙流浪。
辰远的笔锋是华美的,也是犀利的,是激情的,又是沉郁的。通过传销组织内幕的揭示,什么五级三晋制,新亮点出局制,异地操作制等洗脑术,把爱情、友情、亲情的沦陷,谎言、真相、口号的较量,阴谋、温柔、道德的权衡,彰显得淋漓尽致,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得不说他颇有大家风范和小说家的潜质,是一位文坛上杀出的黑马。尽管有些地方略显稚嫩,但仍瑕不掩瑜。
掩卷之余,让人一度想起文学大家张成功的反腐倡廉的“黑色系列”小说《黑冰》、《黑洞》及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黑色系列”小说揭露的是当下集团化犯罪的社会丑恶现象。无独有偶,辰远笔下的传销组织同样是一种变相的集团化犯罪团伙,你骗我,我骗你,从亲人朋友处先下手,逐步扩散,从受害者变成害人者,最后95%的人做了5%的人的炮灰,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样血腥,这样残忍。可他们有着邪教禁锢灵魂与思想的威摄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警察砸了他们的出租屋,锅碗瓢盆,驱赶了他们的队伍,几天时间他们会卷土重来,重建家园。辰远的《黑梦》正好填补了“黑色系列”小说反传销题材的空白。
七
我和辰远的投缘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也有一段在传销组织卧底的短暂经历。谈不上卧底,应该是亲历。那是年国庆节前后,我休年假,有朋友说她在成都开一广告公司,约我去她那玩几天。我去了,才知道她搞的是一种叫“资本运作”的传销。不过现代版的传销组织和辰远的那时候的传销组织格局又有了很大的不同。都是整家整家迁徙过来租住着单元楼房,或者沾亲带故地住着一套房子。家庭温情脉脉面纱掩盖下的一种传销,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每天的晨课组织成员学习传统文化、孝亲文化、羊皮卷等课程。让你觉得大家是亲亲敬敬的一家人。也带你串寢,你时不时地会看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出现在这个行业里,藏龙卧虎。什么前打黑英雄、前酒店经理、前厂长、前反邪教办主任。起初我看清是传销后,我对朋友有些气愤,说了些激烈言辞。朋友劝我即来之,则安之,不防住几天,看懂行业再说。她还向我提到作家慕容雪村因为卧底传销写出一部反传销书名扬天下的事。不用她说这个我自然知道。她激将我,你从这个行业出去后,说不定会写出一部获诺奖的巅峰之作。正好当时我瞥见她租的房里有一本慕容雪村的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我便安静下来,决定跟着她了解几天行业,同时也了解几天我所喜欢的成都。总之,我不会做这个,心里早下定决心。还有,之前,我正计划着写一部根据身边的真人真事演义的小说《无力回忆》,里面有一段是主人公隐菊在海南打工时,被前夫骗到广东阳江的一家传销窝点,几年打工辛苦挣得的几万块血汗钱不到半年时间便打了水漂的故事情节,正好借此体验一下生活。
在成都朋友那里,我大概呆了十天时间,基本的仪程都走到了。但我始终没有加入。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朋友告诉我他们升总后的几位A、B级老总要宴请的。我猜想是一场鸿门宴,还是决定赴宴。在成都市一家高规格的花园酒店里,他们一个个穿金戴银,几万块钱的瑞示名表,几万块钱的金链子,几万元的品牌服饰,钻戒。我仍然不为所动,坚决回来了。
有了这段奇特的经历,回来后,我的小说《无力回忆》写得顺风顺水。其中主人公误入传销的那段经历就是根据我在成都朋友那儿耳闻目睹的情景细节描述的,很生动,很感人。同时还写了一篇《传销.直销.炮灰》的散文发在全国各大网媒上,点击量上万。
八
前几天,辰远约我吃饭,谈话间,他提到想在市内一些大中专院校搞一些讲座,同时可以带动新书《黑梦》的签售推广。我想到了我有一中学同学,这老兄在省工学院某分院当院长,他应该可以帮忙。我当下打电话邀请这老兄,他很快开车赶过来了。席间,我向他提到这事,他爽快地答应了。
在我同学的运作下,没几天,辰远小说《黑梦》的现场报告会如期在省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据说会场聆听的师生足足有一千多人。我本来铁定要去给辰远助威的,不巧这两天感冒严重,只好窝到家里,等待辰远演讲成功的捷报传来。
晚上10点半左右,辰远打来电话,说我的同学刘院长开车送他到家了。他激动地告诉我,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刚开始紧张得他脖子上直渗汗,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演讲很成功。特别是第二个环节,他和学生的互动环节,许多学生提到关于传销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成竹在胸,回答得很到位,大家也满意。会后,也签售出去了一百多本书,收获多多。他今生感谢我把他推向这样一个人生大舞台。
我说,不必感谢,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成就别人也是在成就自己,这是一种我们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愿我是那位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屈荣芳(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
屈荣芳。女,汉族。年11月出生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现供职于天水市教育局,研究生学历。业余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传统文化研究,对文学有着持久的忠诚和理解。现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及专业论文多篇,有作品集《岁月流芳》、《深情回眸》、《缘定今生》、《潮起潮落》、《源归自性》和编著《三阳文选》出版发行。
总监制∣东方飞狐
执行编辑
白东和
策划
东方河
编辑∣小白小云秦麦
推广合作联系∣
小编推荐ID:bfeng1、李玉生
漫话浆水
2、雨巷专栏
云深不知处
3、乔理专栏
水关村民唱大戏(六)
4、作家论·陈忠实专题
何平:探寻陈忠实的现实主义法度
5、长庆人捧回“金风筝”“金海棠”微电影大奖!
“读写人家”自媒体平台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