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脑中风,
它已经成为
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
25岁的小L没想到,这种普通人眼里的“老人才会中招的病”,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医院、脑血管预防与治疗、凤凰健康及网络(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临床数据
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超过万,其中75%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丧失劳动能力;40%存在重度残疾;有万人因它死亡。我国每年用于它的治疗费用高达亿元……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处于缺血缺氧的脑神经细胞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坏死,从而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幸好!
一个及时的决定让小L
死里逃生、免于瘫痪。
这是怎么做到的?
临近下班半边身麻木无力
这个决定救了她一命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25岁的某公司职员小L(化名)在公司突然感到左手一阵麻木。她甩了甩手,似乎又好了点,便继续工作。但两个小时后的下班时分,她又突然觉得左半边脸、左手、左脚都麻木无力,就算停下手中的活儿缓一缓,也无法恢复。
同事见状,急忙打了,救护车把小L送到附近的医院急诊。
而这个时候的小L,左边手脚几乎不能动弹。
医院立即开通急性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医生在5分钟内快速到达病人床旁,查看患者后根据她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头颅CT等检查结果,医生们讨论判断,小L得了急性脑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
生死时速,刻不容缓
全靠医者的耐心劝解...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戴建武副主任医师介绍,参考目前国内急性脑梗死相关治疗指南,考虑到小L没有溶栓禁忌症,送院时间还在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发病4.5小时以内,医生建议小L马上进行溶栓治疗,把堵塞血管的栓子用药物溶掉,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供应,避免脑细胞缺氧造成的脑死亡,以及因此导致的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小L是外地人,当时陪着入院的是她的哥哥。为了争取时间把情况说明白,该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胡函文医生给他看了手机里存着的广东省卒中学会发布的《静脉溶栓知情谈话》动画视频。
两分多钟的视频看完,家属马上表示:同意溶栓。“家属非常理解,马上签字。从入院到溶栓开始,国家的要求是在60分钟以内,而这个患者入院后半小时就启动溶栓,速度是相当快的。”
胡函文说,推完药后10分钟,小L的症状已经明显缓解,一个小时后,左上肢、下肢的肌力都恢复到了接近正常的水平,到了出院时,已经完全行走自如、生活自理,两周后门诊复诊时已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同时也回归到了工作岗位上。
中风=偏瘫?
及时治疗,中风可“不留痕迹”
胡函文医生说,通过这个病例,有三点信息希望传达给大众。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和家属还是把中风和瘫痪划等号。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治疗办法,可以去掉这个‘等号’,关键就是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医生介绍,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供应。
目前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指南推荐方法为早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被限定在发病4.5小时内;机械取栓的获益“时间窗”为,前循环脑梗死为发病后6小时内,后循环脑梗死可适当放宽至24小时内。
医生表示,溶栓可以大大降低急性脑梗死的致死、致残率,救回一命,还能减少中风后遗症发生,避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遗憾的是,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目前溶栓率不足4%,而美国这一比例则高达83.6%。根据医生多年的临床观察,耽误溶栓的往往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许多患者抱有侥幸心理,发病后认为休息一下就会好,医院就诊时已经超出了治疗时间窗。“超过了时间窗,即使有再好再先进的‘武器’也用不上”。因此,发病后建议及时到就近医院救治。
二是患者和家属对于溶栓的了解程度有限,家属间的意见未能统一。“曾经有一名70多岁的患者,子女比较多,意见比较杂,没有一个能拿得定注意,最终眼睁睁地错过了治疗时间窗,后来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胡函文医生表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都感到非常可惜。
患者和家属的顾虑,有的是担心溶栓风险。胡函文医生介绍,静脉溶栓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包括脑出血而导致病情加重,但是可能性极小,只要在专科医生的规范指导下风险远远小于尽快开通血管的获益。
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另外一点,就是想给年轻人敲警钟,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胡函文医生介绍,一般青年人中风往往发生在本身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疾病、动脉夹层、高血压等疾病的年轻人身上,过去曾经接诊过一名21岁中风患者,本身有高血压,但是小L在住院期间,各种检查中都并没有上述危险因素,“目前唯一有异常的是颈动脉彩色B超提示双侧颈动脉有软斑块形成,内膜不光整。”
他表示,小L患者看起来很瘦,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原因,和小L既往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但时下年轻人流行的熬夜、吃外卖等,无疑都是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风的五个预警信号既然中风如此凶险,那么尽早知晓身体有中风的早期症状,及时就诊,将是对脑中风患者莫大的帮助。
过性黑蒙或短暂的视物模糊:
所谓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或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黑蒙和视物模糊主要是大脑突然缺血的表现,有些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被视为脑中风发生前的预兆。
哈欠连绵、疲倦无神:
可能是由于大脑血供相对不足时可能引起,若大脑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呼吸中枢缺氧时,会表现为不自觉的连续哈欠、疲乏无力。
短暂的口齿不清或流涎症状:
平素说话正常的人,突然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就是中风迹象。
持物不稳、偏侧麻瘫:
一侧的肢体感觉异常、手脚不灵活、力量减小,不能稳定抓握。
突发的头疼不止:
中风前的头疼一般十分严重,常常伴有血压升高,可用“头疼欲裂”来形容。
生命只有一次
为了健康请分享出去
让更多人知道~
往期精彩
女子腹泻到死亡仅24小时!夏天拉肚子,别再做这些傻事~
一道热门菜,男子吃了抢救三周!医生:夏季饮食要注意这些~
死亡率高达50%!这几天出门,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尽快送医!
戳“阅读原文”马上报名参与研修班↓↓↓
您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渭关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